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美军印太司令长官帕帕罗遭遇了自己这辈子最无语的事:
在一场美国听证会上,美国军委会主席居然向他询问了一个非常荒谬的问题,那就是如果美国提升了武器交付速度,那么中国会感到害怕吗?
直到这时候,帕帕罗才意识到,原来美国政客居然真的认为自己能击败中国...

在听到这个问题时,帕帕罗就预感不妙,因为这个问题直接揭露出了一个现象:
身为军委会主席的美国政客,居然目前仍然认为美国要比中国强大许多,只需要稍微增加以下军事压力,中国就有可能屈服。
更让帕帕罗绝望的是,不止是军委会主席,周围的其他美国议员居然也抱着同样的想法。

而这么一群到目前为止还看不清现实的人,居然是国会里的姥爷,掌握着美军军费的增减和支出,决定着美军的战略部署。
可尽管如此,帕帕罗也不能直接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只能用较为委婉的方式做出了回应:我认为在防御上投入更多的资源资金,才是更加明智且具有性价比的选择。
这个回答无疑引起了轩然大波,美国国内也出现许多指责帕帕罗软弱的声音。

这一切的一切,都不禁让帕帕罗想起了自己曾经最瞧不起的那个人——马克·米利。
马克・米利是美军四星上将以及前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他一度站在美军权力架构的顶端,是美军的最高领导人物。
在特朗普的第一次任期即将落幕之际,彼时的国际局势本就波谲云诡,而特朗普一系列加剧中美关系紧张程度的言论,更是让局势愈发剑拔弩张。

在这样的危急关头,马克・米利出于对局势的深刻洞察和对全球稳定的考量,做出了一个极具争议性的决定。
他秘密致电中国军方高层,郑重承诺:倘若美国政府下达攻击中国的指令,他定会提前向中方发出预警。
这一行为的出发点是避免双方因误判或者冲动而陷入一场灾难性的军事冲突,毕竟一场中美间的大规模战争,其影响将是全球性的,带来的破坏也是难以估量的。

但纸终究包不住火,这件事被媒体曝光后,瞬间在美国国内掀起了轩然大波。
马克・米利遭到了铺天盖地的指责,众多人站出来对他口诛笔伐,称他为 “懦夫”,甚至给他贴上了 “叛国者” 的标签。
在当时的美国政治生态下,强硬的对华态度似乎成为了一种政治正确,米利的行为被视为对这种 “正确” 的公然违背。

而在众多指责者中,塞缪尔・帕帕罗尤为突出,那时的他堪称美军中最激进的鹰派代表人物之一。
对于米利与中方的秘密沟通,他强烈批判,在公开场合表达了自己对米利此举的极度不满,言辞间满是斥责之意。
时光流转至 2024 年,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帕帕罗被调任为印太战区司令长,至此,他真正走到了对抗中国的最前沿阵地。

此时的他,才如梦初醒般地意识到,自己所面对的中国,并非如美国国内一些政客所描述的那般,是一个毫无威胁、可以随意贬低的落后军队。
同时,也并非是美国军方为了向国会争取更多军费,而过度吹捧的那种如同匹敌外星人般不切实际、让人感觉虚假的假想敌。
现实中的中国军队,是一个实实在在、拥有强大实力,足已匹敌乃至摧毁美军的恐怖对手!

当帕帕罗站在印太战区的指挥中心审视中国空中力量时,首先感受到的是中国空军 “四位一体” 作战体系的强大压迫感:
以歼 - 20 为核心的五代隐形战机群,已形成完整的战术打击链条 —— 歼 - 20 凭借其高隐身性、高态势感知能力,可在战争初期撕开敌方防空网络。
搭配空警 - 500 预警机的战场指挥中枢,能将战场信息实时共享至整个作战体系,运 - 20 加油机的列装,则让中国战机的作战半径覆盖西太平洋全域。

而攻击 - 11 等察打一体无人机的加入,更实现了 “发现即摧毁” 的快速响应能力,这种体系化作战能力,已超越了美军在亚太地区的传统空中优势布局。
更让美军感到压力的是中国六代机的研发进展,在美国六代机还处于PPT阶段时,中国六代机已经让整个世界为之震动。
可以说,美国引以为傲的空中优势正被逐步消解。

在海军方面同样如此,截至 2024 年,中国海军现役主战舰艇数量达 379 艘,其中驱逐舰、护卫舰等主力作战舰艇 201 艘,而美国海军同类舰艇仅 92 艘。
更具标志性的是,中国已建成 3 支航母打击群,003 型 “福建舰” 配备的电磁弹射器性能优于美国 “福特” 号,其舰载机日出动效率比尼米兹级航母提升 50%。
不过相比于战舰本身,中国的造船业更是远超美国百倍。

英国劳氏船级社数据显示,2023 年中国商船新接订单量达 3462 万载重吨,占全球市场份额 55.2%,而美国仅 12 万载重吨,中美产量差距达 288 倍。
在总吨位上,中国年交付商船 2510 万吨,美国仅 2.1 万吨,差距超过 1195 倍。
这种工业能力直接转化为战时动员潜力,中国江南造船、大连造船等六大造船基地,可在战时将民用船坞快速改造为军用舰艇生产线。

2022 年某民用造船厂曾在 45 天内完成两艘 022 导弹艇的紧急改装。
相比之下,美国仅存的几家军用造船厂(如纽波特纽斯船厂)因垄断经营效率低下,一艘 “弗吉尼亚” 级核潜艇的建造周期长达 8 年,且成本超支 40% 以上。

反观美军,还面临着种种困难,就比如远离本土导致的脆弱后勤体系,印太战区美军 70% 的物资需从本土跨太平洋运输,单次补给周期长达 3 周,真要发生了什么冈本来不及。
可在与此同时,美国议会老爷们却还做着轻松快速击败中国的美梦。
只能如果这种状况继续保持下去,那么美国失败已经是注定的了。
参考信源:凤凰网 每周石评丨美国印太司令帕帕罗的恐惧从何而来
参考信息 塞缪尔·帕帕罗就任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