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全时段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
年关将至,连梦里都是一片欢乐的海洋。爆竹声中一岁除。年岁没有因为缺失的爆竹声而驻足片刻,徒留一岁高过一岁,一次次在期待中
年关将至,连梦里都是一片欢乐的海洋。爆竹声中一岁除。年岁没有因为缺失的爆竹声而驻足片刻,徒留一岁高过一岁,一次次在期待中落空。
当周边地市传来禁燃禁放消息的时候,就知道本地消息的出炉也是迫在眉睫了。最怕的还是那几个字---全域全时段。大家都知道,字越少事越大。这几个字像根钉子一样,深深刺痛着许多人的神经。
固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烟花爆竹,燃放烟花爆竹显然也是有诸多弊端,这些都毋庸置疑。但是也不得不承认,还有许多人对烟花爆竹有着天然的喜爱,而这种喜爱也有它的合理性和益处。凡事如果只关注坏处,一有坏处就一禁了之,天下就没有什么能干的事了。
禁止,太过于无情,也太过于消极和武断。不管什么事,但凡有一点不太符合某一方面的利益,那就禁了。一禁了之,凡是不服从的,那就是重点打击的对象。不是我要站到对立面的,是你主动站到对立面的。因为我已经告知你了,为了大家的利益,禁了,你还要这样干,你就是异己,你就是要铲除的对象。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各城区、县市区都发了文件,核心意思是:全域全时段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稍微留心点就会发现,各城区和县市区发的文件几乎一模一样,都是八条,内容大幅雷同。这样没有营养的文件,内部发发也就算了,广为流传的情况下,让人觉得太过于机械化了。高度一致,起码不是一件极大的好事。
仔细想想,我们就像傻子一样,没有基本的认知和判断。烟花爆竹就是该禁止,连这样的认知都没有,还真是辜负了某些群体的厚望。释放情绪的方式有很多种,表达欢乐的方法那么多,为什么要选择“烟花爆竹”这样一个又花钱又有危害的渠道呢?不是傻是什么!
爆竹声中辞旧岁,欢歌笑语迎春来。这样读起来朗朗上口,看起来喜气满满的对联,本就是封建文化的糟粕,就应该被钉在耻辱柱上。写出“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王安石应当自惭形秽,留下“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的辛弃疾也是罪大恶极。范成大笔下的“一声两声百鬼惊,三声四声鬼巢倾。十声连百神道宁,八方上下皆和平”,也必定是满纸荒唐言。
传统的不一定就是好的。现代的都是科学。全域全时段禁止销售燃放,印在红色文件头下面,不管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不管好坏,有了红头的加持,那就是对的。作为拥趸者,或者是别的什么,认可不认可都只有执行的权利。
禁止的事情,不管你多想干,不管你有再多的理由,哪怕这理由再能站得住脚,都是不行的。不行就是不行,没有道理可言。道理如果管用的话,还要法律干什么。
事实上,文件一发,责任尽到,再有什么事情就不管我的事了。至于执行层面,紧可以吹毛求疵,松可以置之不理。大概这种松紧随意拿捏、分寸自己掌握的事情,再好干不过了。毕竟,紧有紧的道理,松有松的说法。严格执行,那是因为上传下达,不是我的个人意愿。放任不管,那是因为迁就民心,该松的时候还是要松。
松松紧紧的东西,这才是人家想要的东西。如果真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不能自己掌握松紧度了,也就没有执行的动力了。大概这才是“全域全时段”的最根本的由来。又可以无责,又能自由裁量,最大的缺点莫过于老百姓的无所适从。
靴子落地之后,砸住谁的头都不重要,哪个是左,哪个是右,全凭我说了算,真刺激。
全域全时段,一看到这样的词就有点想吐。也不知道是因为水平不够,还是水平太高,反正我是服了。
无语是我们的自然反应。而他们要的是我们无话可说,不要乱说,执行就行。
是禁还是不禁,或者半禁不禁,都只是个说法而已。到了某时某刻,再说。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