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成都国际耳机展新品速递&听感分享

李凌佳琦 2024-04-30 15:42:45

因为周六下午就直接39.5度高烧晕死在酒店,所以这次展会只来得及逛了门口大厅和展区外侧两排的位置,本以为没什么东西可以写,但还是写了大几千字,都是围绕新品为主,毕竟我的展会报道从来都是一个种草/解毒指南,希望有一定的参考性。这次的参考前端还是N2,以及水手机,声音异常的搭配我会进一步参考展台上的官方搭配。参考耳塞带了一堆但是实际没怎么用得上,Noble VKRP、MA的Ego、See白夜acg、Horizon Doom Basic,我写到的就是我听到的,其它展台确实没有逛到,大家可以结合上海展的文章一起食用或者留言提问。

星见夏空的一个工程机,仨动圈,一同轴一动圈,乍一听是清亮通透的,但中频非常厚润,两端的极限延展不强,低频的打击感很强,牺牲了下潜,品牌方认为高频还暗一些但我觉得还好,整体听金属摇滚非常爽,价格大概几百块的样子。

Seeaudio的一个偏科新品,6动铁,可能会卖一万多,属于那种看定价和配置很容易让人开喷的那种,基本上牺牲了两端延展去做了一个非常浓厚绵密的人声,而且非常的吃录音,录音细节越好的人声,它的那种气息吞吐的质感更优秀,反之则显得很平平无奇。你可以理解为是又一个翻版的白夜acg,就是音色没有白夜acg那么油腻,总体还是略“正确”但好听的人声塞,但价格比它低一些。总之,纯纯偏科声,别指望听器乐,别指望动态和声场,纯vocal选手可以关注下,敢在这个价位做偏科生,See家还是蛮有胆识的。

Kinera的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tws+2pin有线双模,一圈两铁,tws模式下的声音比较温暖醇厚,适合抒情人声,有线模式的声音比较干净大气,两种风格算是都比较不错的,可听性很强,而且能够通过有线模式的插头直接给耳机的tws模块充电,因此没有配备充电盒,印象中Kinera也许不是第一个这么做的厂家,但应该是HIFI圈内第一个完成的、而且实现的很好,甚至能达到10小时的单体续航时间。当时看到Lorry的佩戴图,很多人还以为是私模,其实就是体积做的非常小、佩戴近乎完美。

Kinera的有线游戏耳机,但用的是姊妹品牌Celest发布的,采用usb数字接口,线身中间的部分有线控,提供HIFI、影院、游戏三种模式,HIFI模式下的声音比较偏氛围、同时声音具备一个常规头戴的正常三频走向,不过展会现场默认用的是游戏模式,这个模式会削下潜、加锐度、让声音清晰度显得一些,如果大家发现不同的人听感有差异,可能就来自这里,售价应该在六百元左右。

一个叫轻歌曼的牌子,第一次接触,带了很多平头产品,旗舰2599元是温暖大气杂食的走向,虽然是有平头塞的结构优势,但声场并没有刻意拉横向,而是非常规整还原的路子、带一点向外弥散感,低频的质感也十分优秀,是很有竞争力的一个型号,完全能和凯声家掰腕子。

他家1599和799的两个偏科款,前者偏hufi暗润,抹平了几乎所有的棱角,只适合抒情人声、尤其是男声,涂抹很强,两端细节牺牲了不少。799的这个是偏高频,会有明显的棱角和锐度、偏靓丽女声且有点刺激,是一个更迎合主流市场的声音,可以听一些速度偏快的狭义ACG女声,甚至从素质角度来说799的比1599的还要高,可能是为了应和部分特殊口味的用户而为之吧。

酷音韵总代理的来自菲律宾的品牌FlipEars正式在成都亮相,图1中的是纯银腔体的8动铁旗舰,内外侧都有浮雕而不是只在面板上做文章。初听声音很大气,声场和动态都很好,密度很大,总体略流行(把声场和结像往后凹了一点点),而且没有明显突出的频段,中低频的部分会存在一些氛围增益,总体依然还是干净的,人声有一定的弥散感、适度的颗粒感。

此外还有一款圈静铁单元的平行旗舰叫极光2024,2+6+2的圈静铁,声音更加宽松轻盈,不强调密度,声音较为的自然,虽然密度削了,我反而觉得这个的器乐表现会更好听一些,泛音能出来,听感也更加流畅,和Artha色风格不同,价格分别是15500和13800元,我个人喜欢蓝色的这个多一些。

eletech家上海展我很喜欢的2根油浸工艺线,我尤其喜欢这根纯银线,感兴趣的可以往前翻一下,这次公布了正式版的接插件和售价。

重点听了下这次Pentaconn的铝合金套,基于PP8SE对比了一下黄铜套的声音,可以说铝合金版的声音比黄铜套对音色的改变还要大,黄铜套主要是能够提升透明度、高频解析、同时把中频的亮度稍微拔高一点,总体不会影响声音的结像形体感,但不锈钢版则是明显加强的两端(尤其实下潜)、结像的凝聚力,会感觉声音明显更为凸显层次、器乐的精致度与光泽感,但是把人声拉薄了、形体厚度也削弱了,是一个适合素质党、纯器乐党的型号。

