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买房一直是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几乎每隔几天,就会爆出一个“买房劝退”的理由。
各种消息,传递出的只有一个讯号:房地产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可即便如此,对于很多人来说,仍有无数个需要买房的理由——
为了结婚用,为了给孩子读书,为了父母养老,为了给自己一份安全感。
对这部分人来说,无论房地产市场如何变化,仍会为心中的那份坚持买单,哪怕掏空6个钱包,花光所有积蓄,背负房贷不敢辞职......
35岁的刘小树就是如此。
她一直认为女生要有一套自己的房,北漂10年的她终于在又一次房租上涨后,买房的心彻底按捺不住了。
她给自己的首付预算是160W,看了北京很多小区,在远大新和老破小之间纠结了很长时间,最终她买了一套总价400W的一居室,也因此背上了月供1.3W的房贷。
看着自己手里的房本,她笑着说:
“我再也不敢跟老板说‘老娘不干了’,但我也终于在这注定漂泊和孤独的世界里,有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归属和安定。”
不过,由于买房超了预算,付完首付后,她已经没有多余的钱来装修了,思考再三,刘小树决定自己上。
她用PPT还有酷家乐先画出来,然后再直接跟工长沟通实施方案。
就这样,花了3个月,掉了10斤肉,用10万块,她把房子变成了家。
有踩坑,有血泪教训,但看完她花小钱装出来的成果,还是忍不住感叹一句:能自己搞装修的女人,可太强悍了。
刘小树的房子是建筑面积67㎡,使用面积56㎡的西向一居室,户型没什么特别大的缺陷。但因为厨房很大,且靠近采光最好的窗户,所以她将厨房一分为二,一半做开放式厨房,一半改成了书房+次卧。如此一来,这套一居室便完美变成了两居室。
▲改造前户型图
▲改造后户型图
推开入户门,左手边做了一组鞋柜和换鞋凳的组合柜子,这样既能节省空间,也方便进出门时坐着换鞋。
挨着鞋柜放置的冰箱上,做了一组洞洞板,既能完美挡住和鞋柜之间的空隙,还能补充玄关收纳。搭配上绿植,归家的仪式感从此处开始显现。
转角过来,就是3㎡的开放式厨房。砌了一个半墙,和客厅做了简单区分,也既能起到部分遮挡的作用。
内部L型的布局,拿-洗-切-炒动线合理,使用起来幸福指数极高。因为有了这个小厨房,刘小树做饭的次数明显变多了,一个人更要好好吃饭呀。
这个日式三眼灶是她搬家前就定好的,无论是功能还是颜值都太迷人了,甚至为了放下它,刘小树不惜抛弃了洗碗机。
当然,它的缺点也是有的,比如灶眼间距有限,锅必须选择30以下的,所以不太适合人口众多的大家庭,也不适合爆炒。
厨房面积虽小,但收纳一点不差。
一般小户型我们为了节省空间,扩大收纳,都会选择定制橱柜,然后把冰箱做成嵌入式,但刘小树还是摈弃了这种选择,因为她觉得用两个藤编收纳箱就能完成收纳,方便拿取,成本也更低。
冰箱旁边的缝隙,见缝插针地做了侧边柜,一些瓶瓶罐罐都能收纳其中,释放了台面空间。
一张小圆桌承担日常的用餐功能。
牺牲了一部分厨房面积后,刘小树拥有了一个6㎡采光俱佳的书房。
花1000多块钱定制了一个老榆木材质的开放式书架,再搭配一张2米的沙发,平时窝在这里看看书,简直不要太惬意。
一侧的升降桌满足日常办公的需求。
因为沙发宽度足够,平时若有朋友偶尔留宿,书房还能秒变小卧室。
客厅的布局打破常规。刘小树的愿景就是客厅的灵活度足够高,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使用需求随时变化。
所以在这里,你看不到传统的电视背景墙,定制的电视收纳柜,厚重的沙发,而是更方便移动的电视支架、轻便的单人沙发,小体量的边柜,可以随时改变布局方式。喝茶、看电视、健身,都没有固定的地方,想在哪就在哪。
客厅唯一一组固定的家具就是这个定制柜。里面做的是上墙的收纳系统,外面只做了门框+门,2000+就搞定了,省钱小能手。
柜子上留了一个猫洞,猫主子的猫砂盆隐藏其中。
因为不想卧室过于单调,她便做了地板上墙的设计,能突出一些层次感,而且比单独做床头墙要便宜很多。
衣柜选了成品衣柜,可以根据自己的收纳习惯进行布局。
家政间藏在这扇百叶门背后,洗衣机、烘干机、热水器、清洁用品,通通收纳在这里,平时关上门,也能保持整个空间的整洁性。
卫生间紧挨着家政间。这里原本空间不大,将卧室的墙内推了一点后,释放了一部分面积,能够塞下她心心念念的浴缸。
淋浴间的玻璃门能够起到干湿分离的作用,成本也很低,200块就能搞定。
像花洒、龙头这些都是海淘上买的,很划算。
对于这个让自己背负负债,又安放自己灵魂的56㎡居所,刘小树下了很多功夫,一边绞尽脑汁省钱,一边费尽心思做到完美。
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有一种十月怀胎的深情和喜悦。
当然,踩坑和血泪教训还是有很多。
比如因为没有提前算好尺寸,导致油烟机安装好后和吊顶还有一段距离,视觉上不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