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标签: 俄罗斯

震惊!普京把中国拉入了俄乌和谈!普京和特朗普在阿拉斯加的会谈内容曝光,普京退

震惊!普京把中国拉入了俄乌和谈!普京和特朗普在阿拉斯加的会谈内容曝光,普京退

震惊!普京把中国拉入了俄乌和谈!普京和特朗普在阿拉斯加的会谈内容曝光,普京退让一步,不要求乌冬四洲,只要求顿、卢两州,就可以冻结前线。不过还有一点,要求中国为乌克兰提供战后安全保障。中国始终没办法在这场关乎两个大国利益的战争中,全身而出。不过普京的提议也是考虑周全的。乌克兰不能再过分继续倾向西方,被西方扼住“咽喉。”不然俄乌战争将会发生第二次,而第二次则是以完全沦为西方傀儡的形式下出现在战场上。而俄乌本是一家,俄罗斯也不希望西方完全操控乌克兰。而中国的出现,是对乌克兰东西倾向的持稳。不过此前乌克兰高层领导还信誓旦旦的说,不要中国的战后帮助,不知道这下“打脸”打的疼不疼。就算没有此次普京的提议,乌克兰的战争损害状况,有哪一个国家会比中国这个制造业,基建“狂魔”大国更合适。
直接省略中国?联合国要“搬家”,最新迁址决定,古特雷斯正式敲定,惊动了国际? 

直接省略中国?联合国要“搬家”,最新迁址决定,古特雷斯正式敲定,惊动了国际? 

直接省略中国?联合国要“搬家”,最新迁址决定,古特雷斯正式敲定,惊动了国际?最近联合国总部要不要搬家的讨论又被翻出来了,日本瞅准机会想把联合国拉到东京,而且这回可算是卯足了劲。他们先是让自家的国际协力机构联合智库出了份报告,把东京吹得天花乱坠,说这里在气候治理上有多厉害,什么碳中和目标、绿色能源技术,恨不得把东京包装成全球环保模范城。更绝的是,日本还专门邀请非洲和拉美国家的代表去东京实地考察,又是参观新能源项目,又是展示城市防灾系统,摆明了是想拉拢这些发展中国家的选票。为啥日本这么积极?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背后藏着日本的大国野心。要是能把联合国总部搬到东京,日本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肯定能上一个台阶,甚至有可能借此推动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毕竟,联合国总部所在国的影响力可不是开玩笑的,美国当年就是靠着纽约的总部,在联合国事务中占尽了先机。可日本的如意算盘打得响,现实却有点打脸。首先,日本的行动更多是民间智库在张罗,政府层面压根没敢正式提交提案。为啥?因为他们心里清楚,真要走正式程序,那难度堪比登天。联合国总部设在美国纽约是1947年就定下来的事儿,写进《联合国宪章》的,要改就得三分之二的成员国同意,还得五大常任理事国都点头。美国能眼睁睁看着联合国搬走?想都别想!更关键的是,日本的“气候牌”在实际操作中也站不住脚。东京虽然在环保技术上有两把刷子,但作为超大型城市,交通拥堵、资源消耗这些问题同样突出。再说了,联合国总部的选址从来就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大国博弈的结果。日本想靠几个报告和几场考察就说服各国,未免太小看国际政治的复杂性了。就在日本忙活的时候,俄罗斯的态度却给这事儿泼了盆冷水。俄罗斯明确表示,反对把联合国搬到东京,他们主张把总部迁到瑞士、奥地利这样的中立国。这背后的心思也不难猜:俄罗斯一直对美国在联合国的主导地位不满,搬到中立国既能削弱美国的影响力,又能让俄罗斯在联合国事务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不过俄罗斯的提议也有问题。瑞士的日内瓦早就有联合国欧洲办事处,奥地利的维也纳也有联合国机构,这些地方本身就是国际组织扎堆的地方。真要把总部搬过去,说白了也就是换个楼办公,根本解决不了联合国面临的结构性问题。而且中立国虽然听起来公平,但在大国博弈中真能保持中立吗?瑞士当年为了保持中立,连联合国成员国都不是,直到2002年才加入,这种中立性本身就有争议。更深层的原因是,俄罗斯的提议其实是在和日本打擂台。日本想通过搬迁总部提升地位,俄罗斯就偏不让你如意。这种大国之间的较劲,让联合国搬迁的讨论变成了一场政治游戏,而不是真正为了解决问题。折腾了一圈,古特雷斯算是看明白了:搬家这事儿,成本高、麻烦多,根本行不通。先说钱的事儿,日内瓦大学的教授算了笔账,光重建总部大楼就得花几百亿美元,这还不算人员安置、设备迁移的费用。联合国本来就经常为经费发愁,哪经得起这么折腾?更要命的是政治扯皮。各国为了总部选址争得脸红脖子粗,美国肯定不愿意放手,日本和俄罗斯各怀心思,其他国家也有自己的小九九。真要投票表决,估计十年都定不下来。当年特朗普想让联合国搬家,最后不也是雷声大雨点小,不了了之嘛。既然物理搬迁行不通,那就来点实在的。古特雷斯提出,联合国要从内部改革入手,提高效率、减少官僚主义。比如推广远程办公,让各国代表不用非得挤在纽约开会;加强数字化建设,让文件处理、决议投票都能在线上完成;精简机构,合并那些职能重叠的部门。这些改革虽然不像搬家那样轰轰烈烈,但能实实在在解决联合国面临的问题。其实,联合国的问题早就不是一天两天了。机构臃肿、决策效率低下、对全球热点问题反应迟缓,这些都让联合国的权威性受到挑战。与其花大价钱搬家,不如把精力放在提升自身能力上。就像古特雷斯说的:“联合国的价值不在于大楼有多高,而在于它能否真正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服务。”这场关于联合国搬家的讨论,最后以古特雷斯的决断画上了句号。日本的野心、俄罗斯的博弈,在现实的成本和政治障碍面前都败下阵来。而联合国的未来,或许真的要靠内部改革才能找到新的出路。毕竟,在这个风云变幻的世界里,能灵活应对挑战比固守物理位置更重要。这场折腾虽然没让联合国挪窝,却给国际社会提了个醒:在全球化时代,国际组织的生存之道,永远是适应变化,而不是盲目跟风。
欧洲又开始整活了!法媒表示,鉴于中国邀请俄罗斯总统出席9.3阅兵式,欧洲国家的外

