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标签: 中国电力

下周重磅!五大事件催化三板块,节前最后布局良机?一、下周大事前瞻下周(9月22

下周重磅!五大事件催化三板块,节前最后布局良机?一、下周大事前瞻下周(9月22日-9月26日)市场将迎来一系列可能影响行情的重要事件,这些事件很可能成为板块表现的关键催化剂。9月22日(周一),2025年国际半导体高管峰会中国峰会在上海召开,举办时间为9月22日至23日。这一会议聚集了全球半导体产业的领军企业和专家,可能为芯片半导体板块带来短期催化。9月23日(周二),2025中国电力企业数字化大会暨数智赋能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将召开,时间为9月23日至25日。此次会议聚焦智能电网建设和电力行业数字化转型,可能对智能电网板块产生影响。9月24日(周三),2025云栖大会在杭州举办,举办时间为9月24日至26日。作为国内科技界的盛会,云栖大会历来是人工智能和云计算领域的重要发布平台,预计将为人工智能板块带来事件驱动。9月25日(周四),2025中国生物制造科技创新论坛在湖南举办。这一论坛聚焦合成生物学、绿色化工和新材料发展,可能对创新药和生物制造板块产生影响。9月26日(周五),2025无人机创新应用大会将举办,时间为9月26日至27日。随着低空经济政策的持续推进,无人机板块可能迎来新一轮关注。二、市场趋势分析当前A股市场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特征。“沪弱深强”的格局延续,科技成长主线表现强劲。从资金流向看,市场量能维持高位但结构分化明显。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27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但资金向科技板块集中的态势极为明显。半导体与芯片板块三天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80亿元,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板块三天吸金150亿元,而金融、消费等传统板块持续失血。外资动向呈现“短卖长买”特征。北向资金近期虽然整体净流出,但对通信设备、半导体等科技板块却逆势增持。技术面上,上证指数在3800点附近形成短期支撑,日线MACD绿柱持续缩小显示调整动能减弱。创业板指已站稳3100点整数关口,5日均线与10日均线形成金叉,若能维持量能配合,有望向3150-3200点区间进攻。三、板块机会解读半导体与芯片半导体板块成为近期市场最受关注的赛道之一。随着国际半导体高管峰会召开,国产替代加速的主题有望继续深化。从基本面看,半导体行业正迎来周期性复苏与结构性成长的双重动力。华为昇腾AI芯片迭代规划明确,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推出昇腾950PR,第四季度推出昇腾950DT,2027、2028年第四季度分别推出昇腾960、970。人工智能与算力人工智能板块下周将迎来云栖大会的重要催化。华为开创的灵衢新型互联协议,支撑万卡超节点架构,灵衢2.0技术规范现已开放。AI产业链正在从概念炒作向业绩兑现转变,那些能够真正实现商业化落地的企业有望获得资金青睐。智能电网与电力数字化随着中国电力企业数字化大会的召开,智能电网板块有望获得市场关注。电力行业数字化转型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路径,相关企业有望受益于行业需求提升。创新药与生物制造创新药板块近期经历调整,但随着生物制造科技创新论坛的召开,板块有望重新获得资金关注。无人机与低空经济无人机创新应用大会的召开可能为低空经济板块带来短期催化。随着政策支持的加强,无人机在物流、农业、应急等领域的应用正在不断扩大。四、操作策略建议面对当前分化市场环境,投资者需要采取更为灵活的策略应对可能出现的波动。仓位管理建议投资者维持5-7成基础仓位,根据早盘30分钟量能动态调整。若上证指数放量站稳3830点且科技板块维持强势,可加仓至7成;若开盘半小时成交额不足5000亿元且北向资金持续流出,应减仓至5成以下。板块配置进攻端可聚焦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加速)、机器人伺服系统(政策目标国产化率60%)、AI服务器(华为昇腾产业链)三大主线,优先选择三季报预增且北向资金持续加仓的标的。防御端可关注金融地产ETF(资金避险配置)、医药商业(中秋国庆消费预期)等低波动板块,平衡组合风险。选股逻辑在选择个股时,建议重点关注那些具备核心技术优势、业绩确定性高且估值相对合理的标的。避免盲目追高那些单纯概念炒作、缺乏基本五、风险提示需要关注的风险点技术面超买回调风险:创业板指与科创50指数短期涨幅较大,若周一早盘出现“高开低走”放量阴线,可能触发技术派资金止损。外资流动逆转风险:美联储内部对降息路径存在分歧,若鹰派言论抬头导致美元指数反弹,可能引发北向资金阶段性撤离。量能萎缩风险:若成交额跌破2.8万亿元,市场将从“结构性活跃”转向“局部抱团”,赚钱效应下降。以上为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中国核电潜力无限成为华为重点关注对象昨天华为公司发布5-10年的长期规划布局

