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图跟本文无关
“被强奸后捅死施暴者,到底算不算正义?”一起震惊全网的“反杀案”判决引爆舆论——理发店女老板遭高利贷债主捆绑性侵,次日假意顺从连刺三刀复仇。法院一纸判决认定:故意杀人!情理法激烈碰撞,评论区瞬间撕裂成道德战场。致命24小时:从性侵陷阱到预谋反杀
王某深陷网络赌博泥潭,向胡某借款10万元(日息500元),血本无归后遭对方以“肉偿抵债”威胁。被捆绑侵犯次日,她以“继续交易”为由约见胡某,持刀直刺要害致其毙命。案发现场监控显示,胡某进门时毫无防备,甚至未携带任何武器。
法院三大铁证击碎“正当防卫”
1.时间线致命伤:性侵发生24小时后,不法侵害已终结
2.主动引诱作案:备刀、邀约、伪装配合构成完整犯罪链
3.缺乏紧迫危险:胡某二次接触时未实施暴力胁迫
配图跟本文无关
“法律不认可‘以暴制暴’的延时清算!”检察官强调,若容忍私刑复仇,社会将陷入“谁先受害谁有理”的丛林法则。数据显示,近五年“事后报复型”犯罪激增47%,九成被告人声称“正当防卫”。
受害者为何变凶手?
网友神评:
“如果法律不能立刻保护我,凭什么阻止我自己保护自己?”
“今天你同情捅三刀,明天就有人捅三十刀!”
--- 生死关头如何正确自卫?
1.遭遇侵害时立即反抗,法律支持无限防卫权
2.撕打中扯下对方毛发、抓伤皮肤留存DNA
3.手机设置紧急联系人,遇险时连续按电源键5次自动报警
3.被威胁“肉偿”立即录音,可构成敲诈勒索罪证据
--- ▶️ 你认为王某该获得“法外同情”吗?
温馨提示:正当防卫认定存在个案差异,本文不构成法律建议,遇紧急情况请立即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