欧洲又开始整活了!法媒表示,鉴于中国邀请俄罗斯总统出席9.3阅兵式,欧洲国家的外

欧洲又开始整活了!法媒表示,鉴于中国邀请俄罗斯总统出席9.3阅兵式,欧洲国家的外交官已在考虑集体拒绝出席。8月19日,根据法新社报道,法媒称,中国将在9月3日举行大阅兵,以庆祝抗日战争胜利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80周年纪念。北京正力邀各国代表出席,试图营造出国际性的盛典。但法媒称,由于俄罗斯总统普京计划出席阅兵,俄罗斯还可能大举派兵参加九三阅兵,欧洲驻北京的大使们正在讨论集体缺席。很显然,从法媒的这一报道来看,如果相关报道属实,这说明在我们举行重大活动之际,欧洲有些国家又开始整活,意图给我们添堵,并利用各种机会对我们在俄乌战争中持有的立场进行施压了。当然,事实上,所谓的欧洲国家集体拒绝出席,这不过是某些欧洲自己给自己加戏。其一,除了俄罗斯之外,欧洲国家领导人如斯洛伐克总理菲佐,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等均表示会出席我们的阅兵式。所谓的欧洲国家集体拒绝出席根本就不成立。其二,从我们的角度而言,即便有些国家意图给我们添堵,但是外交原则是基于对等的。以恶意行为对待我们举办的重大活动,这必然也会有后果。其三,如果某些欧洲国家拒绝出席,这本质上错过了一个最为直观的了解中国的机会,这是他们自己的损失。事实上,不管某些心怀恶意的国家意欲何为,这都不会改变我们的9.3阅兵成为一场成功的阅兵式。那种把我们的邀请,当作是施压我们机会的做法,本质上是一种外交的短视。而我们以更加自信的姿态与各国打交道。
【#普京或在未来两周会见泽连斯基#】据美媒最新消息,德国总理默茨表示,俄罗斯总统

