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军舰闯台海,不是挑衅,是来遮羞的台海风浪再起,英国却挑了个最微妙的时间点往里插了一脚。6月18日,英国海军“斯佩”号近岸巡逻舰穿越台湾海峡,配合台湾当局炒作所谓“自由航行”。动作不大,姿态倒是极满。英方口头硬气,实则摆拍痕迹明显,连东部战区都懒得拔高处理节奏,全程跟监、警戒、送客,冷静得像例行工作汇报。从军事角度讲,这艘舰没任何战略意义。从政治角度看,却相当明确:特朗普在中东绷不住了,美军焦头烂额之际,想用盟友刷存在感。英国这回,不是“出头鸟”,是替美国遮羞的“背景板”。更准确地说,“斯佩”号不是来挑衅的,是被拎来挨骂的。中东焦头烂额,台海空窗可钻?美国这段时间在干什么?简单说,火在中东烧、人手不够用。卡尔·文森号被拖着留守波斯湾,尼米兹号取消访问越南直接调头驰援,“福特号”号称部署地中海,实际方向也扑向霍尔木兹。伊朗不吵不闹、导弹一轮一轮地飞。特朗普嘴上喊谈判,手里军演不敢停。中东这一摊,已经不是“控制战局”,而是“别让它炸锅”。此时此刻,太平洋这边就是战略空档区。而中国刚好,在这个窗口期双航母出海演训,节奏完全由我主导。你说你美国想“全域威慑”?你自己都走不开。于是英国来了,带着过期冷却系统的“斯佩”号,扮演了一次“西太代理挑衅”的角色。这不是英国第一次扮演这种角色。2019年扣了伊朗油轮,结果被人反扣回来一艘,“日不落”直接“脸不红”。现在情况更糟——这艘“斯佩”号早就故障缠身,据英国媒体爆料:舰上冷却系统坏了仨月,靠外挂才能撑航程。这样一艘船你还真敢派去台海?是战略部署还是政治消费?答案不难猜。英国的算盘是:“秀一下忠诚,刷一波盟友感。”问题是——你这波“忠诚”成本太高,效用太低,战术上没任何作用,战略上反而把美国真实处境暴露了。中方怎么看这事?很简单,你演你的,我做我的。军舰贴身监控,不吵不闹,态度明确:你闯得再多次,这片海峡不属于你,也不欢迎你。我们得看清这波操作背后的实质逻辑。特朗普政府的外交,是一张不断往外甩锅的桌子。中东火力不够?让英国、法国补。欧洲不好糊弄?那就让日本多掏钱。印太战略难推?那就干脆派小弟来台海撑撑场子。所以英国军舰来了,连日韩都懒得接,直接转道澳大利亚。你说它是来威慑的,它甚至都没留下威慑轨迹;你说它是来游行的,那连观众都没有几个。唯一的“战果”,是被东部战区顺利抓拍,给解放军又添一笔台海执法记录。我们早就不需要靠“口头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