Tigerism虎家售价800元的C口耳机龙吻,声音和他们那个偏暗暖的虎圈是俩极端,特别透亮、声场拉的很大,喜欢速度快、高频带点攻击性、薄系女声的可以看看,但我个人是觉得偏刺激,可以试着用e套之类的东西压制一下高频。

有烧友让我听听他家的12单元旗舰,但他们这次并没有带,应该深圳展的时候才会把工程机做好。

来鞭打一下兴戈老王的工程机,一个em系列圈铁,一个叫supermix的圈铁平板pzt混合单元。em10乍一听素质是很过关的,该有的都有,应该是em系列目前最澎湃的声音,但极低频太多,脏,声音比较直白发冲,需要做减法、找平衡。supermix的主要问题是横向声场小,纵向高度好、而深度有所欠缺,中频音色略干,目前声音听起来有些紧巴巴的,即便是用旗舰级播放器去推也不够安定和松弛,我个人感觉大概率不是分频方面的问题,而是音色层面还没有进行细致的打磨、或者还没有找到一个调音方向。

兴戈这两年的东西,平均水准越来越高了、而且各个价位都在开花,从去年年底这波新品开始我还没有仔细认真听过,如果你们想看我写什么的,我去找老王拿。

开阳,在上海展的版本我是非常不满意的,做人声可以,但未免对纵深、结像、纯净度的影响太大了,最终版削了一些那种中低频拥堵的感觉,把声音做的轻盈了一点、自然了一点,声场也优化了,定下来的版本依旧是浓郁人声路线、但把一些过于牺牲的素质给挽回了,售价12800,我个人觉得蛮有竞争力、而且不是同质化的东西,想想也是好事,因为有些友商甚至因为今年的东西太卷直接把新品延后了,国产品牌在旗舰价位再做同质化的东西无疑是自掘坟墓。

森海的无线木馒头4是这次展会给我的最大惊喜,中午和强叔吃饭的时候,他有句话倒是点醒了我,他说,按森海的水平,做到这第四代,确实就应该有这么牛逼的水准了。这是我觉得市面上目前能买到的、音质最顶的真无线型号,素质我认为胜过AZ80、调音我认为胜过TW-E7B,而且结合了森海在中频部分的独特颗粒感/醇厚度,近似HD650那样,但又兼顾了一个现代型产品应有的纯净度、以及非常绵密温婉的高频,那种器乐的流畅感降维打击了很多2K档友商那种凌厉的处理手法,并且整体的声场是有很好的纵深可言的,非常适合现场类曲目的演绎。作为第四代产品,它的体积、佩戴舒适度、降噪水平也达到了完全不需要有什么顾虑的程度,随附多尺寸的硅胶耳垫和飞鳍可以有很大的调整空间,APP内还有贴合度测试/声音AB测试/声音个性化功能等。

森海的这个MOMENTUM Sport运动耳机卖的不便宜,比上面那款还稍贵一些,但功能方面有特殊订制,他们这次和咕咚达成了合作,可以直接在耳机内部进行运动数据的记录汇总、然后同步到APP里去,那种出门长跑不想带手机的用户应该会喜欢这个功能,而且自带心率传感器、体温传感器。虽然是半开放式的设计,但依然是保留了一定的降噪深度、并且支持自定义功能,半开放式也能够让你在运动过程中减少耳道内的负压感,但别看这10mm的动圈比楼上的还要大3mm,调音其实南辕北辙,这个的声音更加圆润、厚重、偏中低频,和大家想象中的“运动耳机典型听感”完全符合,同时森海则给它保留了一定的HIFI产品应有的素质基础。佩戴嘛,我反正现场试了疯狂甩头,纹丝不动。

AK的3KT,和想象的一样好听,符合预期、略有惊喜,我喜欢混合模式的高档位,既有电子管该有的那种润、甜、糯,又足够有密度有韧劲,结像的精致感近似于3k/2kt白铜,但声场不如3k,和2kt原版的那种hufi完全不一样,。

推力上和3k基本近似,其实,3k金/铜/3kt我还是觉得挺难抉择的,可玩性当然是3kt强。过去的2kt其实和2k是没法比素质的,但这次3kt和3k有的打,已经看到不少高端用户群在吹了,毕竟3KT的价格是2开头,性价比香爆了。

被拓品的笑面男强行拉过来听了一下他家90系解码的迭代款,搭配的耳放是A90D,至于A90D这个型号是我力荐的,是属于那种你选好了解码以后,搭起来很难出错、素质特别高、也没有刻意调音痕迹的东西,搭配新解码的声音我AB了一下D50III套装,声音更丰满点、声场更大点。拓品家的东西,我购买建议是这样,小体积的推荐买套装,大体积的我觉得作为“搭配”更容易出效果。

