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契奇,我们中国待你不薄,你怎么,也跑去日本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只有武
武契奇,我们中国待你不薄,你怎么,也跑去日本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只有武契奇自己知道。但在我们看来,这背后,充满了无奈和苦涩。日本这两年干的事,谁都清楚:跟着美国在半导体上卡中国脖子,在南海瞎喊“航行自由”,甚至在G7峰会上牵头说台湾的事—明摆着就是帮美国围堵中国。武契奇不可能不知道这些,可他还是带了经贸代表团去东京,还跟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签了“半导体合作备忘录”。不少中国网友忍不住问:“我们掏心掏肺帮他,就换不来一句明确的立场吗?”其实答案,全在塞尔维亚的难里。塞尔维亚是欧洲少有的没制裁俄罗斯的国家,在欧盟眼里,它就是个“异类”。去年欧盟放话:“想加入欧盟,就得先切断跟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可塞尔维亚80%的天然气、60%的石油都来自俄罗斯啊!真要是断了,整个国家的工厂三个月内就得停摆,老百姓冬天都没发取暖。欧盟不管这些,就撂下一句“要么制裁俄罗斯,要么别想入盟”。武契奇那段时间在议会里拍着桌子说:“不能为了加入欧盟,让老百姓冻着、让工厂饿着!”就在这难的时候,日本递来了橄榄枝。岸田政府说,要给塞尔维亚“能源转型贷款”,还愿意帮日本车企去塞尔维亚建厂。要知道,塞尔维亚现在就一家汽车组装厂,还是2017年中国车企投资的,欧盟一直拦着其他国家去塞尔维亚搞制造业。日本的条件还特“宽松”:不用塞尔维亚制裁俄罗斯,也不用选边站,只要偶尔在“印太战略”里说句话,就能拿到真金白银的好处。对武契奇来说,这是能缓解国内经济压力,又不用彻底得罪欧盟的机会——他没法拒绝。还有科索沃的事,更让他头疼。今年年初,科索沃当局突然说,塞尔维亚族人必须换“科索沃护照”,不然就不让过。局势一下就紧张起来,剑拔弩张的。武契奇先找欧盟帮忙,结果欧盟就派了个调解员走了个过场,根本没逼着科索沃让步;又找俄罗斯,可俄罗斯正忙着应对乌克兰战场,只能嘴上帮着说几句,实在没精力管。这时候日本又站出来了,说愿意以“第三方”身份帮着调解科索沃问题,还承诺给科索沃的塞尔维亚族人送人道主义援助。对武契奇来说,这是能实实在在保护自己国家侨民的事,他没法轻易说“不”。不过武契奇在东京,也没忘了分寸。日本记者问他“支不支持日本在台海的立场”,他直接说:“塞尔维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每个国家的主权都该被尊重。”提到跟日本的半导体合作,他也强调“就是技术交流,没任何政治附加条件”。更重要的是,跟日本谈完后,他特意给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打了电话,把访日的目的说的明明白白,还反复说“中国永远是塞尔维亚最重要的伙伴”。说到底,武契奇这步棋,全是小国在大国之间的无奈。他不能因为跟中国好,就彻底得罪欧盟,毕竟塞尔维亚的经济,跟欧洲绑得太紧了;也不能为了缓解国内的难,就倒向日本——中国给的帮助都是实打实的,真要是翻脸,匈塞铁路、疫苗厂这些项目都会受影响。他就像走在钢丝上,每一步都得算着:既要让国内老百姓看到“还有新出路”的希望,又不能伤了中国这个“最铁朋友”的心。咱们可能会疑惑,甚至有点委屈:为啥我们帮了这么多,他还要找日本?可换个角度想,塞尔维亚不是中国。它没中国这么大的经济体量,没在国际上跟大国博弈的底气。对它来说,首先要做的不是选边站,而是活下去、活得好。武契奇去日本,不是忘了中国的好,是没办法—得为自己的国家多找条路。就像他之前跟中国媒体说的:“塞尔维亚是个小国,我们没资格选边站,只能在缝隙里找生存的空间。”其实武契奇没忘中国的好,塞尔维亚老百姓也没忘。贝尔格莱德街头有“中国大道”,学校里开着中文课,不少老百姓手机里存着中国朋友的电话—这些都不是一场访日行程就能变的。或许以后,等塞尔维亚不用再被欧盟逼,不用再被科索沃的事烦,武契奇再带着诚意来中国的时候,我们就能更懂:他这次去日本的背后,藏着多少小国的无奈和苦涩。参考资料:高端访谈丨专访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