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网购隐私泄露事件引热议:女子购买计生用品遭快递员不当评论

近日,四川成都的王女士(化名)在淘宝某京东便利店购买消毒液及避孕套,却遭遇配送员的不当言语骚扰,引发公众对快递行业隐私保

近日,四川成都的王女士(化名)在淘宝某京东便利店购买消毒液及避孕套,却遭遇配送员的不当言语骚扰,引发公众对快递行业隐私保护的质疑。

事件经过:配送完成后收到骚扰信息

4月25日,王女士收到订单后,发现配送员在送货时神情异样。更令她不适的是,配送完成后,对方竟发来一条带有暗示性的短信:“12只,注意身体啊,美女。”王女士感到隐私被侵犯,质疑道:“平台电话是加密的,配送员如何获知我的手机号并发送骚扰信息?”

平台回应:退款但未彻底解决问题

事发后,淘宝以购物券形式退还货款,外卖平台客服表示将调查处理。4月25日晚,涉事配送员致电道歉,但王女士认为此事暴露了平台对用户隐私保护的漏洞。截至4月26日晚,配送平台仍未给出正式回应。

京东便利店负责人张女士表示,该店一贯注重隐私保护,计生类商品会使用黑色密封袋包装,并隐藏小票信息,目前正配合调查此事。

行业隐忧:快递隐私保护机制存漏洞

该事件引发网友热议,不少人分享类似经历:

隐私信息泄露:部分平台虽提供“隐私号码”服务,但配送员仍可能通过系统漏洞获取真实号码。

商品包装暴露隐私:尽管部分商家会做隐私包装,但仍有快递外包装直接显示商品名称,导致尴尬甚至骚扰。

行业监管不足:部分配送人员缺乏职业规范,平台对用户投诉处理效率低。

律师建议: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法律人士指出,此类行为可能涉及侵犯隐私权和性骚扰,消费者可采取以下措施:

保存证据:截图短信、录音通话记录等。

向平台投诉:要求平台严肃处理涉事人员。

向监管部门举报:如平台未妥善解决,可向邮政管理局或消费者协会投诉。

目前,事件仍在进一步处理中。专家呼吁,电商及物流平台应加强隐私保护技术,完善配送人员培训机制,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