中国核电潜力无限成为华为重点关注对象昨天华为公司发布5-10年的长期规划布局

中国核电潜力无限成为华为重点关注对象昨天华为公司发布5-10年的长期规划布局前景,重点提到了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将会彻底改变人类。其中最为值得关注一点就是华为对新能源电力预测。新能源电力成为制约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核心因素,也就是说人工智能在爆发的前期中国电力必须要做好前期保障。到2035年可再生能源加速取代传统石化能源,新能源电力占50%以上,人工智能将成为新能源电力系统核心,通过实时管理每一焦能量从而实现更加高效的电网。这就是为啥到2035年中国核电发电量翻两翻的主要原因,核电做为尤其是核聚变和小型反应堆落地将彻底改变电力需求。
为什么中国电线杆是水泥,而美国却满大街木头杆,是为了环保吗?在中国街头乡间,最

为什么中国电线杆是水泥,而美国却满大街木头杆,是为了环保吗?在中国街头乡间,最

为什么中国电线杆是水泥,而美国却满大街木头杆,是为了环保吗?在中国街头乡间,最常见的一幕就是一排排灰白色的水泥电线杆,稳稳当当地立在马路边,看起来结实又耐用。而到了美国,画风却突然一转,不管是纽约郊区,还是德州小镇,迎面而来的都是一根根棕色的木头电线杆,甚至还有些斑驳的纹路,看起来像是刚从森林里搬出来一样。两国连根电线杆都这么不一样,不少人忍不住问:美国这么环保,是不是故意不用水泥的?或者说,中国是不是太讲究“耐用”了?其实,这背后既不是环保的误会,也不是谁更先进的问题,而是国情使然。先说材料本身。水泥电线杆主要由钢筋混凝土制成,结实、抗压、耐腐蚀,用上五六十年不成问题。木头电线杆则选用雪松、黄松等硬木,虽然得靠化学防腐剂延寿,但胜在轻便、弹性好,哪怕遇到飓风,也有一定的“躲闪”能力。根据《纽约时报》2024年的一篇报道,美国电线杆平均寿命在30年左右,而中国的水泥杆平均寿命超过50年。虽然木头便宜,但换得勤,费用一点没少花。回头看看,这选择早就定了基调美国从19世纪末就开始铺电网,那时候森林资源多、工业化刚起步,木头便宜又好加工,自然成了首选。等到后来想换材料,发现已经有一整套木杆产业链了,从伐木、加工、防腐到运输,改起来反而麻烦。再加上美国电力公司多为私营,讲究的是“成本优先”,木杆还是最划算的。中国电力建设起步晚,大规模铺设是在改革开放之后。那会儿水泥技术成熟,钢铁产量也高,干脆一步到位,全用水泥杆,省得再折腾。这种“后来者优势”让中国电力设施建设更统一,效率也更高。而且美国地广人稀,森林覆盖率超过33%。也就是说,木材不缺,用木杆合情合理。反观中国,虽然森林面积也在增长,但人多地少,资源紧张,用木头反倒不划算。更别说,水泥原料在中国几乎遍地都是,钢筋水泥的生产线一条接一条,造个电线杆跟搭积木似的。更重要的是,中国电力系统是统一规划的,主要由国家电网运营,讲的是长远效益。即便初期投入高,后期维护便宜省心。而美国电网是典型的“拼图式”私营结构,全国超过3000家电力公司,谁都不愿意多花钱升级,便宜能用就行。很多人以为木头是可再生资源,肯定比水泥环保。但现实并不那么简单。木杆为了防腐,要用化学药剂,其中不少含砷、铬等重金属,处理不当会污染土壤和水源。美国环保署在2023年发布的报告指出,旧电线杆的处理成为越来越棘手的问题,很多地方甚至没有合规的处理设施。而水泥虽然在生产过程中碳排放高,但用得久、换得少,从全生命周期来看,其碳足迹未必高于木头。据《中国建材报》2024年数据显示,中国水泥电线杆的更新周期是木杆的2倍以上,综合下来,资源消耗甚至更低。从安全角度看,水泥杆显然更“靠谱”。不会腐烂,不怕虫蛀,更不容易烧起来。2023年夏威夷毛伊岛火灾的调查报告显示,起火源就是老化的木质电杆断裂后引发的电线短路。火借风势,酿成严重灾害。这起事故让美国多个州开始重新审视木杆的使用安全。中国在沿海地区多台风,水泥杆抗风能力强,即便倾斜也不容易断裂。在2024年“烟花”台风登陆福建时,国家电网通报,受灾地区电力设施恢复速度大大快于历史同期,其中一大原因就是水泥杆损毁率低。美国也知道老旧基础设施是个问题。能源部2024年启动了“电网现代化计划”,投入500亿美元用于升级老旧电杆系统。在加州、佛州等火灾高发区,部分电力公司开始试点水泥杆和复合材料杆。中国则开始探索“电线入地”工程。北京副中心、雄安新区等新建城区基本实现了电力全地下化。不但美观,还防风、防雷、防事故。上海、深圳等地还在水泥电杆上加装5G基站和环境监测设备,变身智能设施。到底谁的电线杆更环保、更先进,其实并没有一个统一答案。美国的木杆,是市场驱动下的现实选择。中国的水泥杆,是国家统筹下的长远布局。两者背后反映的是不同的发展路径、资源条件和经济模式。就像《华尔街日报》2024年评论中提到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只是技术问题,更是制度和文化的体现。电线杆这件“小事”,其实折射出很多“大逻辑”。未来,无论是木头、水泥,还是碳纤维、复合材料,甚至地下电缆,关键在于能否适应本国发展需要,保障安全、提高效率、改善环境。对于中国来说,水泥杆不仅是技术上的选择,更是一种基础设施现代化的象征。而对于美国,如何跳出路径依赖,迈向更安全、更环保的电网系统,也许才是下一个时代的挑战。
中国企业500强出炉!(附榜单)让我没想到的是“京东”竟然排在前10,在一群国企

