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标签: 劳动合同法

单位拒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者可获得双倍赔偿吗?怎么计算?罗湖法院:可以,注意时效!

根据劳动合同法,连续订立了两次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那么在续签第三次劳动合同时,除非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单位不签,则触发双倍工资赔偿。本案中,A公司以双方未达成续订...
1900万债务压垮29岁女主播:跳槽背后的法律陷阱与行业之痛,虎牙平台的一位女主

1900万债务压垮29岁女主播:跳槽背后的法律陷阱与行业之痛,虎牙平台的一位女主

1900万债务压垮29岁女主播:跳槽背后的法律陷阱与行业之痛,虎牙平台的一位女主播正值事业巅峰,月入10万,甚至全款买房。然而,短短几年后,她却因一纸合同背上了1900万债务,房子被查封、未婚夫离去、求职无门,她的经历,撕开了直播行业“高薪陷阱”的残酷一角。这位女主播的遭遇并非个例。2019年,她因公司经营不善收入骤降,在新公司怂恿下用小号跳槽其他平台,结果被虎牙索赔2000万,原公司追加300万。尽管协商后降至350万,但新公司卷款跑路,债务雪球滚至1900万。她的故事,是许多主播“想跳槽却毁一生”的缩影。主播合同中动辄千万的违约金,本质是平台对“头部资源”的垄断手段。根据《劳动合同法》,违约金不得超过实际损失的30%,但直播行业常以“独家签约”为名,将违约金与“潜在收益”挂钩,形成不对等条款。法律专家指出,这类合同往往利用主播的弱势地位,一旦违约,便成“终身枷锁”。直播行业竞争激烈,平台为留住主播,常以高分成诱惑签约,但一旦主播人气下滑,便陷入“收入降低-想跳槽-天价索赔”的恶性循环。2023年,某平台主播因跳槽被判赔5000万的案例曾引发热议,而这位女主播的1900万债务,再次将行业合同乱象推向风口浪尖。主播的光鲜背后,是无数人用青春和自由换来的“高薪幻觉”。当法律意识与行业规范未能同步,个体的悲剧便成了行业的警钟。1900万债务压垮的不仅是一个29岁的女孩,更是整个直播生态亟待修复的契约精神。

案•鉴丨未签订劳动合同、干活二十天就受伤,能确认劳动关系吗?

法院经审理认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在认定用人单位是否与劳动者之间具有劳动关系时,可考虑下列因素: (1)用人单位、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
第16期|入职公司要求长期或反复签劳务派遣合同,违反劳动法吗?

第16期|入职公司要求长期或反复签劳务派遣合同,违反劳动法吗?

椰某公司让林某与其指定的劳务派遣机构轮流签订劳动合同,再派遣回椰某公司从事工作的上述行为,系用人单位故意规避法律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六条第一款“劳动合同用工是我国的企业基本用工形式。...
视点丨劳动合同期满继续用工处理将有重大变化

视点丨劳动合同期满继续用工处理将有重大变化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
江苏南京,一男子接到通知,公司派他出差,地点乌鲁木齐,时长一个月,男子一算,出差

