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年五月,吐谷浑契汗部、乙弗部背叛南凉,南凉王秃发傉檀决定亲自率兵征讨。
邯川(今青海化隆)护军孟恺劝阻道:“连年饥荒,南部有乞伏炽磐威胁,北部有沮渠蒙逊侵扰,百姓生活困苦不得安宁。此时远征虽可能取胜,但将留下无穷隐患。臣建议与乞伏炽磐结盟,安抚各部族,待积蓄粮草、养精蓄锐后再图大举。”

然而,秃发傉檀并未采纳孟恺的建议,执意亲率大军讨伐叛部。他对太子秃发虎台说道:“沮渠蒙逊刚撤退,短时间内不会再来犯。目前最令人担忧的是乞伏炽磐,但他的军队容易抵御。你务必坚守乐都城(今青海海东乐都区),孤出征不过一个月,必定凯旋归来。”
随后,秃发傉檀率领七千骑兵离开乐都,直奔乙弗部。果然,乙弗部难以抵挡,被迅速击溃,秃发傉檀掠夺了其四十余万头马牛羊而归。
秃发傉檀率军离开乐都,前往数百里外攻打唾契汗、乙弗等部的消息传到了西秦的都城枹罕(今甘肃省临夏市)。
得知这一消息后,西秦国主、河南王乞伏炽磐自然不会放过这个良机。

然而,当乞伏炽磐决定亲自率领兵马袭击乐都时,朝中大臣们大多持反对意见。唯有太府主簿焦袭站出来进言道:“秃发傉檀目光短浅,只顾贪图远方的利益而忽视眼前的隐患。大王若要讨伐他,只需切断他的西归之路,使秃发傉檀无法及时回援乐都。届时,其子秃发虎台独守孤城,擒获他易如反掌。这显然是上天赐予我们灭亡秃发氏的机会,万不可错失。”
乞伏炽磐采纳了焦袭的建议,随即率领两万步骑兵秘密出发,直奔乐都而去。
与此同时,在乐都城内,南凉太子秃发虎台闻讯乞伏炽磐亲率大军来袭,当即下令固守城池,静候父亲秃发傉檀的回援。
然而,乐都城分为外城与内城,如何有效防守成为关键问题。抚军从事中郎尉肃向秃发虎台提出了一个策略:“外城范围过于广阔,难以全面防御。殿下可带领鲜卑族将士固守内城,而由我们汉人负责在外城抵御敌军。即便最终无法取胜,至少也能确保自身安全,为等待援军争取时间。”

然而,秃发虎台对此建议嗤之以鼻,轻蔑地说道:“乞伏炽磐不过是个跳梁小丑,攻城数日便会自行撤退,你何必如此惊慌?”不仅如此,他还对外城的汉人士兵表现出极度不信任的态度,认为他们难以承担重任。正是这种轻敌和对汉人的偏见,为乐都的防守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为防止汉人叛乱,秃发虎台命令将所有汉人中的名门望族及智勇双全者软禁于内城。
孟恺是劝阻秃发傉檀不要远征的那个汉人。他悲愤地对秃发虎台说:“如今乞伏炽磐乘虚而入,国家面临巨大危机。我们这些人,进则感恩图报,退则顾念家小。人人都愿意为国效力,甚至不惜牺牲生命,可殿下却如此不信任我们。”
秃发虎台回答道:“我岂会不了解你们的忠诚?只是担忧意外发生,所以才采取这样的措施以安抚人心。”然而,秃发虎台并未积极组织防御,反而寒了城中汉人的心,削弱了守城的力量。

数日之后的一个夜晚,乐都城被乞伏炽磐攻陷,秃发虎台亦成为俘虏。
乞伏炽磐占领乐都后,任命镇南将军乞伏谦屯为都督河右诸军事、凉州刺史,驻守乐都;让秃发乌孤之子秃发赴单担任西平郡(今青海省西宁市)太守,驻守西平;赵恢被封为广武郡(今甘肃省永登县东南)太守,负责镇守广武;曜武将军王基则出任晋兴郡太守,驻守浩亹(今甘肃省永登县西南)。
此外,乞伏炽磐派遣平远将军乞伏捷虔率领五千骑兵向西追击秃发傉檀,并将俘获的秃发虎台、南凉文武百官以及一万多家百姓迁往西秦首都枹罕(今甘肃省临夏市)。
南凉王秃发傉檀在击败乙弗部后,正准备进攻唾契汗部。
此时,安西将军秃发樊尼从西平逃至军中。
秃发樊尼向秃发傉檀报告,乞伏炽磐已占领乐都,且西平、广武、晋兴等郡皆落入乞伏炽磐之手。·

