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标签: 俄罗斯军事

俄罗斯核潜艇亮剑太平洋,北约航母集体瑟瑟发抖,高超音速时代来临了?这两天俄罗

俄罗斯核潜艇亮剑太平洋,北约航母集体瑟瑟发抖,高超音速时代来临了?这两天俄罗

俄罗斯核潜艇亮剑太平洋,北约航母集体瑟瑟发抖,高超音速时代来临了?这两天俄罗斯在太平洋海底动了真格,两艘核潜艇从水下一起发射导弹,冲着假想的航母战斗群去的,弹药全打光了,每一枚都稳稳砸中目标。这事听着不难,可细琢磨真让人心里发毛,缟玛瑙和花岗岩导弹不是寻常玩意儿,前者能贴着海面飞,速度两倍音速,北约管它叫舰艇杀手,后者更厉害,能挂核弹头,专门冲着航母去,这一下,俄罗斯算是把压箱底的东西全亮出来了。波兰和罗马尼亚上周刚说有俄罗斯无人机飞进领空,北约战机马上就升空拦截,俄罗斯一口否认说是瞎讲,可转头就让核潜艇在太平洋开火实弹演习,你怀疑我,我就来真格的。现在乌克兰战场上,俄罗斯派了七十多万兵力过去,乌军把最精锐的部队都调到红军城去守着,克里姆林宫说乌克兰没真想谈,因为北约一直在给武器、给弹药、给情报,一点没停过。
就在刚刚俄罗斯专家正式对乌克兰发出警告9月19日,俄罗斯军事专家丹迪金对波克

就在刚刚俄罗斯专家正式对乌克兰发出警告9月19日,俄罗斯军事专家丹迪金对波克

9月19日,俄罗斯军事专家丹迪金对波克罗夫斯克(红军城)的乌军做出预测:要么离开,要么死亡。丹迪金认为,现在的“红军城”几乎都被俄军控制,只有西面还在乌军的坚守中,至于通往第聂伯河的其余道路均处于乌克兰军队的后方...
俄罗斯,藏得有多深?很多人还以为,打了三年仗,俄军,已经被“掏空”了。错了!真相

俄罗斯,藏得有多深?很多人还以为,打了三年仗,俄军,已经被“掏空”了。错了!真相

俄罗斯,藏得有多深?很多人还以为,打了三年仗,俄军,已经被“掏空”了。错了!真相是,它在乌克兰用的,大部分,都是“二流”装备;而它真正用来,对付北约的“王牌”,现在,才刚刚,拉出来!你看懂这套“杀伤链”,有多恐怖了吗?海军的护卫舰,发射“锆石”高超音速导弹;空军的米格-31,挂着“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在天上等着;图-22M3超音速轰炸机和苏-34战斗机,带着远程制导炸弹,跟在后面;水底下,还有“亚森-M”级核潜艇,随时可以,发射潜射导弹。海、陆、空、潜,所有平台,全部到齐。网友表示:很多人质疑,为什么俄罗斯久战不决。对这个问题,我当时想的是,俄罗斯留有后手,防美,北约参战。其实,让我指挥,也必须防美,防北约,必须留有后手。这个东西怎么讲:俄罗斯开战前肯定高管经济学家预算的,肯定考虑过战争打几年或作好长期准备,那有一打就夸了,现在才是刚开头,之前都是在清理库存货,他是在跟北约战!对此你怎么看?
俄罗斯发射“锆石”高超音速巡航导弹,北约瑟瑟发抖!俄罗斯国防部公布,9月16