【#普京或在未来两周会见泽连斯基#】据美媒最新消息,德国总理默茨表示,俄罗斯总统

【#普京或在未来两周会见泽连斯基#】据美媒最新消息,德国总理默茨表示,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通话中,同意在未来两周会见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会晤地点尚未确定。此前不久,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在白宫与欧洲领导人会晤期间,与普京通了电话,他已经开始安排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会晤。
有人说如果俄罗斯解体,对我们释放的是红利还是不利?我直接给大家看一组数据:2

有人说如果俄罗斯解体,对我们释放的是红利还是不利?我直接给大家看一组数据:2

有人说如果俄罗斯解体,对我们释放的是红利还是不利?我直接给大家看一组数据:2024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原油1.08亿吨,占全年原油进口总量(5.53亿吨)的19.6%。俄罗斯已成为中国最大原油进口来源国。2024年进口量为310亿立方米,占中国天然气进口总量(约1000亿立方米)的31%。若按进口金额计算,俄罗斯天然气占中国进口能源总额的10.1%。2024年进口量达9522万吨,占中国煤炭进口总量的18.7%,主要用于北方供暖和工业生产。俄罗斯通过满洲里等陆路口岸稳定供应,价格较澳洲煤炭低约10%。钯金:进口量占中国总需求的35%,用于汽车催化剂生产。铀:核反应堆燃料供应关键来源,支撑中国核电发展。铼、铌:用于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制造,突破技术瓶颈。铜及镍精矿:进口量超100万吨,满足新能源汽车和电池产业需求。铝:高纯度铝材进口额达23亿美元,契合航空航天制造。俄罗斯被北约解体,我们就要面对失去五分之一的原油,三分之一的天然气渠道,也是我们最便宜的能源和化工原料的来源,还有其他重要矿物来源,然后还要面对北约推进到中国边界,周边韩国、日本、印度、越南、菲律宾都与中国不对付的情况,基本上全面包围圈是形成了。到时候美国把马六甲海峡一封锁,中国丧失90%的原油天然气的来源,其他原料更不用说。为的是啥呢?就为了帮美国人打倒俄罗斯?所以说,果然大殖子屁股都是歪的!
就在刚刚中国与俄罗斯达成重大协议!8月18日,俄罗斯鞑靼斯坦与中国的石油公司

就在刚刚中国与俄罗斯达成重大协议!8月18日,俄罗斯鞑靼斯坦与中国的石油公司

就在刚刚中国与俄罗斯达成重大协议!8月18日,俄罗斯鞑靼斯坦与中国的石油公司合作投资金额75亿美元外媒最新消息,8月18日,负责维修、钻井及提高油层采收率的副总经理里纳特·沙菲古林在《萌芽:俄罗斯与中国—互利合作》国际论坛上称,该公司与中方企业合作实施的项目总投资额超过75亿美元。鞑靼斯坦自治共和国的地位在俄罗斯21个自治国当中还是比较特殊的。20个地区的最高首脑都叫首脑,只有俄罗斯鞑靼斯坦首脑叫总统(2022年以后普京总统签署法令,才改为首脑)。而且鞑靼人是俄罗斯第二大民族。别看虽然面积不大,但是油气资源那是相当丰厚。中国石油公司与俄罗斯鞑靼斯坦石油公司合作项目很多。用他们的话说潜在供应商和伙伴名单中目前已有超过150家中国公司。
“普京的身高令人大吃一惊”。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并附一组照片说的是“俄罗斯总统普

“普京的身高令人大吃一惊”。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并附一组照片说的是“俄罗斯总统普

“普京的身高令人大吃一惊”。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并附一组照片说的是“俄罗斯总统普京平时出镜时身高足有1.68米/1.70米左右,但真实身高却是1.48米。原来普京穿的鞋子都是特制的增高皮鞋,他的增高皮鞋是弹簧型的,皮鞋内衬的高度是大约20厘米左右,当他穿上时身高就会变成是1.68米/1.70米”。文章还说“图1、图2照片是他没有穿增高鞋时和几位副手站在一起的比例”。看了这篇文章我是半信半疑,普京身高真假我不能妄语,只能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就在刚刚中国与俄罗斯共同宣布了!8月18日,俄罗斯宣布库尔斯克州与中国辽宁沈

