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标签: 基辅

太悲惨了!乌克兰刚刚传来新消息!9月7日上午,基辅持续响起的爆炸

太悲惨了!乌克兰刚刚传来新消息!9月7日上午,基辅持续响起的爆炸

9月7日上午,基辅持续响起的爆炸声让人揪心,凌晨俄军的无人机袭击刚过,后续又迎来无人机与导弹的双重打击。基辅市军政管理局、市长克利奇科接连通报,无人机残骸坠落不仅让乌政府大楼燃起大火,乌克兰国家紧急情况服务局更是...
快报快报俄罗斯正式宣布​​2025年9月7日,俄罗斯对乌克

快报快报俄罗斯正式宣布​​2025年9月7日,俄罗斯对乌克

快报快报俄罗斯正式宣布​​2025年9月7日,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袭击,这次袭击动用了无人机和导弹,乌克兰基辅的当局大楼被炸,这次袭击造成了数十人伤亡。动用了超过800架无人机和13枚导弹,这次袭击创下了冲突以来使用无人机数量的最高纪录。乌克兰基辅的当局大楼被炸,泽连斯基称这是恐怖主义。据乌克兰当局消息,这次袭击造成了至少2人死亡、20人受伤,当地救护车声不断。泽连斯基愤怒称这是恐怖主义,乌国防部长指责部分无人机来自白俄罗斯。乌军截击大量无人机,但仍有大量无人机和导弹成功袭击了乌克兰目标。根据俄方最新消息,这次大规模袭击使用了超过800架无人机和13枚导弹,俄方称其中大部分都被乌军拦截。泽连斯基愤怒称这是恐怖主义,但乌军虽然拦截了700多架,但仍有54架击中目标,这些都是白俄罗斯生产的。泽连斯基愤怒称这是恐怖主义,与此俄罗斯也对乌克兰进行报复性袭击,袭击了乌克兰的炼油厂和输油管道,造成了俄罗斯西部地区能源供应受损。战斗仍在继续,前线形势严峻,对此西方国家继续向乌克兰提供各种武器支持,乌克兰称将继续打击克里米亚。冲突持续1000多天,双方都不愿意妥协,各种支持乌克兰的武器源源不断抵达乌克兰,泽连斯基要求西方国家提供更多远程打击武器,但西方国家仍在观望,怕冲突升级到世界大战。
俄罗斯毒打乌克兰,基辅的西方盟友立即跳出来骂骂咧咧。事实上,俄罗斯这次空袭乌克兰

俄罗斯毒打乌克兰,基辅的西方盟友立即跳出来骂骂咧咧。事实上,俄罗斯这次空袭乌克兰

俄罗斯毒打乌克兰,基辅的西方盟友立即跳出来骂骂咧咧。事实上,俄罗斯这次空袭乌克兰,有一个背景,那就是泽连斯基前往法国,并联合欧洲盟友,准备公开“声讨”俄罗斯。可见,西方现在也是在拉偏架,乌克兰自我感觉良好,基辅...
凌晨突袭!810架无人机炸穿基辅,政府大楼冒浓烟,俄乌冲突彻底变天当地时间

