玩酷网

标签: 杜平

抗美援朝时发生一件怪事,当时志愿军总参谋部收到一封匪夷所思的战报,政治部主任杜平

抗美援朝时发生一件怪事,当时志愿军总参谋部收到一封匪夷所思的战报,政治部主任杜平

抗美援朝时发生一件怪事,当时志愿军总参谋部收到一封匪夷所思的战报,政治部主任杜平看完后怒不可遏的说道:“我打了一辈子仗,也没见过这么夸张的战绩,打回去重审!”而这封战报上写着“一个新兵蛋子,孤身一人坚守两个阵地,打退了敌人40多次的冲锋,共歼灭了敌军283人!”这人是谁?这人就是胡修道,一个四川金堂县的小伙子,那会儿才21岁,入伍刚满一年,名副其实的新兵蛋子。1952年11月,上甘岭战役打得最惨烈的时候,他和班长李峰、另一名新兵滕土生三人,奉命死守597.9高地的3号阵地。头一回上战场,胡修道紧张得手心冒汗,抓着爆破筒都不敢松手。美军的进攻一波接一波,炮弹把山头削低了整整两米。班长李峰很有经验,用“一看二打三带”的法子教他们:第一次老兵打,新兵看;第二次新兵打,老兵看;第三次一起配合打。打退敌人两次冲锋后,胡修道迅速成长为一名老战士,班长被调去支援其他阵地后,他成了阵地上的主力。最狠的是,10号阵地失守后,胡修道冒着炮火两边跑,一个人扛起两个阵地的防守。战友滕土生负伤转移后,阵地上真的只剩他一个人了。弹药快打光,他就把的手榴弹、爆破筒收集起来,利用坑道跟敌人周旋,专等美军靠近了再打,让敌人误以为阵地上还有很多人。打到后来,他浑身是伤,没吃没喝,但就抱着“人在阵地在”的念头死扛。直到黄昏,援军终于冲上来,胡修道一个人打退了敌人41次进攻,歼敌280余人。消息传到志愿军总部,杜平主任压根不信,亲自核查后才确认这是真的。胡修道因此被记特等功,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还获得了朝鲜颁发的“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胡修道的奇迹,乍看夸张,但背后有它的道理。一是志愿军“一看二打三带”的带兵方法确实有效,能让新兵快速成长;二是坑道工事发挥了巨大作用,提供了关键防护;三是胡修道本人意志惊人,战术运用聪明,专挑敌人靠近了打,节省弹药又提高杀伤。当然,这种战绩也离不开整个战役背景下战友们的协同牺牲和支援。这事说到底,既是个人英雄主义的极致展现,更是整个志愿军顽强作战精神的缩影。胡修道们之所以拼命,是因为他们深知背后是刚诞生的新中国,退一步就是家园沦陷。这种信念支撑着他们在极度劣势中创造奇迹。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打了一辈子仗,就没见过这么夸张的战绩,给我打回去,重审!”1952年12月,志愿

打了一辈子仗,就没见过这么夸张的战绩,给我打回去,重审!”1952年12月,志愿

打了一辈子仗,就没见过这么夸张的战绩,给我打回去,重审!”1952年12月,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杜平拿着一份战报,罕见地发怒了。1952年冬天,上甘岭战役打得热火朝天,咱们志愿军在火力不如敌人的情况下,还是拼死守住阵地。战斗那叫一个惨烈,地上到处都是血。就在这时,一份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战报,把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杜平给惊得目瞪口呆,他半信半疑地说:“我打了几十年仗,从没听过这么离谱的战绩,重来!给我好好查清楚!”那是1952年12月,杜平看着手里的战报气不打一处来。战报上写着:新兵胡修道一个人守着两个地方,打死了280多个敌人,还打退了敌人40多次进攻。这在老练的杜平眼里,简直像天方夜谭。可真相比战报还要让人震惊。胡修道这个刚上战场的新兵蛋子,在上甘岭597.9高地的3号阵地,跟战友在班长李峰的带领下,面对美军不要命的冲锋,他们用爆破筒、手榴弹一次次把敌人给轰了回去。后来班长调走了,他和战友还是死守阵地,接着又跑到10号阵地,最后孤零零的一个人,就靠着手榴弹和步枪,跟敌人拼到了最后。炮火连天中,子弹都打光了,战友们也撤了,但他还是坚守在那里,一直等到我们自己的援军来,阵地一点没丢。仗打完了,数数战果,他一个人就干掉了280多个敌人,还守住了两个重要地方。后来真相大白,杜平特别佩服他,亲自给胡修道敬了个礼,夸他是“创造奇迹的英雄”。胡修道就这样成了抗美援朝战争里的一个大名人。
许世友笑问新任政委杜平:你抽烟喝酒啥都不会,咱俩能干到一起吗1963年3月,南

许世友笑问新任政委杜平:你抽烟喝酒啥都不会,咱俩能干到一起吗1963年3月,南

许世友笑问新任政委杜平:你抽烟喝酒啥都不会,咱俩能干到一起吗 1963年3月,南京禄口机场。“老杜啊,听说你烟酒不沾,啥都不会,这往后…咱俩能干到一块儿去吗?我可真有点犯愁。说这话的,是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上将...
新中国成立后,有一年春节,林彪到苏州去,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和政委杜平等前

新中国成立后,有一年春节,林彪到苏州去,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和政委杜平等前

新中国成立后,有一年春节,林彪到苏州去,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和政委杜平等前来给林彪拜年。林彪和他们谈了公和私的问题。林彪说,要天天反“私”,一个人每天起床开始就有“公与私的斗争”,比如上班是早一点还是晚一点,工作是认真干还是不认真干,都反映“公与私的斗争”。再比如,老百姓挑一担粪,是往公家地里送,还是往自留地送,也反映“公与私的斗争”。不得不佩服,林彪不仅仅能打仗,是战神,看问题讲话也非常有水平有高度。林彪的谈话,至今仍然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彭德怀和杜平的珍贵合影。杜平是志愿军的政治部主任,有一次,他从朝鲜回到国内,向

彭德怀和杜平的珍贵合影。杜平是志愿军的政治部主任,有一次,他从朝鲜回到国内,向

彭德怀和杜平的珍贵合影。杜平是志愿军的政治部主任,有一次,他从朝鲜回到国内,向毛主席汇报工作。毛主席让杜平转告彭德怀,林彪现在不管事了,让他休息了。当时杜平并不明白毛主席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就将毛主席的原话转告给...
1962年,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和政委杜平在第27军视察。军长亲自为许世友和杜平

1962年,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和政委杜平在第27军视察。军长亲自为许世友和杜平

1962年,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和政委杜平在第27军视察。军长亲自为许世友和杜平示范新式步枪的操作。不要小瞧了这位军长,他后来也走上大军区司令员的领导岗位,在1988年授上将。他还是给许世友空运楠木棺材的人。他就是尤太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