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IXOverture:引领纯音播放器新的“元年”

李凌佳琦 2024-05-10 21:44:46

ONIX的Overture算是这个品牌几十年历史中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便携播放器产品,而早在他们推出Miracle套装的时候我就期待这一天的到来,因为那台名为XM10的便携终端单独拎出来的话也是一个完成度颇高的超便携轻薄型播放器,Mystic这款产品的调音完成度也让我颇为惊喜。而Overture这个型号在上海展初次亮相后近乎一边倒的好评我是完全没有料到的,某种意义上说ONIX这次的很多行为我认为充分顺应了市场喜好,知道大家想要什么、喜闻乐见的是什么,比如在前阵子我刚痛批完唯芯论用户,Overture这在4K打头的价位给你打上了一张名为“ES9039SPro”的王炸和超过1W@32欧负载的输出功率,这个价位可能从未没有出现过如此吸引人的“账面配置”。

不少厂家已经把围绕骁龙665Soc所打造的安卓播放器做到了2K、甚至是2K内的价位,现在抛开声音好不好听、适不适合自己这一点不谈,在低端价位买到一款功能非常丰富、参数非常好看、推力也过得去的播放器实在是再容易不过的事儿了,那么,纯音播放器可能就是一个新版本的“错位竞争”之选。以我个人的狭隘见解,纯音播放器当然是存在有一些好处的,比如可以把更多的电源分配给音频硬件本身、低算力的Soc甚至是单片机系统就可以完成操作系统的搭建,说简单点,就是一个“此消彼长”的事儿,把任何一个安卓播放器的安卓系统换成单片机,那声音理论上是有明显提升的。第二点在于,有些消费者并不需要开放式安卓系统、不需要APP、不需要串流播放,偶尔需要流媒体的场景可能就是手机发射一下蓝牙之类的,那么,具备复杂操作系统、串流网播功能的播放器对他们而言,用户不仅为自己不需要的功能付出了对应价值、也得额外接受那多出来的体积、重量、以及缩水的能耗比。

Overture这个机器,我甚至因为目前坊间的赞誉过高,想要给种草它的用户们泼一泼冷水降降温,因为“声价比”这个事儿需要建立在风格适合自己的前提下才能谈,而且Overture在我看来【综合产品力】要高于【绝对声音素质】,它不是一个说突破这个价位上限、有着多强越级能力的东西,而是它在同价位能够给到非常精湛的做工、优秀的握持感、高于国产友商水准的音量旋钮质感、足够的易用性、令人愉悦的正面物理按键等等等等,换言之,和同价位的国砖比,你获得的不仅是更为优秀的音质、更迷你的机身,还不需要额外为冗余的体积、重量、智能化的系统去付费,能够获得这就是Overture的核心优势。

理论上,只要厂家懂得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自己也有玩家心态,把一个纯音操作系统做好不是一个多难的事儿,还比安卓省钱的多,不过ONIX这边倒是另辟蹊径把音量旋钮/Home按键安排在了屏幕的下方,如果不习惯的话,大家可以把屏幕旋转180°使用。不过这里需要吐槽的是,旋转180°以后,暂时还是只能用触屏来操控比较方便,因为物理按键此时视觉上的“左”仍然是“右”,我已经建议官方在用户旋转屏幕后把这个逻辑调整一下,获得更完整的“倒屏体验”。目前为止,我在使用Overture的过程中只发现了一些小毛病,比如可能某些tf卡读不出来,但我因为手里卡比较多就没在意这个问题,再比如最后一屏继续往左滑动时会强行跳出一个“选择显示项”,很容易误触到“重置”导致你之前选的页面都报废。

除了播放器传统的“四大金刚按键”,也就是锁屏、播放/暂停、左、右按键意以外,正面的Fn功能键能够有着非常丰富的自定义功能,默认是返回主界面,你也可以调节成增益、锁键、屏幕旋转等,老实说这个Fn键加的恰到好处,完全不影响正面的协调性、也足够实用。

其它方面的外在表现,你能够看到和之前Miracle、Mystic风格近似的设计语言、以及高度传承下来的金色电位器,结合母座部分的金圈风格,黑金组合永不过时,而且整机的CNC工艺呈现出来的金属质感、尤其是背板的那种雾面反射的部分特别加分,给人一种像是高端旗舰机的外在气质。这块3.0英寸的720P OLED屏幕也是加分项,充分发挥了OLED屏幕的黑场带来的对比度优势,观感会比常规的屏幕要更加的“深邃”,细节呈现也很到位。

