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无锡城区的最北端,故而得名锡北。小镇相邻江阴,出过状元,藏有国宝,还是江南远近闻名的茶乡,现在还正在改写着江南数千年的文明史。
现在登上了斗山的山顶,这座山也是无锡锡北的地标斗山,海拔78米,也是这个小镇的地表最高点。2015年斗山就火了,央视重点介绍了这里独特的矮脚雾。据说斗山晨雾是苏南地区特有的气候现象,在江南的小丘陵地带,早上天晴无风,温差大于十度就会出现雾气弥漫在村落和树林,仿若仙境。可惜现在来的不是时候,但并妨碍欣赏这里郁郁葱葱的美。

来到了无锡斗山的白茶园,今天的主线任务之一采茶。作为远近闻名的茶乡,招牌就是太湖翠竹。尤其这个时候,3000亩茶园茶庄忙着采茶,也是江南无锡的一道特殊的风景。在采茶的过程当中就可以把茶的品级做一个简单的粗筛,特级的单芽,一级的一芽一叶。
这里产出的茶在历年全国名优茶和江苏省陆羽杯名特茶评比中多次捧回金奖。像旁边这台机器,通过高温把茶叶内部的香味激发出。在中国农博会上也多次被认定是全国名牌产品,并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走向更大的世界。

而走出小镇的人也是青史留名的大人物,流传最广的一副对联应该就是旁边的这幅:写下千古名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明朝风云人物东林党领袖顾宪成就出生在这里。这里是顾宪成的老家,现在后面是顾宪成的纪念馆。
这里还出了无锡历史上第5位状元顾皋,太师顾宪成的第六师孙。这个就是状元的大红袍,学问了得,是清廷指派给清朝皇子未来皇帝的授读师傅。除此之外,这里还有诗词写的极好,和纳兰性德并称为京华三绝的顾贞观,以及革命先驱严朴等历史名人。

同在斗山脚下的这个小镇还有鲜为人知的国宝,它地位之高被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院士称誉为国宝中的中华生态保护第一碑。我所在的这里看起来就是普普通通的乡间庵堂,但实际上它一点都不普通。
这个四面环水的孤岛建筑就是中华首创的第一个古自然生态保护区,里面着清朝康熙年间《禁约碑》、《放生池碑》,它们和清朝嘉庆年间的《永禁碑》一起改变过国内生态保护的历史。

最近的锡北镇又因改变历史火了,看我后面的围挡看起来像个普通工地,实际上并不简单。这处正在挖掘的考古遗迹很有可能直接颠覆几千年前的历史认知。据说已探明是6000多年前的马家浜文化遗址,通过高科技手段识别出的建筑基址、生活区窑址以及河道水塘等众多遗迹点,打破三千多年前泰伯奔吴时此地荆蛮之地的印象,改写着江南地区的古代文明史。
有历史、有人文、有风景、有茶香、有产业,这个无锡低调宝藏小镇值得来走走。
一次出行一段分享,我是小白,下期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