俄罗斯发射“锆石”高超音速巡航导弹,北约瑟瑟发抖!俄罗斯国防部公布,9月16

俄罗斯发射“锆石”高超音速巡航导弹,北约瑟瑟发抖!俄罗斯国防部公布,9月16日,一架装备了高超音速导弹的米格31战斗机,在巴伦支海水域完成了四个小时的载弹飞行,向巴伦支海方向的目标发射了一枚“锆石”高超音速巡航导弹,导弹命中并摧毁目标。这导弹最吓人的不是射程1000公里,也不是400千克的弹头,而是那超过5马赫的速度,末段突防时甚至能飙到8马赫。换算成大家能懂的概念,就是从北京到上海只需要12分钟,比你点个外卖还快。而北约那些吹嘘得神乎其神的防空系统,比如美军的“宙斯盾”,拦截弹速度撑死了3马赫,这就好比用自行车去追高铁,连喝尾气的资格都没有。俄罗斯专家算过,“锆石”的突防成功率能达到95%以上,也就是说北约的防空网在它面前,跟纱窗防蚊子差不多,看着密实实则没用。更绝的是这导弹还会“跳广场舞”,中途能变轨机动。伊朗之前用类似变轨技术的导弹袭击以色列,连号称“全球第一”的防空系统都被砸中了7个目标,而俄罗斯的技术可比伊朗强多了。想想看,当雷达好不容易锁定目标,准备发射拦截弹时,“锆石”突然一个急转弯,北约的防空指挥官怕是得当场懵圈。这种机动能力配上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隐身弹头,简直就是“穿着隐身衣的跨栏冠军”,雷达屏幕上可能就闪一下,然后就没影了。实战中这东西有多狠,看看俄乌战场就知道。俄罗斯的“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已经多次亮相,前段时间甚至有消息说直接摧毁了乌军的F-16战斗机。而“锆石”比“匕首”更厉害,不仅能从飞机上发射,军舰、潜艇都能装,等于陆海空都架起了“超级弹弓”。1000公里的射程意味着什么?俄罗斯的潜艇在巴伦支海一潜伏,整个北大西洋的北约舰队都得提心吊胆,想靠航母耍威风?“锆石”400千克的弹头加上9马赫的动能,一发就能让航母失去战斗力,这也是它“航母杀手”名号的由来。有意思的是,就在俄白军演的同时,北约启动了“东部哨兵”军演,又是派F-16又是派护卫舰,搞得声势浩大。但这些装备在“锆石”面前多少有点尴尬——F-16的作战半径还没“锆石”的射程远,“宙斯盾”驱逐舰的拦截弹根本追不上目标。这就像带着盾牌去参加枪战,装备是挺齐全,但对手用的是子弹会拐弯的狙击枪。更扎心的是美国自己的高超音速武器研发,试了好几次不是助推器炸了就是偏离航线,成功率刚过50%,跟俄罗斯已经实战部署的“锆石”比起来,简直是小学生跟大学生同台考试。北约真正怕的是这种武器带来的规则改写。以前航母编队靠着三层防空网还能耀武扬威,外层有舰载机,中层有“标准”导弹,内层有近防炮,但“锆石”直接把这三层网都变成了摆设。1000公里的射程意味着它能在防御圈外开火,5马赫以上的速度压缩了预警时间,中途变轨让拦截系统的算法彻底失效。更要命的是它还能装核弹头,常规打击能敲掉航母,核打击能端掉指挥中心,这种“文武双全”的本事让北约根本没法制定有效应对策略。这次巴伦支海试射选在俄白军演期间,timing卡得刚刚好。北约刚宣布要搞“东部哨兵”,俄罗斯就亮出“锆石”这个大杀器,等于明着说“你们的演习在我眼里就是彩排”。想想看,当米格31带着导弹在天上飞四个小时,北约的雷达肯定全程盯着,但就是没办法阻止导弹命中目标,这种“看得见摸不着”的无力感,比真打一仗更让人憋屈。毕竟真打起来输了还能找借口,现在是连防御的资格都没有,这种技术代差带来的心理压力,才是让北约真正瑟瑟发抖的原因。
印度军队来助阵,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军事演习不寂寞,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这次军事演习

印度军队来助阵,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军事演习不寂寞,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这次军事演习

印度军队来助阵,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军事演习不寂寞,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这次军事演习“西部-2025”9月12日-16日有10万人正式展开演习,印度派出重兵65人参与演习,把美国气的破口大骂,说印度自不量力,这样的浑水也来参与,要...
西方无奈,俄军导弹被拆开后:发现“援助俄罗斯”三大国到底是谁这些号称“纯俄制

