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咱们写文章向大家简单科普了北部战区海军列装的首艘055型大型驱逐舰101“南昌”舰的性能,文章的最后有些读者老爷留了言,询问大伊万“055型驱逐舰是否具备海基反导能力”。其实这个问题嘛,一句话两句话说得不太清楚,正好今天临近年关了也没什么新闻,所以咱就把此话题摘出来单独说说。
我们首先要搞清的是一个小问题,那就是大家提的“海基反导”到底反的是哪个导。毕竟正如在前面的文章中曾经提过的那样,如果不算上高超音速飞行器这种BUG,咱们以各型号战略、战术导弹根据其飞行轨迹,可以被分为弹道导弹与巡航导弹。前者以我们提过的9K72“飞毛腿”、DF-21D为弹道导弹代表,后者以现役的海军舰艇普遍装备的反舰导弹为代表。
9K72“飞毛腿”导弹
那么咱们今天探讨的“海基反导”能力的问题,可以拆解为:拦截弹道导弹的能力,和拦截反舰导弹的能力。
055装备的1130近防炮
拦截反舰导弹,055不输美舰
相信大家没人会相信055型驱逐舰拦不了反舰导弹,毕竟以该型战舰的对空防御体系来讲,从远距离的HHQ-9B、到近距离的HQ-10A、再到末端的H/PJ-11“万发炮”,还有未来可能很快就要开始试验的某型“一坑三/四”拓展点防空导弹,都是为拦截典型的空中目标准备的。
因此这个问题就变成了:055型驱逐舰是否具备类似美军“宙斯盾”系统的拦截各型弹道导弹的能力?
如果单纯从技术角度分析的话,055型驱逐舰和美国海军现役的多艘“提康”级巡洋舰、“伯克”级驱逐舰一样,用于执行海基反弹道导弹任务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美国宙斯盾的性能
咱们都知道,美军的海基反导能力主要依赖于整套“宙斯盾”系统,以AN/SPY-1B/D型无源相控阵雷达、“基线”系列作战系统、MK-41垂直发射单元等组成。
早期的SPY-1无源相控阵雷达
其中,AN/SPY-1系列雷达主要承担本舰对空探测任务,以其性能而言,尽管该雷达的定型时间很早,但强在架构先进、升级频繁,在经过多次升级后,目前最新版本的AN/SPY-1D(V)发射机输出总功率峰值约4到6Mw,平均功率约111Kw,接收回路使用低噪声放大器,有效降低系统噪音,在试验场条件下,该型雷达对典型的大气层内空中目标最大截获距离可以达到400千米以上,对典型的弹道导弹目标最大截获距离也可以达到300千米以上,用来实施末端弹道导弹探测并无问题。
AN/SPY-1系列雷达的工作模式如下
而以宙斯盾的“基线”系列作战系统来讲,该系统融合了辅助决策、火力指挥、数据传输等多项功能,既可以以单舰或多舰协同的形式承担战役一级的防空反导任务,也可以通过接收海基或天基态势感知单元的战术数据拓展拦截范围,实施更远距离上的反导拦截作业。
装备宙斯盾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
最后,以美军装备的MK41通用垂直发射单元来讲,单个导弹发射模块可以携带诸如RIM-161“SM-3Block1/2”系列海基反导拦截弹,该弹理论最大拦截半径从500千米到1500千米不等,理论上用来拦截末端速度约3.5Km/s的各型号中程弹道导弹问题不大。
MK41通用垂直发射单元
055的性能
而在搞清楚了美军“宙斯盾”反导拦截系统的基本技战术性能后,我们很容易就可以发现,咱们的055型大型驱逐舰在这“三大模块”上完全有理由做的更好、起码不明显输给美国人:
055的雷达和武器系统比美国的更先进
在海基S波段雷达方面,咱们的055型驱逐舰配备的可是346B型有源相控阵雷达,尽管相比美军新体制的AN/SPY-6可能还有些差距,但是在主要技术性能上实现对AN/SPY-1B/D的超越问题不大。
而在舰载作战指挥系统上,055型作为支队一级的区域防空指挥舰,必然具备极强的防空反导联合战役指挥、决策能力,尽管这一能力可能比不上美军的“基线-10”,但是做到追平“基线-9”的水准大伊万还是颇有信心的。
最后在舰载垂直发射系统方面,咱们的CCL发射系统直径比MK41还要大一圈,其外径达到了850毫米,理论上可以容纳比海基“标-3”直径更大的反导拦截弹。
055的垂发系统相当巨大
因此,咱毫不怀疑,只要中国海军想要给055型驱逐舰加上反导能力,以目前我国的中段、末端反导的技术积累,在十年的时间内咱们基本上实现对美军“AN/SPY-1D+‘基线’+SM-3”系统的追平乃至反超,大伊万认为问题不太大。
拦截弹道导弹,中国尚不具备
