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听到了些不中听但实在的话,说美国跟中国较这个劲,到头来就是“美国赢不了”。
为了重振美国的造船行业,跟中国较量,特朗普政府琢磨着要给那些停靠在美国港口的中国造船只加个大价钱,当作港口费,最厉害的一次可能要收150万美元。
关于这事儿,美国航运、农业、外贸等好多行业的头头脑脑们都跳出来说,特朗普政府这么做完全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对美国经济伤害大了去了。特别是那个CNBC电视台,直接就说,美国压根儿没准备好跟中国打这场“造船大战”。
到现在为止,美国那边,从联邦政府到各个州,再到地方上,总共有超过300个行业协会,还有好几百家公司和单位,都对这项政策表达了不满和反对。
从1月20号掌权开始,特朗普政府就琢磨着怎么让美国的造船能力更上一层楼,好跟中国造船业较劲。在国会那个大家伙面前讲话时,特朗普直接放话了,说要“让美国造船业雄起”“把造船的活儿拉回美国”。他还打算在白宫搞个专门的“造船小组”,再给出点特别的税收好处。
为了推进特朗普的大计划,今年2月21号,美国管贸易的部门放出话来说,他们打算对中国造的船收港口维护费。这个费用啊,不光现在已有的船得交,以后新造的船也得交,就连那些订了至少一艘中国造船的运输公司,也得一并交上。
如果这个规定真的照原样实施了,那就意味着,全球有98%的船只,在靠美国港口的时候,都得交上港口费。
本周一,美国在国会里开了场听证会,讨论要不要收港口费。会上,美国的行业大佬和议员们吵得不可开交。议员们说,这政策对国家安全有好处。可行业的大佬们不这么认为,他们说,这么做会把美国的航运公司给搞垮,农业也要遭殃,其实对国家一点好处都没有。
这话不假。根据统计,全球超过六成的船队里,都至少有一艘船是中国造的。咱们国家每年得从美国那儿进口好几千万吨的油、气和粮食,这里面,中国海运公司负责运送的美国进口集装箱占了12.6%。要是港口费真涨到最高150万美元,那跑美国这条线的运费,起码得涨个15%到20%。这些多出来的钱,最后还是得由美国那些相关行业的人和广大老百姓来掏,这样一来,通货膨胀就更厉害了。
世界航运大会(WSC)说明,给美国运货的集装箱船一般每次会停3到4个美国码头。要是每个码头都收一次费,那很多船可能就不来美国码头了,它们会去墨西哥或加拿大的码头。这样一来,像美国奥克兰港这样的小码头,说不定就得关门大吉了。
美国农民受到的影响比航运业还要严重得多。农业这行本来利润就不咋地,加上这些年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竞争越来越白热化。要是运输费用再涨个两成,那美国农产品的价格优势很快就没了。
在听证会上,有个代表美国农业的哥们儿说了:“中国的养猪佬们才不会管大豆是哪儿产的呢。美国政府这招,简直就是跟那些出口商说:你们的买卖黄了。”
我们支持发展造船业这个方向,但绝不会拿美国的农业来换。要是真收了那港口费,美国农产品出口可就拼不过别人了,竞争力得大打折扣。
其实吧,就算特朗普把美国的农业和航运业都搭进去,也救不了美国的造船业。他原本打算用保护主义那套来让造船业起死回生,可没想到的是,保护主义反而是让美国造船业更快垮掉的原因。
1920年那会儿,有个叫《琼斯法案》的规定出炉了,它说啥呢?就是说在美国港口之间运货,得用美国自己人建、自己拥有、自己管的船。这法子保护主义味道挺浓,结果导致美国大部分货运活儿都让给了卡车、火车还有飞机。你看现在,美国国内货运走海运的只占2%,可在欧洲,这个数字是40%呢。
除了那个《琼斯法案》,美国长期以来一直给自家的海运和造船行业发钱支持,但结果都没啥大效果——特朗普所做的,也就是在美国政府老一套做法上又多加了点力度而已。
美国造船业为啥逐渐不行了呢?首要原因是劳动力跟不上趟儿,造船这行当里,干活的师傅们平均年龄都52岁了,年轻人根本不够用。再者,整个产业链也不完整,配套率才勉强超过40%。还有啊,造船和运行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就连美国政府自己都说,在美国造的船再注册,运行成本是外国船的两倍。
说到美国造船业的老大难问题,特朗普搞的那套保护主义办法,简直就是隔靴搔痒,更别说拿去跟中国比拼了。日本有媒体说过,现在咱们中国的造船实力,那是美国的200多倍呢。
特朗普琢磨着跟中国较劲,可这场仗他赢面不大。按他那脾气和做法,他可能根本不顾大家的反对,硬要把收港口费这事儿给办了。但到最后,现实肯定会狠狠给他上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