就在刚刚中国与俄罗斯共同宣布了!8月18日,俄罗斯宣布库尔斯克州与中国辽宁沈

就在刚刚中国与俄罗斯共同宣布了!8月18日,俄罗斯宣布库尔斯克州与中国辽宁沈阳市缔结为友好城市外媒最新消息,8月18日,俄罗斯库尔斯克州代理州长亚历山大·欣施泰因称,中方提议该州首府库尔斯克市与中国辽宁省省会沈阳市缔结为友好城市。我查了一下资料,原来沈阳已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市(1992年结好)、乌法市、新西伯利亚市建立友城关系。这次新增库尔斯克市将填补沈阳在俄罗斯西部地区的合作空白,形成“东部—中部—西部”全覆盖的友城布局,强化区域联动效率。与此同时库尔斯克州同步推进与朝鲜缔结友城,我们此举亦可借力俄朝关系,为未来推动“中—俄—朝”跨境经济走廊预留接口,服务东北亚安全与经济一体化。同时也可以促进沈阳与俄在文旅融合、青少年纽带、文化互鉴更多的交流。还有就是沈阳是欧亚铁路枢纽,库尔斯克州位于俄罗斯西部,是通往欧洲的重要节点。
中美贸易其实已经停止!俄罗斯专家称,如果中国率先停止交易的话,美国肯定受不了,他

中美贸易其实已经停止!俄罗斯专家称,如果中国率先停止交易的话,美国肯定受不了,他

中美贸易其实已经停止!俄罗斯专家称,如果中国率先停止交易的话,美国肯定受不了,他为何会这么说?这位专家的核心意思其实是,要是中国真铁了心跟美国断了生意往来,美国经济肯定得脱层皮。为啥这么说?咱得从两国经济的命门说起。就说美国农业吧,简直就是被中国市场“拿捏得死死的”。2023年美国对华农产品出口291亿美元,占其总出口近1/5,中国妥妥是美国农产品的“头号金主”。别的不说,光大豆这一项,美国出口的大豆有一半都得漂洋过海到中国的土地上“安家”。2024年美国对华大豆出口近128亿美元,可到了2025年4月,这数据就像坐了过山车——一周内大豆采购量从7.28万吨直接跌到1800吨,猪肉订单更是直接取消了1.2万吨,给美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000万,这钱可不是小数目!科技圈也一样,美国那些响当当的科技巨头,哪个不是在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去年一年,美资企业在华销售额高达4905.2亿美元,远高于中资在美销售额。就说英伟达,2025年8月股价180多美元,可它的AI芯片生意有多少得仰仗中国市场?虽说美国对芯片出口设了限制,但英伟达还得变着法儿跟中国合作伙伴“暗送秋波”;苹果就更不用说了,嘴上喊着要在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可90%的iPhone还在中国组装呢。要是真断了这层关系,苹果手机价格怕是得翻三倍,到时候美国消费者估计得捂着钱包直摇头:“这手机,咱买不起!”美国的汽车行业也没好到哪儿去。福特、通用、斯泰兰蒂斯这几家车企,因为关税问题,2025年第二季度直接损失了22亿美元。单车成本增加2000美元,这钱从哪儿来?还不是得从消费者兜里掏。更惨的是,部分车企不得不裁员,密歇根州的汽车工人估计得抱着简历满大街找工作。钢铁行业也是一团糟,美国扩大钢铝关税,结果国内制造业成本飙升,部分钢厂直接停产,还得依赖进口板坯。旅游业更是被中国游客“拿捏”得死死的。2019年中国游客在美国消费150亿美元,可到了2023年,这数字直接砍半,只有不到60亿美元。2023年中国赴美游客110万,比2019年减少60%,美国的酒店、商场、景点估计都得哭晕在厕所。预计2026年才能恢复到疫情前水平,这段时间美国旅游业的损失,怕是得用“天文数字”来形容。最要命的当属稀土王牌,中国掌握着全球92.3%的稀土分离产能和86%的深加工专利,这就相当于捏住了美国高科技产业的“七寸”。美国国防部投资4亿美元成了芒廷帕斯材料公司的大股东,可业内人士都知道,要实现稀土自给自足,没个10-20年根本没戏,还得砸进去上万亿。美国的半导体、新能源产业,现在就像被卡住脖子的巨人,空有一身力气却使不出来。俄罗斯专家看得明白,美国对中俄能源贸易的制裁,说白了就是想给中国施压。可中国也不是吃素的,通过稀土反制措施,直接让美国在高科技领域“动弹不得”。现在回头看,中国市场就像美国经济的“大动脉”,一旦切断,美国经济就得“大出血”。农业、科技、汽车、旅游、高科技产业,哪个不是被中国市场“牵着鼻子走”?美国想摆脱对中国的依赖,可现实摆在那儿——没个十年八年根本办不到,还得付出惨重的代价。所以俄罗斯专家才会说,如果中国率先停止交易,美国肯定受不了。这可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实实在在的经济规律在起作用。美国要是继续在贸易问题上“玩火”,最后烧到的,怕是自己的手指头。
局势已经明朗了,“上三常”已经行动起来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征兆开始出现了,俄罗斯

