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这期内容说说我们该如何区分上热下寒、上寒下热、上下都寒、上下都热的情况,又该咋调理。今天教你一招
一、冰火两重天就是上热下寒:上热下寒的人,就像体内有两个怪兽在打架。上半身热得像着了火,面红目赤、口渴咽干,心里还烦躁得很,动不动就想发脾气;可下半身却像泡在冰水里,大便稀溏,一摸手脚,总是冰凉凉的。
这就是身体的阴阳失调了。中医讲,上焦属阳,下焦属阴,当阴阳的平衡被打破,就会出现上热下寒的局面。想调理上热下寒,乌梅丸是个不错的选择。

上寒下热和上热下寒刚好相反,上半身是冰窖,下半身是火炉。比如,有的人上面老是胃寒胃痛,吃点凉的就受不了;下面却总有湿热,白带发黄、小便发黄。出现这种情况,大多和情绪、饮食有关。爱生气、肝郁气滞,再加上吃多了辛辣油腻的食物,就容易引发上寒下热。
调理上寒下热,左金丸有一手。是理气疏肝的好帮手,主要由黄连和吴茱萸组成。黄连苦寒,能清热泻火;吴茱萸辛热,既能散寒止痛,又能帮黄连和胃降逆,还能制约黄连的寒性。这两味药搭配,辛开苦降,肝胃同治,让上下的寒热都能得到缓解。

上下都寒的朋友,整个身体就像被寒冬笼罩。经常腰膝酸冷,精神头也不好,一整天都没精打采的,特别怕冷,就算裹得严严实实,还是觉得冷。这主要是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惹的祸。肾阳就像身体里的“小太阳”,肾阳不足,“小太阳”的能量不够,全身都暖不起来。
桂附地黄丸是专门对付这种情况的。它里面有熟地黄、炮附片、肉桂等药材,能温补肾阳、填精止遗。

当身体上下都热的时候,就像体内有个“小火炉”烧得太旺了。常见的表现有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嘴里疼得连饭都吃不下,还有便秘的困扰,几天都不上一次厕所。这就是体内热邪太盛,把身体的水分都快烤干了。
三黄片是清体内热邪的“猛将”,它由大黄、黄连、黄芩组成,这三味药都能清热泻火。不管是三焦热盛引起的目赤肿痛、口鼻生疮,还是牙龈肿痛,它能泻火通便,把体内的“火气”通过大便排出去。

注意以上药物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我们下期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