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刘德华主演的电影《失孤》,情节根据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主人公原型郭刚堂,自从年幼的儿子被拐卖之后,一直行走在寻子的路上。
从1997到2020年,时间整整过去了23年,当年只有2岁的郭振,如今应该是个25岁,风华正茂的年轻小伙。
而同样的故事也曾发生在李民的身上,略有不同的是,丢失的孩子是他的亲弟弟李安。
李民六岁那年,妈妈又给他生了个弟弟,看着这个圆头圆脑的小家伙,他好奇的问道:“他这么小,什么时候能长大,什么时候能陪我玩?”
疲惫的妈妈笑着回答,“很快很快,现在你是哥哥,一定要保护好他!”
李民看着那个红彤彤的婴孩,郑重的点点头。
这个弟弟名叫李安,兄弟俩的名字寓意来自‘国泰民安’的祝福。李民亲眼见证了弟弟从一个咿呀学语的婴孩,一天天长大。
李安学会了走路,蹒跚的跟在哥哥屁股后面。
李安学会了说话,含糊不清的喊着哥哥,哥哥。
李安学会了画画,第一幅画就是两个笨拙的小人,那是哥哥牵着弟弟的手。
兄弟两个一起吃零食看动画片,亲昵的不得了。可是好景不长,就在李安四岁的那一年,他却突然失踪了。
当时村子里民风淳朴,根本没有过丢失孩子的事情,可巧那天有辆面包车经过,谁也没有瞧见,但李安的的确确不见了。
放学回来的李民,手里攥着大大的彩色棒棒糖,兴奋的喊道:“小弟,小弟你快出来,我给你买了糖。”
可是迎接他的却是家里的一片哭声,妈妈悲痛欲绝晕倒在地,奶奶坐在一旁抹着泪的照顾她。
李民从哭声中察觉出来不妙,他从邻居们七嘴八舌的议论中弄明白了,自己的亲弟弟李安被人拐走了。
轰隆一声,李民觉得自己心里崩塌了一大块,天地万物都失去了颜色。
报警之后,接下来的事情都在走程序,排查,寻访,但李安,曾经活蹦乱跳的孩子却再也没有出现过。
李民从此就存了心事,年仅十岁的他看起来远比同龄人要沉默稳重。
每逢周末和寒暑假的时候,李民骑着自行车,跑遍了十里八村。每一条街巷他都走过,每一户有孩子的人家,他都停下来仔细观察过。
李民相信,终有一天他会找到自己的亲弟弟李安,不管走过多少街巷,不管经过多少时间,也不管要吃下多少苦头,他都要找到弟弟。
上初中的时候,李民去了镇上读书,因为这所初中很有名,所以方圆几十里的学生都慕名来读书。
这就意味着,李民可以接触到更多的人,了解更多村子的信息。他总是在口袋里塞满了零食,寻找不同地方的人唠嗑。
有一天,李民得到一个信息,有个同学说他家胡同里有户人家因为不会生育,不知从何处买了个小男孩。
李民心里一动,偷偷的跟那个同学套近乎,问到了他家的详细地址。周末的时候,李民骑车跑了三十多里路,来到了同学的村子。
因为李民陌生的面孔,一进到村子里就被人盯上了,再加上他打听同学的地址,很快就有几个大人出来,围着李民将他揍了一顿。
直到同学听见嘈杂声过来看热闹的时候,这才认出了李民,此时他已经鼻青脸肿浑身是伤了。
同学好心救下李民,将他领到自己家里冲洗干净,沉默了半晌,同学说道:“李民,我知道你弟弟丢了,但这个孩子年龄对不上,你以后别来了。”
李民没有吭声,默默的推着坏掉的自行车,硬是走路回到家里。家里的父母急坏了,一看见他的模样就放声大哭,心疼万分。
为了李民的安全着想,父母严格监视他的一举一动,不许他再接着寻找弟弟。后来学业越来越重,李民往外面跑的次数少了许多。
初中高中大学一路读下来,李民在毕业后考取了家乡的公务员,再次回到了老家。在大学期间,他就做了帮助被拐卖儿童回家的志愿者。
偶尔的同学聚会上,醉酒之后,大家也曾问过李民,还会不会接着寻找弟弟。
李民沉默半晌,眼睛中仿佛有星光,“会,我会接着找下去!”
从他十岁那年开始,时间已经整整过去了20年。
大家又问,“那你什么时候才会放弃寻找弟弟?”
李民淡淡的说道:“到我忘了他的那一天,我就不再找了。”
大家刨根问底,“那你什么时候才能忘了他?”
李民灌了一口酒,“可能到我死吧!”
于是大家就不再问了,默默的碰了碰酒杯,衷心的说道:“祝你早点找到他,李民,加油!”
愿我们的生活中不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因为一个丢失的孩子,带给一个家庭的伤痛,远远令人想象不到!
愿那些孩子,都能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