局势已经明朗了,“上三常”已经行动起来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征兆开始出现了,俄罗斯

局势已经明朗了,“上三常”已经行动起来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征兆开始出现了,俄罗斯需正在拿下乌东,美国需要格陵兰岛、加拿大、巴拿马运河,咱们也在准备解放失地,那么三国之间谁拔得头筹呢?俄罗斯在乌克兰东部的仗已经打了快三年了,最近他们调整了战术,集中火力猛攻顿巴斯地区,5月份拿下了战略要地阿夫杰耶夫卡后,又继续向西推进,看起来普京是铁了心要把乌东地区彻底拿下。不过俄罗斯这仗打得也不轻松,据说已经损失了30多万士兵,很多先进武器都打没了,现在连苏联时期的老古董都拿出来用了。经济上虽然靠卖石油天然气还能赚钱,但被西方制裁得够呛,很多高科技产品都买不到了,普京现在也是骑虎难下,国内压力越来越大,所以才急着在战场上搞出点大动静来。美国这边也没闲着,在格陵兰岛重启了冷战时期的军事基地,还加大投资开发那里的矿产资源,在加拿大,美加两国联手加强北极地区的防御,对巴拿马运河也是格外上心,又是给钱又是给装备。美国这么紧张兮兮的,主要是担心中俄在自家后院搞事情,格陵兰岛是盯着北极和北大西洋的重要前哨,巴拿马运河更是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命脉,现在中俄在拉美和北极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美国当然要赶紧把这些关键地盘看紧了。中国在台海和南海的动作也很引人注目,这几年解放军装备了不少新式武器,比如歼-20隐形战机、福建号航母,还经常搞针对性演习,8月份的"联合利剑"演习,就展示了封锁台湾和打击外来干预的能力,南海那几个岛礁上的军事设施也越来越完善。不过中国和其他两家不太一样,目前主要还是以威慑为主,并没有真的动手,毕竟发展经济才是头等大事,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易动武,现在的各种准备,主要是为了防止"台独"和外部势力插手。现在看来,俄罗斯可能会最先达成目标——完全控制乌东地区,美国巩固自家后院应该也不难,中国要完成统一大业可能还需要更多时间和耐心。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和美国都在实实在在地改变现状,而中国目前还停留在威慑阶段,这说明三家的处境和策略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虽然现在局势紧张,但真要打世界大战的可能性其实不大,毕竟现在大家都有核武器,经济上又互相依赖,打起来对谁都没好处,更可能的情况是大国之间长期较劲——比冷战时期更激烈,但又不会真的动手。其他国家这时候反而变得重要了,像欧盟、东盟这些中间力量,说不定还能起到缓和矛盾的作用。我觉得"第三次世界大战"这个说法有点夸张了,现在大国之间的关系比二战前复杂多了,真要打起来代价太大,谁都不傻。俄罗斯在乌克兰死磕,主要是觉得北约东扩威胁到自家安全,并不是真想称霸世界,美国到处圈地也是因为担心中俄崛起,想保住老大的位置,中国最关心的还是台湾问题,但也很清楚和平发展最重要。现在最危险的不是直接开打,而是像乌克兰这样的代理人战争,或者因为误判引发冲突,所以大国之间保持沟通渠道畅通特别重要。其实大家应该跳出"谁赢谁输"的思维,想想怎么在竞争中和平共处,气候变化、疫情这些全球性问题还需要大国合作解决。说到底,现在都有核武器,真打起来谁都讨不到好,希望各国领导人能保持清醒,既要维护国家利益,也要懂得克制,毕竟在核时代,世界大战没有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