西方无奈,俄军导弹被拆开后:发现“援助俄罗斯”三大国到底是谁这些号称“纯俄制

西方无奈,俄军导弹被拆开后:发现“援助俄罗斯”三大国到底是谁这些号称“纯俄制造”的武器里,塞满了西方国家的零部件,其中67%都来自美国,日本和德国也赫然在列。这些国家,嘴上喊着制裁,背地里却成了俄罗斯军备的“隐形供应商”。就拿基辅实验室里的例子来说,专家们收集了58件俄罗斯军事装备,从巡航导弹到无人机,拆开后发现了1057种外国零部件,涉及19个国家的155家公司。这里面最显眼的就是美国货,占了足足67%。比如俄罗斯常用的Kh-101巡航导弹,能低空飞行躲雷达,射程上千公里,拆开后里面有31个外国零部件,其中美国德州仪器的控制模块让导弹能精确制导,ADI公司的部件负责信号处理。这些芯片看着不起眼,却是导弹的“大脑”,没它们导弹就成了无头苍蝇。有人可能会问,美国不是早就制裁俄罗斯了吗?怎么还会有这么多零件流过去?这些美国芯片大多是民用型号,本来是装在汽车、空调里的,俄罗斯企业就盯上了这些“通用零件”。它们先通过新加坡的贸易商,转手到土耳其的电子厂,再包装成工业设备零件送到白俄罗斯,最后才进入俄罗斯军工车间。一套流程下来,原始厂家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产品最终成了导弹零件。2022年俄罗斯光进口电子元件就花了26亿美元,其中至少7.77亿美元的部件来自西方企业,这些钱大多通过第三方国家的壳公司洗白,打着“民用”的幌子一路绿灯。日本在里面也没少掺和,占了7%的份额。别看日本跟着美国喊制裁喊得凶,可导弹里的精密传感器很多都是日本造的。索尼和村田生产的电机和传感器,本来出口到中国或东南亚,结果被中间商一转手就送到了俄罗斯。这些小零件作用可不小,能让导弹的动力系统更可靠,打击精度提高一大截。就像专家在伊朗造的“目击者”无人机里,居然拆出了日本产的化油器,这说明日本企业的零部件顺着供应链的缝隙,悄悄流进了俄罗斯的武器生产线。日本政府后来虽然加强了审查,但全球贸易链条太复杂,根本堵不住这些漏洞。德国同样占了7%,主要提供机械组件和控制装置。像英飞凌的通讯系统和博世的数字处理器,在俄罗斯导弹里经常能见到。有意思的是,2022年德国对俄罗斯的机械设备出口虽然下降了49.4%,但全球范围内德国机械出口总额却创下了1924亿欧元的新高。这钱去哪了?原来都通过亚美尼亚、土耳其这些第三方国家转口了。俄罗斯专门建立了地下网络,把德国的线圈、引擎零件先运到中亚国家,换个包装就成了“农业设备配件”,堂而皇之地进入俄罗斯导弹工厂。欧盟报告里写得明白,2023年这些中间商对俄出口激增,说白了就是在帮德国企业变相做买卖。其实这事儿说穿了也简单,西方制裁看着严厉,实则漏洞百出。民用技术和军用技术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控制空调的芯片改改就能引导导弹,拍风景的镜头装个瞄准器就成了侦察工具。俄罗斯早就摸透了这套规则,专挑那些“非独家替代品”下手,你制裁这个型号,他就换个型号继续买。而西方国家的企业心里也有小算盘,订单就是生意,只要不直接违法,总能找到绕道的办法。把最终用户写成“中亚农机厂”,发货地址填迪拜自贸区仓库,付款走第三方银行,一套操作行云流水,就算被查到了也能一脸无辜地说“不知道最后用在导弹上”。就像英国研究所拆的俄罗斯导弹,里面既有美国的导航模块,又有日本的电机,还有德国的通讯设备,这些零件凑在一起,让俄罗斯的导弹产量不仅没降,反而在2023年超过了战前水平。美国花上千亿美元援助乌克兰,结果自家企业的零件成了俄罗斯导弹的“帮凶”;日本喊着对俄强硬,精密传感器却帮俄军提高了命中率;德国嘴上说切断贸易,机械零件还是通过中间商源源不断地流过去。这些导弹残骸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西方制裁的尴尬。表面上口号喊得震天响,背地里却管不住企业逐利的脚步,堵不住全球供应链的缝隙。俄罗斯靠着这些“隐形供应”,硬生生维持着武器生产,而那些高喊制裁的国家,恐怕真得红着脸反思三天了。毕竟导弹里的每一个外国零件都在说明,所谓的“全面制裁”,不过是场自欺欺人的戏码。
俄罗斯媒体说,中国军队防空部队9月12日晚在山东省上空击落了一块陨石。 这则