凌晨突袭!810架无人机炸穿基辅,政府大楼冒浓烟,俄乌冲突彻底变天当地时间

凌晨突袭!810架无人机炸穿基辅,政府大楼冒浓烟,俄乌冲突彻底变天当地时间2025年9月7日凌晨,俄军对乌克兰境内发动了最大规模的袭击,按照乌克兰方面的通报,俄军发射了810架伊朗“小摩托”,沙赫德-136自杀式无人机,4枚伊斯坎德尔-M战术弹道导弹和9枚伊斯坎德尔-K巡航导弹进行袭击。乌克兰首都基辅市的乌克兰政府大楼遭到了俄军空袭并发生火灾。没人想到俄军会这么干。以前俄军炸的多是军事基地、发电站,目的是削弱乌军的战斗力;这次直接盯着政府大楼打,明摆着是要敲碎乌克兰的“权力信心”—连国家核心建筑都保不住,前线士兵和老百姓心里的弦,一下就绷得更紧了。更关键的是,这场袭击把俄乌冲突拽进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无人机说了算的“消耗战时代”。为啥这么说?看看“小摩托”的账就懂了—这玩意儿造一架才2万美元,可乌军拦它,得用15万到30万美元的防空导弹。相当于俄军花1块钱,乌军要掏10块钱来防,810架无人机砸下来,乌军就算拦得住,钱包也得被掏空。乌克兰国防部长后来坦言,现在的拦截率早就不如从前了。2024年还能拦七成,现在连六成不到,而且防空导弹的储备,顶多再撑两周高强度作战。这意味着接下来俄军再放无人机,乌军很可能只能“眼睁睁看着炸”。背后还有个绕不开的角色,伊朗。这些“小摩托”全是伊朗造的,国际社会早就制裁伊朗卖武器,可伊朗有办法:把无人机零件换个“工业设备”的包装,通过土耳其、哈萨克斯坦这些国家,悄悄运到俄罗斯组装。这次一下拿出810架,说明伊朗给俄罗斯的“供货链”早就跑顺了,俄军想要多少,基本都能拿到。这边基辅还在救火,国际上已经乱成一团。欧盟马上跳出来说要加码制裁伊朗,断了它的无人机零件出口;美国也赶紧宣布给乌克兰送12亿美元援助,里面有600枚“毒刺”导弹、200架“灰鹰”无人机。可这些援助远水救不了近火—美国说首批“灰鹰”要到11月才能交货,这两个月里,乌军只能硬扛。更要命的是,这场袭击还扯动了全球的粮食神经。基辅是乌克兰的交通枢纽,西边连着农业区,东边通着黑海的敖德萨港。空袭一闹,交通全断了,30万吨粮食卡在半路上,运不到港口就没法出口。联合国已经预警,接下来两周全球小麦价格可能涨5%到8%,那些靠乌克兰粮食过日子的中东、非洲国家,马上要面临“粮价上涨”的难题。现在所有人都看明白了,俄军这波袭击不是“一时冲动”,而是要打“长期消耗战”。眼看冬天要来了,乌克兰的发电站本来就脆弱,要是俄军接着用无人机耗光防空导弹,再炸电力设施,2022、2023年冬天“没水没电”的日子,很可能要重演。而乌军这边,要是拿不到足够的无人机和防空武器,之前靠西方援助撑起来的防御线,随时可能出漏洞。这场仗现在拼的不是谁能一下子打赢,而是谁能扛得更久无人机成了“消耗武器”,粮食、能源成了“筹码”,俄乌冲突的走向,早就不只是两国的事连全球的物价、能源供应,都被绑在了这架“战争机器”上。
英国刚把俄冻结资产的13亿美元利息转给基辅,梅德韦杰夫就发话了:那我们就收割乌克

