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贵州磷化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投建的全省首个六氟磷酸锂生产项目,面对市场变数,日前通过技改创新,“抗住”了下游客户对产品指标的严苛考核。
“六氟磷酸锂生产工艺需创新升级,才能满足下游锂电池电解质材料客户的高要求,不主动求变,就会被变化的市场淘汰。”在贵州磷化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举办的一场六氟磷酸锂客户恳谈会上,企业相关负责人主动剖析技改原因,更稳住了客户的信心。
贵州磷化集团厂区。企业供图
在会上与多家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后,新能源科技公司在贵州磷化集团支持下,在产品不溶物、酸度等瓶颈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产品合格率连续2个月稳定达到100%,实现质量跨越式提升。
作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国有企业更要聚焦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在国家基础、前沿产业领域中实现技术跨越,用好创新“变量”,激活产业“增量”,持续推动国有资本和企业自身做强做优做大。
创建生态 牵头实现行业突破
在贵州国企上榜国务院国资委“科改企业”名单中,珠海经济特区龙狮瓶盖有限公司赫然在列。这家茅台集团旗下的包材劲旅,缘何挺进“科改示范行动”国企改革专项工程?
螺蛳壳里做道场,瓶盖内“芯”有乾坤。2021年上市的茅台1935,热卖的同时,也引来了制假者的觊觎。制假者通过加热塑料瓶盖将其拔除后,替换酒液,扰乱市场。这般手法,几乎对所有运用这种瓶盖设计的酒企,都形成了威胁。
茅台1935瓶盖。企业供图
为找到最佳解决方案,茅台遍邀国内高手,招标采购,龙狮瓶盖也必须登上擂台以证实力。最终,在与10余家企业比拼方案后,龙狮团队脱颖而出。
茅台1935焕新升级后,配置了企业自主研发获得国家专利的防拔出、防二次使用瓶盖设计,截流及出酒嘴导流设计使瓶身正立时起到密封作用,倒酒时可以控制流量,同时大幅度提升防伪效果。
2024年,茅台集团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多项突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1%。今年企业将“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为总目标,强化统筹布局,加快推动产业链专业化提升。
2024年,省属国企研发经费投入占全省研发经费投入的比重达44.76%。目前,贵州已有11家企业成为具有专项改革示范引领作用的“科改示范”企业。此外,相关企业有序承接了多个国家和省重要科研平台建设任务,并承担了国家和全省重大专项、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等攻关任务。
自立自强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我们在粗破圆锥破碎机前增设了自研的振动筛,改造施工后,小块及粉状矿石就能有效分筛,不会再让破碎机因堵塞而停机。”西南能矿集团锦麟化工公司董事长蹇明星说,在公司摩天冲磷矿250万吨/年采选工程项目上,一批批生产出的磷矿,经井下皮带运输至粗碎厂房的效率显著提升。
蹇明星说,仅这一项优化改造,运矿效率就提升50%,日均运矿量增加约2000吨,运矿时长缩短约5小时,年节约成本100余万元。
西南能矿集团摩天冲磷矿年产250万吨采选工程项目。管云 摄
西南能矿集团所属贵州能矿锰业公司净化车间,工作人员正仔细调整制液温度。“开年后,我们组织技术人员持续攻关,制液反应温度下调,蒸汽单耗下降,产线降本增效明显,企业营业收入、产品产量均超额完成计划。”企业总经理杨曲波说。
一处“微调”产生“大”效益,集成创新重塑新变革。一季度,西南能矿集团交出自成立以来的最好“开门红”成绩单,其中,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两项关键指标,分别完成计划的111%和250.83%。
以新质生产力重塑传统产业发展逻辑,贵州化工、白酒、能源等领域“链主”国企,加快聚焦国家发展战略及全省主战略主定位,持续释放自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级。
贵州磷化集团建立的中低品位磷矿石国家重点实验室。企业供图
2024年,贵州省国资监管企业实施科研成果转化250余个,科技创新服务主营业务提质增效、引领企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创新发展的作用逐步显现。
省国资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还将督促监管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建立完善科技创新领导体制,全面推行聚焦主责主业的研发活动管理机制。
协同发展 推动产学研用融合
4月10日,国务院国资委2025年度“揭榜挂帅”研究课题启动会上,贵州大数据集团参与申报的《国有企业数字化基础设施集约共享发展路径研究》课题,成功入选2025年度“揭榜挂帅”研究课题清单,这也是贵州省国资监管企业首次承担国务院国资委“揭榜挂帅”课题。
“我们将以本次课题为契机,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和行业技术积累,联合相关单位开展深入研究,力争形成一套‘投建运管’的全链条解决方案,为中央企业数字化基础设施集约共享建设提供‘贵州解决方案’。”贵州大数据集团有关负责人说。
国务院国资委2025年度“揭榜挂帅”研究课题启动会现场上,贵州省国资委等3家课题承担单位有关负责同志作现场交流发言
由沃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超纯水UE系列膜产品,已在多家大型半导体企业实现成熟应用。在当前全球化贸易环境波动不断及产业链重构背景下,这家中国中车集团在黔央企正以自主创新为基石,加大研发力度,驱动产品品质跃迁,引领膜产品国产化替代。
去年底,沃顿科技与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在贵阳组建了分离膜研发联合实验室,集聚双方人才与技术优势,产研联合,强化国产反渗透等分离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沃顿科技建立的先进膜材料与分离技术研发中心
沃顿科技还先后建立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加速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国产膜在半导体、海水淡化等领域打破国外品牌在国内市场的垄断地位。
省国资委将督促监管企业主动参与央企创新联合体和“央企攻坚工程”,加强与省内外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等创新主体深度合作,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管云
编辑 陈露
二审 江婷婷
三审 岳振
来源:天眼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