得知此消息,秃发傉檀虽心中焦虑,却未打算即刻回师救援。他对将士们说道:“我们的妻儿已被乞伏炽磐掳走,即便回去也无家可归。诸位是否愿意随我,带着战胜乙弗部所获的财物,先攻打唾契汗部,再以之为筹码赎回我们的家人?”尽管将士们不敢公然反对,但军心已然动摇。
于是,秃发傉檀率军继续西进讨伐唾契汗部。途中,不少士兵悄悄逃离队伍返回故地。秃发傉檀闻讯大怒,遂派遣镇北将军段苟率领一支队伍去追捕逃兵,然而段苟同样没有归来。
六月,秃发傉檀的军队大多已经离散,仅剩秃发樊尼、中军将军秃发纥勃、后军将军秃发洛肱以及散骑侍郎阴利鹿始终追随左右。看到四人不离不弃,秃发傉檀心中既感动又苦涩。

秃发傉檀不得不为未来的出路深思熟虑,于是对众人说道:“昔日我们强盛之时,沮渠蒙逊与乞伏炽磐都曾向我们送来人质以示臣服。而今若再去投靠他们,实在令人羞愧难当!天下如此广阔,竟无我们的立锥之地,这令孤痛心疾首!与其让我们一同赴死,不如各自分散以求保全。樊尼乃孤兄长秃发乌孤之子,更是宗族延续的希望。北方尚有我们的万余户部众,如今沮渠蒙逊正广纳贤才、招抚人心,或许能助我们延续血脉。你与纥勃、洛肱一同前往投奔他吧。至于孤,年事已高,无论去往何处恐怕都不会被接纳。唯一的愿望,便是再见妻儿一面后再赴黄泉。”
随后,秃发樊尼、秃发纥勃和秃发洛肱北上投靠了北凉河西王沮渠蒙逊。而秃发傉檀则决定向西秦河南王乞伏炽磐投降,以求见妻儿最后一面。
一路上,只有散骑侍郎阴利鹿始终陪伴左右。
途中,秃发傉檀望着阴利鹿不禁感慨道:“我的亲族故旧皆已离去,为何唯独你还愿意留在我身边?”

阴利鹿回答道:“陛下,臣家中老母尚在,确实也想归家尽孝。然而,臣既已成为陛下的臣子,便深知忠孝难以两全。臣虽无才无德,无法为陛下远赴他国泣血求援,但亦不愿背主而去。”
秃发傉檀听后长叹一声,说道:“识人不易啊!那些所谓的大臣、亲人纷纷离我而去,唯有你一人始终忠贞不渝,真是难得的义士!”
乞伏炽磐返回枹罕后,得知南凉各地城池大多已向西秦投降,唯独尉贤政驻守的浩亹仍在负隅顽抗。他派遣使者前往浩亹,对尉贤政说道:“乐都已被攻陷,你的妻儿都在我们手中。你孤军坚守此城,又有何意义?”
尉贤政神色庄重地回答:“我深受凉王厚恩,理当为国尽忠,守护边疆。即便乐都失守,妻儿被俘,我也听闻先降者有赏,后降者被诛。然而,我尚不知主上(秃发傉檀)生死,不敢贸然归降。妻儿安危虽令人牵挂,却不足以动摇我的决心。若为一时小利而背弃君主托付,大王(乞伏炽磐)又怎会看重这样的人?”
使者返回后,将尉贤政的言辞转述给乞伏炽磐。
乞伏炽磐仍心存希望,便让秃发虎台写信劝降。

尉贤政回信道:“殿下身为太子、储君,本当恪尽职守,却轻易屈膝投降,抛弃父王与国家基业。作为一名忠义之士,我又怎能效仿这种行为?”
后来,尉贤政听说南凉王秃发傉檀已决定向乞伏炽磐投降,并亲赴左南城(今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东南)。确认此事后,尉贤政才打开城门,宣布投降。
话说秃发傉檀不久抵达西秦首都枹罕,乞伏炽磐派遣使者到城外迎接,并以贵宾之礼相待。
七月,乞伏炽磐任命秃发傉檀为骠骑大将军,封为左南公,南凉的文武百官也都根据才能被录用。此外,乞伏炽磐还娶了秃发傉檀的两位女儿,一位成为王后,另一位则为左夫人。
至此,南凉国宣告灭亡,前后共存续十八年,历经三位君主:秃发乌孤、秃发利鹿孤和秃发傉檀。其中,秃发傉檀在位时间最长,达十三年之久。