英国刚把俄冻结资产的13亿美元利息转给基辅,梅德韦杰夫就发话了:那我们就收割乌克

英国刚把俄冻结资产的13亿美元利息转给基辅,梅德韦杰夫就发话了:那我们就收割乌克兰的土地。话音一落,全球舆论瞬间炸锅,连西方专家都开始犹豫了伦敦金融城的交易员最先察觉到异常。在英国宣布划转13亿美元利息的当天,俄罗斯卢布对欧元汇率在离岸市场出现短暂波动,但很快恢复平稳。这种反常的“淡定”背后,是市场对俄方反制措施的预期管理,莫斯科早已将部分外汇储备转换为黄金,并在友好国家建立平行结算系统,金融战的杀伤力因此大打折扣。基辅的官员们则陷入两难。乌克兰财政部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西方援助占其财政收入的47%,其中英国是第三大捐赠国。但当伦敦将冻结资产利息纳入援助清单时,乌方内部出现分歧:部分官员认为这是“国际正义的体现”,另一些人则担忧此举会彻底激怒莫斯科,让顿巴斯地区的战事升级。这种矛盾心态,在泽连斯基政府近期推迟公布冬季作战计划中可见一斑。柏林的智库专家们开始重新评估局势。德国国际与安全事务研究所的报告指出,英国此举可能打破现有平衡,此前西方国家虽冻结俄资产,但普遍避免直接动用本金,这种“冻结但不没收”的策略,为未来谈判留下回旋余地。如今伦敦跨过红线,等于将金融博弈升级为“零和游戏”,迫使其他国家不得不选边站队。莫斯科的反应远比预期克制。梅德韦杰夫提及“收割土地”的表述,更多被解读为战略威慑而非实际计划。俄罗斯国家杜马近期通过的法案,允许在“特殊军事行动”区域建立临时管理机构,但并未赋予其调整行政区划的权力。这种“说重话、做轻事”的姿态,反映出克里姆林宫在军事压力与外交空间之间的微妙平衡。华尔街的投行开始调整风险模型。高盛集团将俄乌冲突对欧洲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预期,从0.8个百分点上调至1.2个百分点,特别指出“金融工具武器化”将加速全球资本向中立国家转移。新加坡星展银行的交易数据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亚洲新兴市场债券的海外持有量环比增长15%,而东欧债券则遭遇连续三个月净流出。联合国总部走廊里,各国代表的交谈声明显降低。安理会轮值主席国法国原定本周举行的乌克兰问题闭门磋商,因多国代表临时缺席而延期。这种“消极参与”的态度,暴露出西方阵营内部的裂痕。波罗的海国家支持强硬措施,而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国则公开质疑冻结资产合法性,甚至连一贯挺乌的波兰,也开始呼吁“避免局势失控”。从泰晤士河畔到第聂伯河边,这场由13亿美元利息引发的连锁反应,正在改写地缘政治的底层逻辑。当金融制裁失去边界,当战略威慑变成日常姿态,国际社会不得不面对一个新现实:在核威慑与经济相互依存的时代,传统博弈手段的副作用可能比预期来得更快更猛。
俄军一夜突袭基辅,这次打到了大鱼!乌克兰军方发出讣告,乌克兰首都美国爱国者防空导

