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指中国却忽视现实威胁·】——
这不是精神分裂是什么?
4月18日,在尼亚加拉瀑布的新闻发布会上,卡尼不仅没有淡化前一天在辩论中对中国的指责,反而变本加厉。
这种赤裸裸的主权威胁,才是加拿大真正应该担忧的问题吧?
根据最新民调,卡尼所在的自由党领先优势极其微弱,仅比保守党高出0.4个百分点。
通过制造外部敌人,煽动安全焦虑,政客们可以轻松获得一波爱国情绪加成,卡尼显然深谙此道。
但这种短视的政治操作却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中国是加拿大第二大贸易伙伴,恶化双边关系对加拿大经济有百害而无一利。
不如把目光转向真正的威胁来源——美国。
今年2月以来,特朗普政府对加拿大发起了一系列关税打击:
2月1日,特朗普以打击芬太尼和非法移民为借口,签署行政令对加拿大进口商品征收25%关税。
这一做法前所未有地利用《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案》绕过了《美墨加协定》的限制。
3月初,特朗普扩大了关税范围,对所有进口钢铝产品征收25%关税,甚至一度威胁要将关税翻倍至50%。
作为美国最大的钢铝供应国,加拿大首当其冲。
对于高度依赖汽车产业的加拿大安大略省来说,这简直是灭顶之灾。
面对这些实质性威胁,卡尼的反应却异常温和。
比关税更令人震惊的是,特朗普公开表示希望将加拿大变成美国的一部分。
这种公然侵犯主权的言论,在现代国际关系中简直闻所未闻,卡尼虽然表示反对,但态度远不如他谈论中国时那么强硬。
——【·亚洲国家的聪明选择·】——
在加拿大与中国关系趋冷的同时,亚洲的一些美国盟友却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策略。
日本、韩国等国家虽然在安全上依赖美国,但在经济领域却积极深化与中国的合作。
这种务实的态度反映了这些国家对地缘政治和经济现实的清醒认识。
在全球化时代,任何国家都无法孤立于国际经济体系之外,与其盲目追随美国的对抗政策,不如在各方之间寻求平衡,最大化自身利益。
卡尼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提到加拿大可能与欧洲、东盟、南方共同市场等地区拓展合作。
面对卡尼的连番指责,中国外交部多次强调,中方始终坚持和平发展,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这种坚定而不失理性的态度,与卡尼的无端指责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种包容与建设性的态度,才是大国外交应有的风范。
从经济角度看,卡尼的对华敌意无疑是危险的,中国不仅是加拿大第二大贸易伙伴,更是其农产品、能源、矿产等的重要出口市场。
今年3月初,中国已经对价值约26亿美元的加拿大农产品征收关税,这已经对加拿大农业部门造成了打击。
如果卡尼继续强化对华敌意,中加经贸关系可能进一步恶化,给加拿大经济带来更大损失。
更要命的是,特朗普不会因为加拿大对中国的强硬态度而减轻对加拿大的关税压力。
相反,如果加拿大失去了中国这个重要市场,它在与美国谈判时将更加被动,可能不得不接受更为不利的条件。
这不正是特朗普所希望的吗?
——【·“小国政治家”的短视思维·】——
虽然加拿大面积不小,但卡尼的做法却反映了一种典型的小国政治思维——为了短期政治利益牺牲长远国家战略。
作为一个经济学家出身的政治家,卡尼本应对国际经济和地缘政治有着更深入的理解。
然而,他的表现却显示出对复杂国际关系的简单化理解,把中美对抗视为必然,而不是寻求在大国之间的平衡。
在当前多极化的世界格局中,中等强国如加拿大的最佳选择应该是保持战略自主,灵活调整对外关系,而不是盲目追随任何一方。
许多欧洲国家已经开始尝试这种平衡策略,既不完全追随美国的对华强硬路线,也不过度依赖中国市场。
然而,卡尼却选择了一条更加冒险的路——在已经面临美国关税打击的情况下,又主动挑衅中国。
这无异于在已经摇晃的船上再钻一个洞,自寻灭亡。
为了短期选举利益,牺牲长远国家战略,这种做法终将得不偿失。
在当前国际环境下,加拿大应该学习一些亚洲国家的务实做法,保持战略自主,平衡大国关系,而不是盲目追随美国的对华敌意政策。
只有这样,加拿大才能在大国博弈中维护自身利益。
对加拿大选民和政治家而言,这个选择再清楚不过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