尽管乞伏炽磐最初接受了秃发傉檀的投降,但最终还是对他痛下杀手。
一年后,乞伏炽磐派人给秃发傉檀送去了一杯毒酒。
秃发傉檀一看便知这是致命的鸩酒,但他并未犹豫,毅然决然地一饮而尽。秃发傉檀身边的人急忙找人试图解毒,却被他阻止道:“我的病又岂是能够治好的呢?”话音未落,他就闭上了双眼,享年五十一岁。八年后,他的太子秃发虎台也被乞伏炽磐杀害。
秃发傉檀的儿子秃发保周、秃发贺,以及秃发俱延之子秃发覆龙、秃发利鹿孤之孙秃发副周、秃发乌孤之孙秃发承钵,纷纷投奔北凉的河西王沮渠蒙逊,后来又归附北魏。
北魏朝廷册封秃发氏诸王,其中秃发保周获封张掖王,秃发覆龙成为酒泉公,秃发贺受封西平公,秃发副周为永平公,而秃发承钵则成为昌松公。

当时北魏皇帝拓跋嗣对秃发贺格外欣赏,他告诉秃发贺:“你的祖先和朕有着共同的源头,现在朕赐你姓源。”自此,秃发傉檀的后裔在北魏逐渐兴旺起来,这便是后来的故事。
到了414年十月,西秦国王、河南王乞伏炽磐在消灭南凉之后,自立为秦王,并设立文武百官。此时西秦国疆域广阔,不仅占据了秦州大部分地区,还拥有凉州的金城郡(现今甘肃省兰州市)与西平郡,其边界直逼武威郡(现今甘肃省武威市),与北凉相邻。
至此,北方形成七国并立的局面:河西地区有北凉与西凉,关西地区则是后秦、西秦及胡夏相互抗衡,关东由北魏掌控,辽东则为北燕所据。
值得一提的是,南方此时仅存一国,即东晋。而在413年,西蜀已被刘裕派遣的将领朱龄石所灭。
西秦北凉议和公元414年七月,西秦国王、河南王乞伏炽磐成功消灭南凉,并随即自立为秦王。随着南凉的覆灭,西秦的领土向北扩展至广武郡(今甘肃省永登县东南),与正在崛起的北凉接壤。

尽管西秦最终击败了南凉,但南凉的部分领土却被北凉所占据,其中包括重要的凉州重镇姑臧(今甘肃省武威市)。北凉国主、河西王沮渠蒙逊野心勃勃,意图继续向南扩张,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和冲突。
到了公元415年三月,春天刚刚降临河西地区,沮渠蒙逊便亲自率领大军南下进攻西秦所属的广武郡,并迅速攻克该地。
得知广武失守的消息后,西秦王乞伏炽磐立即派遣将军乞伏魋尼寅率军前往浩亹(今甘肃省永登县西南),试图对沮渠蒙逊的部队进行侧翼拦截。然而,沮渠蒙逊得到情报后迅速撤出广武,转而迎击乞伏魋尼寅,最终在战斗中击败并杀死了乞伏魋尼寅。
为了阻止北凉进一步南侵,乞伏炽磐再次派出将军折斐等人,带领一万名骑兵前往勒姐岭(今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西南)布防。

然而,沮渠蒙逊毫不畏惧,亲率大军进抵勒姐岭,在激烈的交锋中擒获了折斐。通过这两次战役,沮渠蒙逊不仅巩固了对广武郡的控制,还进一步占领了乐都附近的湟河郡(今青海省化隆县),并将他的兄弟沮渠汉平任命为湟河郡太守。
在这场初期的较量中,北凉显然占据了上风。然而,西秦并未因此气馁。乞伏炽磐已经开始谋划反击北凉,以期收复失地,两国之间的战争局势依然充满变数。
在五月的时候,乞伏炽磐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夺回湟河郡。他迅速集结了三万精锐兵马,没过多久便抵达了湟河郡的边境。
面对西秦大军的到来,北凉湟河郡太守沮渠汉平并没有选择被动防守,而是主动出击。他命令自己的司马隗仁趁着夜色悄悄出城,对乞伏炽磐的军队展开偷袭。