俄军一夜突袭基辅,这次打到了大鱼!乌克兰军方发出讣告,乌克兰首都美国爱国者防空导

俄军一夜突袭基辅,这次打到了大鱼!乌克兰军方发出讣告,乌克兰首都美国爱国者防空导弹首席军事专家丹尼斯·萨昆中校阵亡。谁是萨昆?他可不是普通的技术兵。美国当初把爱国者系统给乌克兰,特意派萨昆来压阵,这人是美国防空领域的“顶流”,从系统调试到人员培训,再到制定防空方案,全是他说了算。乌克兰之前逢人就吹,说萨昆在,爱国者就是基辅的“铁盾”,连俄军导弹都别想靠近。可现在,“铁盾”的掌舵人没了,这套被吹上天的系统,一下子就露了怯。俄军这次打靶,手段玩得相当溜。他们没只用一种武器,而是让高超音速导弹和无人机群搭了个“组合拳”。高超音速导弹飞得比声音快5倍还多,乌军的雷达根本反应不过来,一下子就冲开了防空网;无人机群则在前面当“诱饵”,把爱国者的火力都吸引过去,让后面的导弹能直扑阵地。就这么一套操作,乌军的防空阵地瞬间就被撕开了口子,之前吹的“多层防御”,在俄军面前跟纸糊的似的。萨昆的死,细节比电影还惊险。第一波导弹砸到阵地时,火一下子就烧起来了,爱国者的核心设备全陷在火里。萨昆当时就在指挥室,他没跑,反而拽着两个助手冲进火场。他要抢的是雷达信号处理器—这玩意儿是爱国者的“眼睛”,没了它,整套系统一半以上的拦截能力就废了。可他刚摸到设备,第二波俄军导弹就到了。这波导弹像长了眼睛,不炸阵地中心,专门炸火场周边,弹片直接扫中萨昆的胸口,他当场就倒了,两个助手也被炸成了重伤。这里头藏着个大信息:俄军根本不是瞎炸。他们连萨昆会冲去救设备、连阵地里设备放哪儿都摸得门儿清。要么是无人机盯着阵地拍了半天,要么是情报网早就渗到乌军身边了。说白了,俄军就是奔着萨昆来的—不光要毁了爱国者的硬件,还要断了乌军的“技术根”,让这套系统彻底转不起来。萨昆一死,美乌之间的矛盾也藏不住了。之前乌克兰天天催美国多派专家、多给设备,美国一直磨磨蹭蹭,怕的就是专家死了引民愤,还怕技术被俄军抢了。现在萨昆没了,美国内部直接吵起来,有人说“再也不派专家去乌克兰送死”。有美国官员偷偷说,以后可能就远程指导一下,不派人去了。可乌克兰不干啊,乌军发言人隐晦地说“美国不派人,基辅的防空就完了”,两边的火药味都快出来了。这事还炸懵了北约和全球的军火市场。之前北约国家都觉得爱国者特厉害,波兰、罗马尼亚还想跟美国买。结果现在萨昆死了,爱国者阵地也被破了,这些国家立马改口,说“先等等,再看看”,有的甚至把采购谈判都推迟了。有欧洲军事专家说“俄军的高超音速导弹+无人机,能破了爱国者的防,以后传统防空系统不管用了”,这话一出来,不少国家都开始重新琢磨买什么军火了。对俄军来说,这波突袭不光毁了乌军的防空,还达成了好几个目的:一是告诉全世界“美军敢来乌克兰,我就敢打”;二是试了试“高超音速导弹+无人机”的战术,效果拔群;三是让美乌、北约内部都开始闹矛盾。接下来,俄军很可能还会这么干,专门盯着乌军的弹药库、指挥中心,或者其他外国来的专家,接着敲碎乌克兰的防御。而乌克兰这边,麻烦才刚开始。没了萨昆,爱国者的维护、升级全停了,坏了的设备也没人会修。更要命的是,其他国家看到爱国者这么脆,以后给乌克兰的援助可能都会缩手缩脚。乌克兰要么赶紧求美国再派个专家来,要么自己赶紧培养人,可这俩事儿都急不来。俄军可不会等,接下来基辅的防空,怕是要更难了。
当地时间9月7日,对于俄罗斯总统普京呼吁,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前往基辅,与他进行会

当地时间9月7日,对于俄罗斯总统普京呼吁,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前往基辅,与他进行会

当地时间9月7日,对于俄罗斯总统普京呼吁,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前往基辅,与他进行会晤,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回应表示:“让普京到基辅会谈。泽连斯基说:“当我的国家每天都遭受导弹袭击时,我不能去莫斯科。我不能去这个武装...
“炸!炸!炸!”9月8日,乌克兰总理尤利娅·斯维里登科称她的办公室被俄军炸了。乌