江苏南京,一男子接到通知,公司派他出差,地点乌鲁木齐,时长一个月,男子一算,出差

江苏南京,一男子接到通知,公司派他出差,地点乌鲁木齐,时长一个月,男子一算,出差费要花2万多元,男子囊中羞涩,要公司预支费用,公司不给,要他自行垫付,男子为难,就没去出差,一直在公司正常上班,万万没有想到,公司说他旷工,和他解除了劳动合同,男子不愿意了,一纸诉状告到法院,要公司赔偿他6.3万,提成1543元,法院判决亮了!小王气的发抖,他刚接到公司通知,公司说他旷工,竟然和他解除了劳动合同,原因是他不愿垫付出差费用!原来,2024年8月19日,小王的公司派他出差,目的地乌鲁木齐,时长一个月。小王赶忙收拾好了行李,可是,出差地点这么遥远,时间又长,期间会产生各种的费用。他要购买往返的车票,酒店住宿,以及办事需要各种的支出,他大概一算,这一趟出差,开销大概20000多元。可是,小王兜里,早就所剩无几,每次工资下来,第一个就要先交房贷车贷,生活早就压的他喘不上气来。如果要他垫付,他难不成找人借钱?可出差回来,报销得走公司流程,想拿到钱,还要经过漫长的等待。小王囊中羞涩,手里没有这么多钱,也磨不开面子,问同事好友张口借钱。他又一想,出差是给公司办事,本来就该公事公办,更何况穷家富路,公司应该给员工预支费用。于是他写了份申请,递交上去,希望公司能体谅员工,预支这笔出差的用度。谁知他等来等去,公司却不同意,以往员工出差,全部都是自行垫付。再说,小王在公司已经工作了3年,不应该不了解公司的规定。小王心里憋屈,他是2021年8月正式入职,担任了公司的客户经理。入职时和公司签了劳动合同,合同中约定,员工的工作地点,可根据公司的需要进行调整。小王对这份工作十分珍惜,三年以来,他勤勤恳恳,从未耽误过一次公司的安排。公司经常会安排员工出差,出差的费用,一直以来,确实都是员工在自行垫付。等员工出差回来,公司会根据出差期间的实际花销,多退少补,实报实销,再行返还。但是,这次与以往不太相同,出差点是新疆乌鲁木齐,距离太远,时间太长,花销会很多,因此小王才不愿意垫付。可公司不以为然,公司没有这项规定,所有的员工都是一视同仁。你既然在这里任职,就要遵守公司的规定,要你出差你就出差,听从公司的安排,是每一个员工应该做的。小王难过,我一个月的工资都没有2万,我拿啥去垫付这笔差旅费用?更何况回来之后,报销还得各种等待,各种说明解释,等各位主管签字,有的时候,还这报不了,那报不了,钱没挣到,还会倒贴进去不少。小王想到这些后续的麻烦和风险,他脑袋就大,他锲而不舍,多次申请,说明自己的实际困难,他确实需要公司预支这笔出差的费用。可公司的回复,依旧是那句冰冷的话:公司无制度规定!小王极度失望,他心里厌倦,已经没了之前的热情,我手里没钱,我拿啥去出差办事?小王没有出差,而是继续在公司打卡上班,他每天按时出勤,手头的工作一天也没耽搁。可是,小王万万没有想到,2024年9月6号,他接到公司通知,公司以他违反公司制度,构成旷工为由,和他解除了劳动合同。小王愤怒不止,我明明每天在公司打卡上班,我的工作一样没误,你们凭啥说我旷工,就连8月底的提成佣金都不给我付!小王告到法院,要求公司支付违法赔偿金63009.52元,以及被拖欠的1543元提成佣金。那么,这件事在法律上是怎么认定的呢?《劳动合同法》第4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出差费用属用人单位经营成本,单位有义务建立科学合理的预支与报销制度;劳动者并无先行垫付的法定义务,尤其面对大额费用时,单位应避免将经营风险转嫁给员工。小王所在的公司以“无制度规定”为由拒绝大额预支,在制度与管理上存在明显疏漏,构成未提供必要劳动条件的不当行为。《劳动合同法》第39条第(二)项规定: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可解除劳动合同。旷工的认定需要同时具备“无正当理由”与“拒不到岗、不提供劳动”。法院认为,小王因为公司拒绝预支出差费用,未前往出差地,但是,他在原岗位持续打卡出勤、正常履职,不宜认定为旷工。单位将小王未出差等同于旷工,并据此和小王解除劳动,缺乏事实与法律依据。因此法院认为,小王的行为不能认定为旷工。《劳动合同法》第47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因此,法院支持了小王的要求,公司应如数向小王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和被拖欠的提成佣金。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江苏无锡,一女高管,为了在美国产子,竟然串通医生,开了虚假的病假条,向公司请假几