或许是由于刚到湟河郡的缘故,乞伏炽磐并未预料到沮渠汉平会如此大胆地发起夜袭,结果被隗仁打得措手不及,首战告负。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这场失败似乎让乞伏炽磐失去了继续作战的信心,他下令准备撤军。
就在此时,沮渠汉平麾下的长史焦昶和将军段景暗中联系了乞伏炽磐,透露了一个关键情报:城内的守军其实数量不多。同时,他们还表示愿意劝说沮渠汉平开城投降。
得知这一消息后,乞伏炽磐决定再次采取行动。他率领部队重新向湟河城进发。当兵临城下时,焦昶与段景果然开始游说沮渠汉平放弃抵抗。最终,沮渠汉平意识到自己无力对抗西秦大军,只得选择投降。
然而,沮渠汉平的司马隗仁却不愿接受这一结局。他带领着一百多名忠诚的壮士退守南门城楼,誓死抵抗。乞伏炽磐连续三天猛攻不下,但最终还是凭借兵力优势突破了防线,成功擒获了隗仁。

隗仁被押至乞伏炽磐面前,此时的乞伏炽磐因之前的失利而满腔怒火,打算立即处死隗仁以泄愤。关键时刻,西秦的散骑常侍段晖站出来劝阻道:“隗仁身处绝境却毫不畏惧,堪称忠臣典范。大王若能宽恕他,不仅可以彰显您的仁德,还能鼓励天下那些忠于君主的臣子。”
乞伏炽磐听从了建议,没有杀掉隗仁,而是将他囚禁起来。隗仁在西秦被关押了整整五年,期间段晖多次为他求情。
最终,乞伏炽磐赦免了隗仁,并派人将他送回了北凉。
回到姑臧后,沮渠蒙逊握着隗仁的手感慨道:“你就是我的苏武啊!”此后,隗仁在北凉担任高昌郡太守一职。他在任期间,既施恩惠于民,又以威严治政,深得百姓爱戴。不过,他也有一些贪财的小缺点,但这已是后话了。

乞伏炽磐在攻下湟河郡后,任命左卫将军乞伏匹达为湟河郡太守,负责驻守该地。然而他并未立即凯旋,而是继续率军进攻乙弗窟乾部,并成功收降其部众三千余户后才班师回朝。
随后,乞伏炽磐重新调整了部分官员的职务:任命尚书右仆射出连虔为都督岭北诸军事及凉州刺史;而原凉州刺史乞伏谦屯则被调任为镇军大将军、河州牧。
同年七月,乞伏炽磐提拔秦州刺史、襄武侯乞伏昙达担任尚书令,同时让光禄勋王松寿接任秦州刺史一职。
到了十一月,乞伏炽磐派遣新任尚书令乞伏昙达与秦州刺史王松寿共同率领一万骑兵,讨伐驻扎在赤水(今甘肃省岷县东北)的南羌弥姐、康薄二部。最终,这两支部落选择全部归降。之后,乞伏炽磐又指派王孟保出任略阳郡太守,专门负责镇守赤水地区。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乞伏炽磐对乙弗窟乾部以及南羌弥姐、康薄二部采取了军事行动,但这些举动并未引起北凉方面的警惕。然而,在他再次向后秦发动攻势时,却意外引发了北凉军队的介入。
416年正月,乞伏炽磐将目标锁定在后秦洮阳公彭利和所据守的漒川(今青海省东南部西倾山以南)。消息传到北凉,国主沮渠蒙逊决定亲自领兵前往救援彭利和。
为了牵制乞伏炽磐,沮渠蒙逊选择攻打西秦所属的石泉城(今甘肃省临夏市西北),试图通过“围魏救赵”的策略迫使对方撤军。
当乞伏炽磐率军抵达沓中(今甘肃省舟曲县西)时,得知沮渠蒙逊已经起兵进攻,于是迅速回师应对。

次月,乞伏炽磐命令乞伏昙达与凉州刺史出连虔带领五千骑兵前去增援石泉城。沮渠蒙逊闻讯后,随即撤军北返,并派遣使者前往与乞伏炽磐接触,提出两国和亲的请求。
从415年三月到416年二月的这一年时间里,西秦与北凉之间经历了多次交锋。最终,这场对峙以北凉提出和亲而告一段落,此后两国将近五年没有再爆发冲突。从中可以看出,在这一时期,北凉的实力相较于西秦略显弱势。接下来我们把目光转向关中的后秦。一个值得玩味的现象是,即便复国后的西秦不断对后秦进行侵扰,但后秦却始终未曾向这位西部近邻发动战争。
后秦天王姚兴仅派遣太常索稜前往西秦,采取安抚政策,试图让西秦向其称藩。然而,这种表面上的和平并未持续太久。
西秦在向后秦称藩仅仅十个月之后,便再次出兵攻打后秦城池。更令人惊讶的是,原本被派去怀柔西秦的索稜竟然也投降了西秦。即便如此,姚兴依旧选择按兵不动,未对西秦采取军事行动。