“炸!炸!炸!”9月8日,乌克兰总理尤利娅·斯维里登科称她的办公室被俄军炸了。乌

“炸!炸!炸!”9月8日,乌克兰总理尤利娅·斯维里登科称她的办公室被俄军炸了。乌克兰总理斯维里登科在9月7日遇袭的,乌克兰政府大楼里拍摄了一段视频,她指责俄军袭击她办公室在的建筑物。而这是一次意外事件,并非俄军针对性的袭击,是乌克兰武装部队发射的防空导弹,拦截了俄军发射的伊朗小摩托,沙赫德-136自杀式无人机,结果沙赫德-136自杀式无人机残骸不偏不倚的,落在了乌克兰政府大楼,乌克兰总理尤利娅·斯维里登科的办公室。俄军要想炸乌克兰高层,肯定不会简单使用小摩托,而是直接一发巡航导弹,将大楼炸塌。乌克兰当地人拍摄到,在9月7日凌晨,俄罗斯空天军图-160战略轰炸机发射的Kh-101巡航导弹,在基辅市区第聂伯河边飞掠,最后落在市内爆炸。在过去几周里,乌克兰境内的目标经常遭到每次500架或更多无人机的袭击。据乌克兰空军通报称,9月2日至3日夜间,俄军发射了502架自杀式无人机。8月29日至30日夜间,共发射了537架自杀式无人机。8月27日至28日夜间,共发射了598架自杀式无人机。在9月8日凌晨,乌克兰首都基辅持续遭到俄罗斯武装部队发射的伊朗小摩托,沙赫德-136自杀式无人机袭击,主要袭击目标是当地的热电站。基辅市中心政府大楼发生火灾,过火面积超过一千平方米。乌军重要后勤枢纽也遭到俄军打击。俄军还袭击了苏梅市及苏梅州的乌军部队驻地、外籍雇佣兵驻扎建筑以及无人机组装地下基地。俄军还对哈尔科夫州的外籍雇佣兵、乌克兰武装分子及履带式装备的仓库,实施了打击。按照俄军的通报,俄军还对乌克兰中部、南部和东部地区的无人机生产基地,以及乌克兰空军基地进行了,大规模的高精度弹药和自杀式无人机轰炸,轰炸目标包括乌克兰首都基辅西郊的“基辅-67”工厂和基辅南郊的“STS-集团”物流基地。
基辅红了天,敖德萨火焰冲天,火光连片,炸点一个接一个爆炸。乌克兰这一次输的,绝不