中国企业500强出炉!(附榜单)让我没想到的是“京东”竟然排在前10,在一群国企

中国企业500强出炉!(附榜单)让我没想到的是“京东”竟然排在前10,在一群国企中鹤立鸡群,太牛了👍​​​
中国康富、中国电力等投资成立新能源合伙企业

中国康富、中国电力等投资成立新能源合伙企业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电投闽能(福州)新能源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经营范围为发电业务...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企业由中国康富国际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力(02380.HK)旗下国家电投集团福建电力有限公司等共同出资。
中国企业五百强出炉了。前10名中,前九名都是具备垄断地位的央企。只有一家民企

中国企业五百强出炉了。前10名中,前九名都是具备垄断地位的央企。只有一家民企

中国企业五百强出炉了。前10名中,前九名都是具备垄断地位的央企。只有一家民企进入前十——京东。这时候,其实就非常容易理解刘强东高调出现在公开重大场合的原因了。308_IO​​​

中国康富、中国电力电投成立闽能新能源合伙企业 出资额10.13亿元

出资额10.13亿人民币,经营范围为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电业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另据合伙人信息显示,该企业由中国康富、中国电力旗下国家电投集团福建电力有限公司、莆田蔚来行动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出资。

中国电力(02380.HK)拟3100万元收购达州能源31%股权

格隆汇9月12日丨中国电力(02380.HK)公告,于2025年9月12日,公司、延长石油矿业、四川公司及目标公司订立了一份股权转让协议,据此公司已同意收购及四川公司已同意出售达州能源31%的股权,代价人民币3100万元,另加资本承诺及...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等取得海上浮式光伏平台接收辐照度计算方法和装置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海上浮式光伏平台接收辐照度的计算方法和装置”的专利,授权公告...
明明朝鲜比越南更缺电,为啥中国不向朝鲜出口呢?说句扎心的,不是因为越南钱多,而是

