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作为我国西南最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多彩贵州。然而高等驾教育却实力不足,拥有80所高校,仅有1所211、双一流高校贵州大学,公办本科高校仅有22所,省会贵阳就占13所,高校资源分布严重匮乏,作为省会贵阳,却没有一所以省会命名的大学,近几年,贵阳学院也不负众望,力争冲刺拟更名大学,新校名咋取?贵阳大学、贵州科技大学、贵州数字科技大学、还是贵阳理工大学。

贵阳学院,其前身为贵阳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由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金筑大学合并组建贵阳学院,55个本科专业、9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覆盖11个学科门类多学科发展。2018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已连续培养5届毕业研究生,2024年增列为贵州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近几年,学校的学科综合实力发展迅猛,一直按照大学的设置标准的创建,更名之路从未停歇。

从学校的历史追溯看,学校是从师范一步步发展起来,与金筑大学合并后,学科门类转化多学科门类。师范与理工科多学科发展,命名省会贵阳大学与贵阳的城市发展更加默契,沿袭着省会高校更名的传统路径,同时也是贵阳靓丽的城市名片,更好的IP宣传,吸引顶尖学者和优秀学生,学校的知名度和地域效应将会迅速拉升,彰显省会的存在感,,填补了贵州无省会大学的空白,也是社会强烈的呼声。

从专业上设置上看,更倾向于综合型大学,11个硕士点,理工科占7个硕士点、人文社科类占4个。在55个本科专业中,有11个一级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专业属于理工学科,学科优势更倾向于理工学科。从政策导向看,贵阳市教育局"支持申办贵州数字科技大学",依托贵州“”中国数谷" 的新兴产业集群优势,把学校更名目标培养数字科技人才方向。校名虽然独一无二,是贵州新兴数字产业相匹配,但读起来却非常生硬,品牌效应还没有贵阳大学或贵州科技大学更响亮。从贵阳市的提出到天津大学对口支援,省大数据局的专项调研,无不显示地方政府将高校更名推向数字经济,从专业设置和地方政府导向上看,更名贵州数字科技大学的可能性比较高,如果能去掉数字,更名为“贵州科技大学”,也算改名圆满了。

综上所述,贵阳学院贵已基本达到升格大学的条件,2025作为更名冲刺之年,新校名咋取?贵阳大学、贵州科技大学、贵州数字科技大学、还是贵阳理工大学,那个校名更符合学校定位和未来的发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