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太爱铠侠RC20固态硬盘了,ITX机箱的绝配,高速、低温

最近组了个“A4机箱”,就是传说中的“老鼠笼子”。使用场景是放桌面上。用途是写文案、剪视频,偶尔玩玩游戏。所有硬件都遵循

最近组了个“A4机箱”,就是传说中的“老鼠笼子”。使用场景是放桌面上。用途是写文案、剪视频,偶尔玩玩游戏。

所有硬件都遵循“小巧”二字。比如:海盗船sf600电源,利民axp90 x47,和铠侠【原东芝存储器】R20(M2 SSD)。

装机思路是:低功耗、低发热,低噪。所以选了65W的R5-5600G。核显肯定是最安静的了,录旁白的时候没什么噪音。

硬盘,三个核心需求:①小、②大、③稳。

体积小:因为机箱内寸土寸金。所以一开始就放弃了sata硬盘,必须使用M2,这样立减2根飞线。

容量大:因为经常导入素材,动辄几十G那种。我需要容量大、速度快。RC20理论峰值速度2100MB/s,而且1TB价格适中,正合我意。

性能稳:ITX多少会有点“闷罐”,所以硬盘得温度低一些,稳定性强,掉盘什么的不能有。否则我整天捣鼓它可不行。铠侠RC20有独立缓存,原厂颗粒,400TBW写入寿命,平均150万小时使用时间,5年质保。纸面参数,出类拔萃,具体测试我们后面看。

【先说说具体的体验】

1、换上了M2 SSD后,开关机快多了!10秒开机。

2、机器的运行速度,肉眼可见的提升。不管是安装还是卸载软件,进度条一下就走完了。打开程序,特别是多任务,也非常快。

3、拷贝30G视频素材,只要几十秒搞定。翻找文件夹,进退灵敏。原来打开电影的文件夹,都会卡住,现在没有了。

4、常用软件,如QQ、上网查资料、打开Word文档、哔哩哔哩,秒开关。甚至是鼠标滑动,哪哪儿我都觉得流畅。用过铠侠RC20后,办公更有效率了。

5、再没有机械盘那样“咯吱咯吱”的声音,大大提高了桌面ITX的使用体验。对于专注内容输出的人来说,持续安静的办公环境,可以减少干扰,缕清思路。

【再测试几个大的软件】

1、使用PS,流畅!批处理13张6000 x 4000的arw,只等了2秒钟;

2、用PR,流畅!剪辑一段5分多钟的1080P,渲染时间只有3分多钟;

3、鲁大师,86万分,击败全国73%,使用的最新版本;

4、游戏,网络游戏可以低画质流畅玩,大部分3A能运行,但玩帧数较低,毕竟是核显。

《CSGO》,1080P全低, 110帧。

《LOL》,1080P全低,110~170帧。

《古墓丽影-暗影》,1080P全低,基准测试平均33帧。

《战争机器5》,1080P全低,基准测试平均50帧。

《生化危机3-重制版》,1080P全低,30帧。

5、稳定性测试。单烤FPU,用时15分钟,CPU只有73度(4.15G,78W@1.3V)。这时RC20才37度。太凉爽了。

烤机时的详细数值。

6、散热器转速,满速2700转,噪音50分贝。满速出现在烤机、渲染视频的时候。打游戏转速在1500~1900转。

待机、常规使用,1000~1300转,虽然数值看起来挺大,噪音却只有40分贝,比AMD原装的强多了。

【安装体验】

我把RC20 1T(绿色)装在主板正面,作系统盘、兼仓库盘。然后把RC10(蓝色) 500GB安装背面,做从盘、测试盘。从盘仅用于测试对比,做完将会给其他机器作为系统盘。

它们都是单面颗粒的设计,无马甲,薄入刀锋。安装在主板背面时,被铜柱抬高,距离主板表面更远,心里踏实不少。

补充:M2螺丝尺寸都比较小,需要专用螺丝刀。某东自营什么附件都没有,所以需要你自己准备。

【细节对比】

RC20是铠侠的新品,RC10是上一代产品。除了颜色以及logo的位置,外观大体相同。由于使用不同的独立缓存芯片(RC20是三星,RC10是海力士),以及内部运行机制差异,会在性能上各有侧重。

以上就是两款产品的参数,做了个表格。另:RC10也有1TB版本的,只是我没有。500G和1T的理论速度是一样的,但是耐久度会减半,大家看的时候注意点。

【理论测试】

①CrytalDiskMark软件

以RC20为例,连续读写速度为2161 / 1742(MB/s),反应出大文件连续读写的性能,数值越高,复制粘贴就越快。通常机械硬盘只有140~160MB/s。

下面三个是随机读写,反应出零碎的小文件不按照顺序的读写能力,说人话就是多任务运行,以及系统流畅度。其中4k最能反应电脑运行快慢,因为4KB文件在电脑系统运行时读写占多数。RC20达到双600+,在pcie 3.0 SSD里算超高的了。

②实际拷贝

复制大文件(总计109GB),在RC20和RC10之间互相拷贝。实测全都仅需2分多钟,起飞!怎么,RC10的写入速度比RC20还要快一点。

并且,它们都是从初始的1GB多,逐渐降为7、8百MB/s。RC20降得更早一些。这是为何?答:因为用了模拟SLC技术。

原理是从TLC闪存颗粒中,划出一部分空间作为SLC Cache,以获得更高的爆发速度。当拷贝的文件小于这个空间时,按照满速写入。倘若拷贝文件太大,超过的部分就会降速(缓外速度)。不同型号,划分的SLC Cache不同,RC10就比RC20多划了一些。具体用软件可测。

③HD Tune

HD Tune是测缓外的软件。从中可以看出RC10划分到了约40GB的SLC Cache,而RC20只有20GB。所以RC20先降速了。见下图:

从曲线还可以看出RC20更加稳定。RC20几乎都是走直线,RC10会短暂掉到500MB/s.这是为何?答:温度。

备注:这里所说的“Cache”和铠侠的独立缓存,不是一个东西,大家不要混淆。

④aida64温度

在集中连续读写时,RC20最高只有48度,而RC10达到70度(现在才是冬天,室温15度)。升温过快导致RC10稳定性不如RC20。现在能理解,一些第三方商家会给RC10赠送散热片了。

结合上面的测试,可以做个结论了:

1、RC10侧重于高爆发,适合频繁拷贝大文件,但是稳定性稍弱;

2、RC20侧重于稳定和低温,更适合笔记本或ITX用户,速度也不俗;

3、基于更强的4K随机读写,RC20对于整机流畅度应该更好。

补充:RC10有250G、500G、1TB可选,RC20有1TB和2TB可选。显然RC20定位更高一些,二者重叠的只有1TB,差价也仅几十块钱,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购买。

另,1TB的价格要低于,500G价格*2。1TB的耐久性是500GB的2倍。无论从性价比,还是使用寿命都推荐1TB。这是我的忠告。

把小玩儿出了极致,铠侠RC20助推ITX起飞。这台安装简单、颜值清秀、非常好搬运的A4机箱,大家还满意吗?今天的测评就到这里,有问题欢迎留言。下期装XTIA,很快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