明明朝鲜比越南更缺电,为啥中国不向朝鲜出口呢?说句扎心的,不是因为越南钱多,而是

明明朝鲜比越南更缺电,为啥中国不向朝鲜出口呢?说句扎心的,不是因为越南钱多,而是朝鲜自己把送电这条路给“断了”,中国一旦出口给朝鲜,就可能有麻烦了……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夜幕降临在鸭绿江畔,隔江相望的中国丹东和朝鲜新义州,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一边是灯火通明、车水马龙,另一边则是黯淡寂静、点点微光,对于了解东北亚地区能源格局的人来说,这样的反差并不陌生。明明朝鲜的缺电程度远超越南,但近年来中国电力输送的主要对象却是越南,而非这个更为邻近、同样缺电的国家,这背后,原因远比表面复杂。外人或许以为,只要中国愿意,有多余电力,自然可以源源不断地送往朝鲜,但实际操作起来,第一道无法回避的障碍便是技术系统的根本不兼容,电网系统并非通用插头,不是“插上线”就能亮灯那么简单。朝鲜至今仍沿用60赫兹频率的老旧标准,而中国的电网早已是50赫兹的现代体系,两者在频率、变压、配套装置上的差异,意味着即使强行接通电源,也无法稳定运行,甚至可能导致设备损毁,这不是小修小补能解决的问题,而是从源头到末端都需要重构的系统工程。更让人头疼的是,朝鲜国内的电力基础设施早已年久失修,线路老化严重,一些山区线路在自然灾害中极易中断,即使中国电力顺利输送到边境,也很难保障它在朝鲜境内稳定传输。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意味着要在朝鲜境内进行大规模的电网改造和更新,不仅耗资巨大,还涉及长期工程协作与人力调度。而现实是,朝鲜方面在这类基础设施合作上一直持谨慎甚至抵触态度,长期封闭的政策环境和不透明的项目管理,使得外部投资者面临极高的不确定性。在技术之外,更大的顾虑来源于政治层面的深层担忧,电力系统被视为国家命脉之一,其核心控制权具有高度敏感性,一旦大量依赖外部电源输入,意味着这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运行在某种程度上受制于他人控制。在朝鲜这样高度集中的政治体系中,这种外部输入被视为潜在的战略风险,而非单纯的合作机会,让外部国家“掌握开关”,在他们看来,远比断电本身更加危险。此外经济回报的不确定性也是中国迟迟未对朝鲜开放电力出口的重要考量因素,电力并非无偿援助,更不应成为“赔本买卖”,但在现实中,朝鲜经济体系与国际接轨程度极低,缺乏稳定的支付能力和明确的交易机制。有消息称,曾有朝方提出以矿产资源抵付电费,这种方式看似合理,实则难以操作,一方面,矿产价格浮动大,结算机制不稳定,另一方面,资源运输也受限于边境交通与制裁政策的层层障碍,更有甚者,早期合作中遗留的部分账务至今尚未理清,中国在这种合作中要面对的不只是经济账,更是信任风险。而国际社会的政治环境,也令这一合作变得更加敏感,自联合国对朝鲜施加多轮制裁以来,涉及能源领域的合作便被放置在全球聚光灯下,即便在技术层面有操作空间,但任何与朝鲜能源有关的项目都可能引发国际关注,甚至引来次生制裁。作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一员,中国自然不愿因一项高风险、低收益的项目而承担巨大的外交压力,这并非对朝鲜的冷漠,而是现实规则下的谨慎权衡。双方在基础设施、技术人员、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协作也相对顺畅,合同条款清晰、付款流程规范,使得合作过程稳定而可预期。在政治层面,越南作为东盟成员,与中国有稳定的外交互动和经贸往来,中越之间的电力合作不仅属于能源互补,更可视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战略协同。简而言之,中国之所以选择向越南输出电力,而非朝鲜,并非基于谁更缺电的道义考量,也不是“谁有钱谁就有电”的简单逻辑。而是从技术适配、系统承载、政治安全到国际合规等多重因素权衡后的现实选择,朝鲜虽缺电严重,但电网不通、态度不明、账本混乱、政治复杂,再加上国际制裁的高压环境,让本可以照亮黑夜的那束电流,在鸭绿江边止步不前。在这条被切断的能源通道面前,关键的问题从来不是中国愿不愿意,而是朝鲜准备好了没有,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有时候,真正挡住光的不是没有太阳,而是那扇自己拉紧的厚重窗帘。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信息来源:央广网《联合国针对朝鲜再次进行核试验通过制裁决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