为何姚兴始终坚持不对西秦用兵呢?显然,这并非因为姚兴无暇顾及。实际上,在后秦面临外患频仍的情况下,姚兴仍然能够抽调兵力支援西蜀,甚至联合西蜀共同进攻东晋。
还有一个绝佳的讨伐西秦的机会被姚兴错过。那就是当西秦王乞伏乾归被其侄乞伏公府杀害后,西秦太子乞伏炽磐忙于平定内部叛乱之时。尽管有人建议姚兴趁此良机出兵征讨西秦,但姚兴却认为不应趁人之危。事实上,姚兴当时是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军事部署的。因为在四个月后,姚兴便迅速调兵攻打仇池(今甘肃省西和县西)。
412年十月,原本臣服于后秦的仇池公杨盛突然反叛,并对祁山(今甘肃省西和县东北)一带展开侵扰。

得知这一消息后,后秦皇帝姚兴必定怒不可遏。他迅速派遣五位将领率领五路大军讨伐仇池。这五位将领分别是建威将军赵琨、立节将军姚伯寿、前将军姚恢、秦州刺史姚嵩以及右卫将军胡翼度。其中,赵琨担任先锋,姚伯寿作为后续支援,而姚恢、姚嵩、胡翼度则分别从鹫峡(今甘肃省成县西北)、羊头峡等方向进军。此外,姚兴本人也亲自统领主力部队随后出发,以示对此事的重视。
然而,在这场征讨行动开始之前,天水郡(今甘肃省天水市)太守王松忩曾向秦州刺史姚嵩进言道:“先帝智谋无双,冠军将军徐洛生更是英勇非凡,但即便如此,他们第二次攻打仇池时依旧无功而返。这并非因为杨盛才智过人,而是由于仇池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如今,仅凭赵琨的兵力与您的威名,恐怕难以超越先朝的成就。您为何不向陛下上奏,说明实情?”
可惜的是,姚嵩并未采纳这一建议。战事打响后,杨盛亲率部众与赵琨交锋,而负责后续支援的姚伯寿却因胆怯不敢前进。最终,赵琨因孤立无援且寡不敌众而被杨盛击败。

姚兴闻讯大怒,立刻下令处死姚伯寿。此时,姚嵩才将王松忩之前的谏言转呈姚兴。姚兴听后觉得有理,遂决定班师回朝,终止了此次讨伐行动。
姚兴大动干戈进攻仇池,最终却无功而返。然而没过多久,他又主动对胡夏的刘勃勃发起了战争。这次攻打胡夏,距离上次胡夏进攻后秦已将近两年。当时胡夏主动袭击安定,而后秦尚书杨佛嵩出兵迎战,却以失败告终。如今,姚兴决定再次派遣杨佛嵩率岭北(今陕西省礼泉县九嵕山之北)的军队讨伐胡夏。
为此,姚兴特别下诏,任命杨佛嵩为都督岭北讨虏诸军事、安远将军、雍州刺史。接到命令后,杨佛嵩立刻整军出发。
然而几天后,身在长安的姚兴突然意识到不妙,他忧心忡忡地对众臣说道:“杨佛嵩每逢作战,总是勇猛到不顾性命。我通常只给他不多于五千人的兵力,就是希望他能有所节制。可这次我一时疏忽,给了他太多兵马。我担心他此去必败!可惜他已经远去,就算想召回也来不及了,这该如何是好?”

姚兴的担忧果然成真。数日后前线传来消息:杨佛嵩依仗兵力雄厚,更加奋不顾身,亲自冲锋陷阵,结果全军覆没,自己也被俘虏。胡夏天王刘勃勃试图劝降杨佛嵩,但杨佛嵩宁死不屈,最终亲手绝亢(割断喉咙),自尽而亡。
杨佛嵩因兵多而导致失败这件事,或许反映出姚兴在军事决策上不止一次出现失误。
回顾411年正月,胡夏曾进攻后秦的安定郡。当时担任后秦尚书的杨佛嵩,在安定城东的青石北原被刘勃勃击败,四万五千人沦为俘虏。
此战中,杨佛嵩所率军队数量远超对方所谓的五千人,这也印证了“兵多反败”的情况。言归正传。后秦此次派遣杨佛嵩攻打胡夏刘勃勃却以失败告终,自此之后,后秦再未主动对胡夏发起进攻,但胡夏却依旧持续侵扰后秦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