俄罗斯媒体说,中国军队防空部队9月12日晚在山东省上空击落了一块陨石。 这则

俄罗斯媒体说,中国军队防空部队9月12日晚在山东省上空击落了一块陨石。这则消息一出,立刻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但截至目前,中国官方尚未对此作出任何确认,从山东潍坊应急管理局,到更上面的有关部门,都表示没接到任何正式报告。要说用导弹打陨石,那可不是简单事,陨石飞得特别快,秒速能到几十公里,比一般导弹快多了,而且陨石个头不大,还在天上乱飞,要想精准打中,那技术水平得相当厉害,这就好比用一颗子弹去打另一颗飞速运动的子弹,难度可想而知。俄罗斯媒体报道咱们国家的事儿,这本身就有点意思,俄罗斯自己在军事技术上很强,他们盯着中国的防空系统看,说明咱们的军事进步确实引人注目,不过这种消息,没得到官方证实前,咱们也只能当个传闻听。现在最让人琢磨不透的是官方的态度,完全沉默,从地方政府到中央部门,没有一个出来确认或者否认,这种沉默可能有几种原因:可能是事情涉及军事机密,不方便说,也可能是根本就没这回事,或者还在调查核实中。其实类似“打陨石”的传言以前也有过,2013年俄罗斯那边就传过类似消息,后来科学家说是陨石自己在大气层里解体了,2018年,中国西双版纳也有过陨石坠落,但没人说是被打下来的,这些先例告诉我们,对这种事得保持平常心。从科学角度想,专门用导弹打陨石其实不太划算,每天都有无数陨石往地球飞来,绝大多数自己就烧没了,很少能掉到地上,除非是特别大、直奔人多地方去的陨石,否则一般不会去拦截,成本太高了。现在网络时代,消息传得特别快,一个没证实的消息,几小时就能传遍全网,让大家各种猜测,这种情况下,官方谨慎点是好事,没搞清楚就乱说,反而会制造更多混乱。随着中国航天和军事技术越来越强,大家对这些事的关注度也高了,这是好事,说明咱们国家强大了,老百姓也更关心国防和科技了,但同时,咱们也要学会理性看待各种消息,相信科学,相信官方通报。到目前为止,山东夜空发生了什么还是个谜,不管最后真相如何,这件事已经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有趣话题,也反映出人们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和对国家科技进步的自豪。说实话,这传闻最让我感兴趣的倒不是军方能不能打陨石,而是咱们普通人该怎么看待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事。俄罗斯媒体说得有鼻子有眼,中国官方却一言不发,这一对比很有意思,不同国家的信息传播方式确实差别很大,这也让咱们看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军事技术的关注程度。往好了说,大家这么关心这事儿,说明咱们老百姓的科学意识和国防意识提高了,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但也要小心,别变得光爱看热闹,不管消息是真是假。官方的沉默可以理解,军事上的事,涉及国家安全,确实不能什么都往外说,不过我在想,如果确实没这回事,有关部门是不是可以借这个机会给大家科普一下?比如说说说陨石到底是怎么回事,防空系统一般是干嘛用的,等等等等,这样既能满足大家的好奇心,又能传播科学知识。在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咱们每个人都得学会平衡,既保持好奇心,又要有判断力,既追求第一时间获取信息,又要懂得等待真相水落石出,作为普通网民,咱们在看到这种劲爆消息时,最好别急着下结论,可以先放一放,等官方消息,媒体朋友呢,要在抢速度和保真实之间找到平衡,官方机构也可以想想,怎么在保密的前提下,和大家沟通得更好。不管最后这事是真是假,或者永远成谜,都给了我们一个提醒: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保持一颗好奇的心很重要,但同样重要的是要有理性的头脑和判断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找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MWM:俄罗斯正在迅速扩大其战斗轰炸机机队俄罗斯空天军接收新一批Su-34M