基辅红了天,敖德萨火焰冲天,火光连片,炸点一个接一个爆炸。乌克兰这一次输的,绝不

基辅红了天,敖德萨火焰冲天,火光连片,炸点一个接一个爆炸。乌克兰这一次输的,绝不不仅是防空导弹系统。2025年9月7日凌晨,乌克兰夜空亮如白昼,不是因为节日烟火,而是爆炸的火光在城市上空连成了一片。基辅的政府大楼第一次被直接波及,敖德萨港口的烈焰几乎烧穿了黑海的夜幕。无人机、导弹、火光和废墟,构成了乌克兰这个秋夜最真实的风景。而这场大规模袭击,远不止一次军事打击那么简单。它撕开了乌克兰防御体系的缺口,也让整个战争的走向发生了微妙却致命的变化。从时间到地点,从方式到目标,这次袭击几乎是俄罗斯有史以来对乌克兰最大规模的空中打击之一。根据乌克兰总统办公室通报,从9月6日晚至7日凌晨,俄军动用了超过800架无人机和13枚导弹,袭击波及基辅、克里沃伊罗格、第聂伯罗、克列缅丘克、敖德萨等多个城市。尤其在基辅西郊和南郊,多处工业设施遭到精准打击,基辅市中心的政府大楼也在战火中受损。更值得注意的是,俄军这次不仅用的是伊朗制造的沙赫德-136“自杀式”无人机,还有高精度导弹参与,攻击目标明确指向乌克兰的军工体系——无人机制造、维修与存储设施,以及空军基地和物流节点。其中基辅“基辅-67”工业企业、南郊物流中心、敖德萨切尔诺莫斯克港接连中招,直接损毁了乌克兰的军事生产和后勤中枢。俄国防部随后声称“所有既定目标均被摧毁”,并否认直接针对平民区。这一说法虽被乌方质疑,但从此次袭击的方式与效果看,俄罗斯确实展现出强大的情报能力和远程打击效率,这不是简单地“炸一炸就走”,而是奔着乌克兰长期支撑战争的“命脉”去的。过去三年,乌克兰用尽了包括“爱国者”在内的各型西方防空导弹系统,但面对蜂拥而至的无人机群和弹道导弹,现有的防空网络已明显力不从心。根据《纽约时报》引述乌官员匿名表态,S-300等系统几乎全面告急,自主弹药生产能力不足,西方援助又时断时续,乌克兰防空如今靠的更多是“拆东墙补西墙”。这场防空的“崩盘”,并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从敖德萨港口到克里沃伊罗格的工业区,俄军持续用无人机进行“饱和式测试”,一步步摸清了乌军的拦截策略,再精准打击。这就像拳击赛里对手不停试探你的下盘,直到一记重拳击中要害。而敖德萨的火焰,更像是乌克兰后勤体系的“高烧警报”。敖德萨州的各大港口,是乌克兰接收西方军援的重要通道。8月31日俄军曾用50架沙赫德无人机对乔尔诺莫斯克港进行打击,如今又再度点燃港口,直接切断乌军的“补给动脉”,一个国家打仗,后勤不稳,就如同拳头没劲、腿脚发软,即便有战意也难再坚持。与此同时兵员也在快速枯竭,乌军前线人手告急,开始征召女兵,甚至将征兵年龄降至17岁。而总统泽连斯基也首次松口表示,“不可能通过武力收复全部被占领土”,这番话的背后,透露出的不仅是军事上的无奈,还有政治立场的重大转变。战争打到这个阶段,拼的不只是火力,更是国家的“耐力”。而乌克兰如今面临的,是一个系统性疲软的战争结构。美国方面因自身武器库存告急,已暂停部分对乌援助交付。五角大楼在7月的内部报告中指出,美军已经对对外军援进行了“优先级排序”,乌克兰并不总是排在最前。欧盟内部也因能源价格、难民压力和财政赤字,对援乌态度出现分歧。德国的财长已经公开表示,“不能无限制地支持乌克兰”,法国也在国内政治压力下削减援助预算。援助缩水、到位率低,再加上运输通道频频被炸,乌克兰靠西方“输血”的系统,正在走向失控。而外交战线,也没能打开局面。乌克兰尝试组建由英法牵头的多国部队指挥中心,但普京明确警告:任何外军进入乌克兰,都是俄军的合法打击目标。这让西方国家投鼠忌器,谁也不愿第一个踩雷。更棘手的是和谈问题。俄方要求乌克兰承认已被吞并的领土、放弃加入北约,而乌方坚持“领土完整+安全保障”两条红线,双方几乎没有交集,和谈陷入僵局,战场上又步步被动,乌克兰陷入了“进不能进,退也不能退”的战略尴尬。从一次空袭看全局,基辅与敖德萨的火光,不只是战场上的烟尘,更像是乌克兰整个国家结构正在被战争慢慢掏空的标志。防空系统的崩溃只是表象,真正危险的,是战争节奏已经不在乌克兰手中。一个国家如果连防线都守不住,又如何守住战场主动权?更重要的,是信心的崩塌,泽连斯基的表态意味着,乌克兰从“全力反攻”到“寻求谈判”的战略重构已经开始,这不仅是军事能力的承认,也是现实对理想的重锤敲打。历史不会因为谁喊得响就改变方向,也不会因为谁“值得”就特别优待。战争是冷酷的,谁掌握主动权,谁就能写剧本,而现在乌克兰已经从剧本的主角,慢慢变成了一个被动的角色。参考资料:学者认为泽连斯基是时候妥协了乌克兰面临绝境2025-07-04中华网
乌克兰也攻击了能源设施!泽连斯基一边控诉俄罗斯对基辅的攻击,一边又不断袭击俄罗斯

乌克兰也攻击了能源设施!泽连斯基一边控诉俄罗斯对基辅的攻击,一边又不断袭击俄罗斯

泽连斯基一边控诉俄罗斯对基辅的攻击,一边又不断袭击俄罗斯的能源设施,典型的双标!大家可以看一下图片,乌军的无人机袭击了布良斯克州内托波维奇的德鲁日巴管道的泵油站。这段时间,类似的事情,乌克兰没少干。俄乌本就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