关于硬件的部分,出于篇幅原因我就不做过多的介绍,详情页里其实已经写的很全了,这里说一下关于Overture所使用的9039SPro的问题,可能很多人看到多了个“S”就开始脑补这是不是什么缩水版、移动版芯片,其实ESS家总计关于9039的芯片一共就两款,分别是带了MQA Hardware Renderer的ESS SABRE ES9039MPRO和9039Pro,这两者本质上是一样的东西,因此Overture所用的就是常规版的9039Pro。在便携播放器中第一个使用9039Pro的应该是NiPo的N2,不过品牌方并没有怎么宣传这一点。这颗DAC和上代9038Pro相比,TDM音频格式和SPI串行通信支持更多连接选项、具备更低的功耗和更加易于使用的硬件模式支持,说白了就是比之前的更易用、能耗比更高一些,但毕竟总归是一颗适合台式设备的DAC,放在便携机器里用必然不是最优解,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是顺应市场的行为、并且在BOM成本层面体现出品牌方的堆料诚意。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ONIX的其他产品,如果听过那最好,如果听过Miracle或者Mystic,那更好。首先我要定义的是Overture的声音基调,它是一台声音偏素质型的、驱动上限很高、音色比较现代透明、在中高频部分有“华丽向染色”的机器,在声音的大方向层面更为近似于Miracle的那种大力飞砖、金碧辉煌的路子,而不是Mystic身上的那种沉稳醇厚、安定温和,你能够感受到Overture对于素质的呈现非常的“直给”,生怕你听不出它的素质底子有多扎实,一耳朵清晰明朗的线条感、瞬态响应,大动态来的随叫随到,能够把我手头吃潜力的那种塞子推到一个准万元级播放器才有的声场规模、声音框架,而和万元档播放器相比的缺陷在于高频的部分会有一些刻意往上顶的感觉,不够从容,是属于精致有余、细腻不足的路线,而如果用低增益驱动常见的、相对入门的耳塞,那Overture呈现出的是一种年轻化的、活泼清丽型的走向,声底足够的干净,对于亚洲系的甜润型女声有明显加成、也非常适合狭义ACG中的萌音和燃曲,但是在听成熟型、醇厚型的男声时中频有明显的拔亮痕迹,会显得可能发薄、发亮,偏年轻化一些。

单从驱动耳塞的表现来说的话,其实Overture所呈现出来的驱动水准、以及音色风格和Miracle是高度相似的,尤其是对于一些高潜力型耳塞的“性能释放”能够有一定的越级能力,是目前5K价位内驱动我的Erebus在听古典的表现层面最佳的一台机器,换句话说就是遇强则强。这一点也许和超高的输出功率有关,而虽然在驱动耳塞的层面上高功率不一定有什么用,但如果你有偶尔驱动头戴的需求,Overture的声音能够相对从容地把一些常见的易驱型大耳给撑开、并且在大声压下的安定感要优于同价位的大部分机型。所以,你如果对耳塞的驱动力上限、信息量/线条凝聚力等硬素质方面有较高的需求,那Overture必然是戳中你的那台机器,需要顾虑的则是它不适合搭配一些明显数码味、音色同样非常现代的耳机,一个越是有厚度、有高频控制力的耳塞更容易被它撑开更优秀的框架。

但虽然在中高频的部分有对应的染色,其实Overture的低频表达并不像前文说的那样走“清秀”路线,按我过去的观察,但凡能够在风评层面获得较高声望的机器,在低频层面都不可能过于的曲高和寡、走阳春白雪的道道。Overture的低频有着非常充沛的量感、优秀的打击感呈现,听起来还算是那种一耳朵爽的低频,并且保持了近似中高频部分的那种优秀的低频清晰度,所以会让Overture整体的调音显得足够协调,结合相对近的人声、和规模感足够的声场,它是一副能够平衡大多数用户对于器乐的素质感追求、人声的抓耳感需求的模样,你说它算是市场化妥协的调音吗?算当然也算,但ONIX并没有把这种调音做的很烂俗,声音依旧有一个足够基准的底子在这儿摆着呢。

Overture适合哪些人,我也给大家大概再提炼一下,最核心的当然还是希望尽可能地把钱花在“HIFI硬件”层面的用户,追求买到更极致的声价比、或者说买到同档次音质的前提下具备更优秀的握持感、便捷性的产品,Overture在4K多的价位里素质不仅仅是最能打的那台、外观和做工品质也妥妥的属于高阶水准,泛流行向的杂食度也应和了多数烧友会喜欢的口味,那么综上所述,我认为你在看完上述两段关于声音描述后,心里会有一个种草/拔草的答案。

0 阅读:69

李凌佳琦

简介:为你带来严谨但不枯燥的音频产品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