MWM:俄罗斯正在迅速扩大其战斗轰炸机机队俄罗斯空天军接收新一批Su-34M

MWM:俄罗斯正在迅速扩大其战斗轰炸机机队俄罗斯空天军接收新一批Su-34M战斗轰炸机。据《军事观察》杂志报道,俄罗斯军方继续购买这些机器的数量比其他类别的战术战斗机大得多。该报指出,自2022年初以来,俄罗斯战斗轰炸机的生产率增加了一倍多。MWM写道:“随着交付速度继续显著加快,预计到2030年代初,苏-34机队将包括400架轰炸机。

俄军演中发射锆石高超音速导弹“热点解读烽火问鼎计划西方-2025”联合军事演习

俄军演中发射锆石高超音速导弹“热点解读烽火问鼎计划西方-2025”联合军事演习是俄罗斯与白俄罗斯于2025年9月12日至16日举行的大规模战略性联合军演,代号“西方-2025”(Zapad-2025)。此次演习引发北约国家高度关注,被视为俄乌冲突以来俄白联盟最具威慑力的军事动作之一。一、演习背景与目的俄白双方宣称,演习为防御性质,旨在“检验两国保障联盟国家军事安全、击退潜在侵略的能力”。但演习设定以北约部队为假想敌,并首次将战术核武器与高超音速导弹纳入实战化演练,引发西方强烈警觉。二、演习规模与地点参演兵力:总数约4.3万人,其中1.3万人部署在白俄罗斯境内,规模较2023年扩大40%。地理范围:覆盖白俄罗斯全境、俄罗斯西部军区、加里宁格勒飞地、波罗的海及巴伦支海水域。关键武器:出动图-160战略轰炸机、“伊斯坎德尔-M”导弹系统(含核弹头载具)、“榛树”高超音速导弹及米格-31载弹巡航。三、演练科目与战术层级演习分三大战区同步推进:1.北部战区(列佩利):构建核反击防御圈;2.中央战区(维捷布斯克):演练机械化兵团快速反应;3.西南战区(布列斯特,距波兰边境130公里):设立联合指挥中心,重点演练空降兵敌后空降、空天防御与战役纵深突破。四、北约反应与地区紧张局势波兰:关闭所有对白俄罗斯边境口岸,部署4万士兵至东部边境,并启动“钢铁卫士-25”演习(3.4万人参与)作为回应。立陶宛:关闭白俄方向领空至10月1日,举行“雷霆打击”演习,并联合10个北欧北约国家启动“塔拉西斯-25”演习。德国与北约总部:虽称“未发现直接威胁”,但承认局势“极度敏感”,正全天候监控俄白动向。五、透明度与观察员机制为缓解误判,白俄罗斯首次邀请欧安组织成员国中的友好国家代表及伙伴国家观察员全程监督演习流程,被视为“提升军事透明度”的尝试。总结“西方-2025”不仅是一场例行军演,更是俄白联盟在俄乌战争持续背景下对北约的战略威慑展示。其核武演练、高超音速武器部署及敏感地理位置选择,使东欧局势再度升温,“演习对抗演习”的对抗态势已演变为“战争边缘的试探”。
#俄称摧毁乌无人机操作员培训中心#【俄媒:俄国防部称,俄军已摧毁乌克兰无人机操作

#俄称摧毁乌无人机操作员培训中心#【俄媒:俄国防部称,俄军已摧毁乌克兰无人机操作

#俄称摧毁乌无人机操作员培训中心#【俄媒:俄国防部称,俄军已摧毁乌克兰无人机操作员培训中心】#俄称摧毁乌武装部队和外国雇佣兵部署点#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俄新社14日报道,俄罗斯国防部表示,俄军已摧毁乌克兰的无人机操作员培训中心。俄国防部称,俄罗斯武装力量的战役战术航空兵、攻击无人机、导弹部队和炮兵部队摧毁了乌克兰的无人机操作员培训中心以及乌克兰武装部队和外国雇佣兵的临时部署点。报道称,除此之外,俄罗斯防空系统还击落了四枚制导航空炸弹、一枚美制“海马斯”火箭弹和361架固定翼无人机。截至发稿前,暂未看到乌克兰官方对此作出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