这是个没见过的牌子叫力黍音频,老板操着浓厚的四川口音,但做出来的东西还挺tm前卫的,他家主打的是钛合金定制面板,而且在内侧的部分也可以做铭牌,目前可选的面板就是这个板子上的一些,题材还不算多,有绫波丽、Joker、毒液啥的。他家的旗舰是12000元,次旗舰好像就直接来到了1900元,降了一位数,听到这儿的时候脑子已经犯迷糊了,感觉旗舰的声音比较均衡清淡、底子有一定的厚度,次旗舰是典型的流行向调教、略往下盘走一点,目前他们也可以接自带图案定制,应该需要额外付费。

qdc的皇帝和女皇,我原本以为是2个反差极大的东西,结果听起来大体走向很接近,都是流行口味、而且都算是亚洲口味,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两个塞子的调音应该是日本市场那边所主导的,在国内会不会受欢迎很难讲,我反正还是更喜欢8pro多一些。

女皇的低频更偏打击感,音色上乍一听像8studio、乍一听又像v14,但声音的气息、尾音颗粒感都要更多,密度很大、结像偏小,所以听起来是那种一耳朵的狭义acg、jpop女声爽塞,人声的结像位置比皇帝要靠上一点。而皇帝的低频在下潜、蓬松度上略好,人声的适应面更广、口型也更大,同样也是高密度、横向声场不大的走向,都凸出声场的那种包围感、音浪的“填充感”。

飞傲近期新品很多,我挑了四个可以关注下的。

M23自然是大家应该都知道了,图里是一个黄铜版,至于声音变化就是比较玄学的东西,我没有来得及细听。

FA19应该是目前飞傲最贵的旗舰级塞子了,按很多人的话说,“连飞傲都敢卖的贵的东西一定是有点东西”,但还是注意一下风格的问题,FA19这东西是一个宽松饱满柔顺的风格,用某胖纸的话说就是一个字糊,两个字HUFI,但听感柔顺总比干瘪要好,尤其是它适配飞傲自家的播放器肯定没毛病。

K11的R2R版,192颗电阻+fpga,声音风格是大家刻板印象中那种典型的柔顺细腻风格,但其实K11的原版本身就是有点韵味的,这个R2R版某种意义上也算是台式R2R的一个普及风暴吧,有一定的概念传播意义,毕竟这个事儿飞傲牵头来做再合适不过了。

最后是白色的这对sp3,东西还是那个东西,但是这次有了蓝牙版,意味着自带了数字模块了,实用性更高,也是我目前2K价位最推荐的桌面多媒体箱,比起几年前大家鼓吹的、风格近似真力G1的那种一帮没有低频的监听箱,sp3的乐感实在是好出了太多档次。

这个金属旮沓是AlphaTi的一个后续版,也是香港定制版,其实我发现很多香港定制版的声音都蛮符合我的喜好,可能我的耳朵还算一个典型的国人耳朵,这个就是典型的加低频、削高频攻击性、增强流行人声绵密感的路子,会让我联想起以前的LegendXSe那种风格,但Jomo给的低频更多更极致、声音下盘的氛围度也更高,不喜欢AlphtaTi的下次可以试试这个。

图1的2副塞子,一个是圈静铁、一个是圈铁平板,当时在展台上和周师傅(没错,那个看台子斯斯文文的帅小伙就是Joseph本人)聊了挺久,感觉他对产品定位弄的有些不够清晰,这两副耳机里价格高的那个反而是素质不够高,声音暖厚、浓郁、氛围,他打算卖一万大几,而那个便宜的型号(平板)则完成度非常高,不仅均衡、声场开阔、声音厚密感优秀,也有着不输另一副的人声质感,反而是卖几千块,如果最后他还是按这个定价来的话,我准备吹那副便宜的。

丁工,我的配件之神!这次的三个新品我都爱惨了。

首先是tc44pro的的新版本,把43131换成了43198,但售价比之前贵并不是198贵、也不是因为198好,而是换了新的pcb板子、并且对主办上无用的一些数字信号通道做了屏蔽和阻断(比如光纤同轴),一反调试后发现声音素质起来了,而且虽然cs官网没有更新198的数据,但现在量产版的198和131一样都自带了耳放,这也是为什么,这样的体积理论上只能放个4.4母座,依然能够留出小块空间来做出好声音。之前的版本声音软糯润、偏hufi,现在的版本加强了动态、结像、空间感,完成度更高。

bc150b针对MV1的插针版本,而且在母座的地方加了一个配件让它不会像原线那样转来转去,声音风格方面也非常搭,至少比索尼官方的金宝线好多了,不过目前试过的所有线都会削一些MV1高频层面的独特染色,这根也不例外,但总归是一个便宜好声的选择了。

最后一个C口版本的线材,比之前的M120B定位要高,能够驱动更多难搞的东西、而且符合他家一贯的“做高素质也千万不能丢弃韵味”的方针,我之前是一直焊死在Softears的Tremolo私模上出街用,这根线我没有来得及细听声音,可能最后的归宿也是接在一个我喜欢的私模上出借用......

全文完

0 阅读:1

李凌佳琦

简介:为你带来严谨但不枯燥的音频产品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