江苏无锡,一女高管,为了在美国产子,竟然串通医生,开了虚假的病假条,向公司请假几

江苏无锡,一女高管,为了在美国产子,竟然串通医生,开了虚假的病假条,向公司请假几个月。后来女高管在美国顺利产子,儿子也取得了美国国籍。但是女高管却不满足,竟然想要向公司报销在美国产子的费用。这下案发。公司大怒,认为女子属于旷工,将其开除。女子却认为自己是休产假,公司不能开除自己。女子一纸诉状,将公司起诉,要求公司赔偿163760元,然而法院却是这样判决的。在职场混久了,总有些人觉得规则是给别人定的,自己能钻空子过关。可要是真碰上铁板,结局往往出人意料。江苏无锡这事儿,就藏着这么个谜:一个女高管为啥冒险去美国生娃,还想公司买单?公司开除她后,她起诉索赔163760元,法院会怎么判?杨女士在无锡一家公司干了很多年,从底层员工一步步爬到高管位置。她负责的市场部门贡献了不少业绩,公司老板对她挺照顾,福利上也多给些便利。她工作认真,帮公司拉来不少订单,团队规模也扩大了。年纪渐大,她一直没时间要孩子,担心再拖就成高龄产妇了。后来她和丈夫决定生孩子,很快怀上。她买了各种营养品,还找了个私人医生定期检查,确保胎儿健康。随着孕期推进,杨女士的肚子越来越大。她和丈夫商量去美国生产,因为那里医疗条件好,孩子还能拿美国国籍,对将来上学就业有优势。但直接请产假不符合公司规定,她找朋友开了几张假病假条,写上身体不适需要休息。公司批准了她的请假,她就去了美国,住进月子中心,分娩顺利,儿子出生后自动获得美国公民身份。她在美国待了几个月,假期快结束时回国上班。回公司后,杨女士不满足于此,还想报销在美国生孩子的费用。她把发票交给财务,财务一看不对劲,发现是国外医疗单据,就报告给老板。老板知道她用假病假条骗请假去生孩子,认定这是旷工行为,直接开除了她。杨女士觉得公司违法,因为她实际是在休产假,不能随便辞人。她算了笔账,要求公司赔经济补偿和假期工资,总共163760元。公司这边认为,杨女士违反了规章制度,开假证明欺骗领导,开除合情合理。双方闹到法院,杨女士起诉,一审法院审了案子,引用劳动合同法相关条款,说女性有产假权利,但她伪造证明已经违规,公司有权解除合同。判决驳回她的请求。她不服上诉,二审还是维持原判。她两次败诉,律师指出她主观上存在明显过错。这个案子说到底,牵扯到职场诚信和法律底线。杨女士作为高管,本该是公司骨干,却为了个人利益搞小动作。去美国生孩子本身没问题,很多家庭这么做,为孩子未来着想。但用假病假条骗请假,就踩了红线。公司请假制度是为了维护正常运转,她这么一搞,等于破坏信任。产假是国家给女性的权益,劳动合同法第62条明确规定,女职工生孩子后至少享90天产假,这点没人否认。可权益不是挡箭牌,不能拿来掩盖违规。想想看,杨女士工作多年,为公司创造了价值,老板平时对她不错。但一出事,就翻脸不认人。这反映出职场现实:贡献再大,触碰底线也难逃惩罚。公司开除她,不是针对产假,而是针对欺诈行为。劳动合同法第39条说,员工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可以解除合同,不用支付补偿。这条法条就是给用人单位撑腰的,只要证据足,开除就合法。再深挖,杨女士想报销费用,这步棋走得太贪。公司报销一般限于国内医疗,她在美国生娃的开支,凭啥让公司出?财务一查,猫腻全露。案发后,她还坚持是休产假,这有点自欺欺人。法院判决强调,民事行为不能违反法律法规,民法典第八条讲得清楚,活动要守公序良俗。她这行为不光违规,还影响职场风气。类似案子不少,比如有些员工假病假骗钱,最后被抓包赔本。杨女士败诉后,生活肯定受影响,高管履历有污点,再找工作难。她的孩子拿了美国国籍,但母亲丢了饭碗,值不值?法院判决维护了公平,驳回163760元索赔,让她承担后果。再聊聊法律细节。劳动合同法保护劳动者,但也给用人单位权利。第39条列出几种情况,可以单方解除合同,包括严重违纪。杨女士伪造证明,算严重违纪。公司有内部章程,她违反了,就适用这条。产假第62条是给权益的,但前提是合法请假。她用病假掩盖产假,性质变了。民法典第八条强调守法,杨女士的行为违反公序良俗。公序良俗啥意思?就是社会公共秩序和道德。她骗公司,破坏信任,不合道德。法院综上驳回诉讼,逻辑严密。这个案子警示作用大。女性职工要孩子时,别冒险。企业管理层,更得带头守规。杨女士作为高管,没起到模范作用,反成反面教材。她的结局,败诉两次,赔款拿不到,还得自己扛失业压力。法院判决后,杨女士的案例在网上流传,很多人讨论职场权益。零度时评报道这事儿,分析得透彻。她的经历,成了职场警示:别把权益当护身符,违规必惩。你觉得杨女士的做法对不对?公司开除她合理吗?法院判得公道不?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大家一起聊聊职场那些事儿,或许能帮到别人避坑。

入职签合同,当心劳动合同“被化名”

大学毕业生小李在入职一家服务公司时,签订了一份跟岗实践协议。...北京中凯(杭州)律师事务所律师季巧士表示,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名称、身份信息,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

破除“障眼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2)丨入职签合同,当心劳动合同“被化名”

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认为,该公司主张协议实质是劳动合同的说法并...北京中凯(杭州)律师事务所律师季巧士表示,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名称、身份信息,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2025年9月1日起将执行的最严社保令的几个问题点不可忽视:1.零工市场的临时

2025年9月1日起将执行的最严社保令的几个问题点不可忽视:1.零工市场的临时

2025年9月1日起将执行的最严社保令的几个问题点不可忽视:1.零工市场的临时工,小时工的群体社医保问题如何解决?2.餐饮、零售等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生存压力凸显,既要保证不违法新规,又要保障正常经营生产,最后要么羊毛出在羊身上,降薪缴交;要么裁员,增加工作量;要么面临涨价。3.为减少成本,一些机会可能会给有退休证的返聘人员,中青年就业机会就会减少,如何平衡?#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