那么,就对付反舰导弹上来说,看起来这么“易如反掌”。那么现在的055型驱逐舰在对付弹道导弹上是否具备海基反导能力呢?咱这么说吧,以055型驱逐舰目前的技术状态来讲不仅没有海基反导能力,连拓展点防空能力都不具备,毕竟咱们一没有海基反导拦截弹,二没有拓展点防空导弹。但是,现在没有并不代表以后不会有,现在没有面临着中程弹道导弹的威胁,并不代表中国海军未来一直不会面临这一威胁。
美军的反导拦截系统
老规矩,咱们还是先拿美国海军的海基反导拦截系统做个对比好了。以美军1993年提出来的反导拦截规划,海军的海基反导主要分为两个系统,一个是末端的“海军区域防御体系”(NAD),一个是中段的“海军战区防御体系”(NTW),两个系统均从属于美军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
美国导弹防御系统
按照美国海军规划海基反导时承担的主要任务、主要作战想定,彼时的美国海军在冷战结束后正重新从“舰队决战”向“前沿存在”转型。主要的任务是怎样使用舰队逼近假想敌的海岸、使用尽可能廉价的投送手段打击对手战役乃至战略纵深的目标。而显而易见地,在靠近对手海岸的同时,美国海军舰艇、部署在前沿战略地带的陆上基地、港口设施将不可避免地遭到一些战略对手的中程弹道导弹威胁。
美国的濒海战斗舰很容易受到导弹攻击
因此,美国海军的海基反导拦截任务是基于这样一种想定提出来并付诸实践的。至于随后伴随着主要战略对手区域拒止能力的提升、反舰弹道导弹的出现、大舰队重新开始出现在海上而迫使美国海军逐步远离海岸、开始回头向决战舰队转型,倒并不是美国海军遂行海基反导任务的初衷。尽管海基反导拦截任务,从目前的情况看与美国海军的战略转型比较契合。
中国海军不用着急发展相关能力
而对于中国海军来讲,长期以来不管是从地缘形势,再到海军战略,再到装备战术,要拓展海基反导拦截能力问题绝对不是一个两个:
从地缘形势上来看,中国虽然是一个海陆二元化国家,但是中程、短程弹道导弹的威胁长期来自于和咱们有陆地接壤的国家,海洋并不是主要的威胁方向,海军自然也不是抗击中程弹道导弹威胁的主力。
而从海军战略上来讲,中国海军长期以来所执行的是法国的“青年学派”战略,以水面舰艇部队在岸基航空兵、潜艇、导快的支援下遂行近海攻势防御为主,海基反导所具备的将拦截线外推的优势并不明显,一直到近年才终于将海军战略更改为“中远海护卫、近海攻势防御”,在远海依然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
目前我国的海军航空兵没有太大优势
而再从装备和战术上来讲则更不用说了,毕竟中国海军常年没有区域防空舰、有了区域防空舰之后还要优先承担防御敌方舰载机空中进攻的任务、为己方的决战兵力打开进攻通道是人所共知的秘密。
盾舰撑起了海军的区域防空
在以上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情况下,咱们不得不承认,相比较区域防空、区域拒止等任务,海基反导拦截任务对于中国海军来讲,在很长的时间里的确是一个不怎么紧迫、也不太重要的作战使命,也的确没有必要贸然把天量的研发资金投入到这个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的研发项目里。
中国面临周边环境的变化
但是,伴随着咱们周边局势的变化,尤其是美军在2019年退出INF(《中导条约》)、重启中程弹道导弹研发项目,并准备以陆基或海基部署的方式将新研发出的携带高超音速打击器的中导部署到西太平洋“前沿战略地带”的岛屿上与774级SSN的通用发射单元里。咱认为中国面临的来自西太平洋海区的中程弹道导弹、高超音速打击器的威胁还是逐渐上升的;
美国的核潜艇威胁也很大
同时,伴随着反导拦截弹性能的不断提高,也伴随着中国对维护国家绝对安全的诉求不断提高,大伊万也不排除未来的中国海军有从海上对洲际弹道导弹实施拦截的任务想定。而要抵消来自西太平洋的中导威胁、要将自己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纵深前移,主要的实现路径无疑就是尽快给海军点出反导拦截的科技树来。
因此,尽管现在咱们的055型驱逐舰暂时还不具备海基反导拦截能力,但是在不久的将来它将携带反导拦截弹、乃至使用比美军的“标3”性能更加先进、可以拦截高超音速打击器的拦截弹,大伊万认为并不是完全不可期待的事情。因此,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