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早前俄罗斯黑海舰队旗舰莫斯科号被击沉后,俄罗斯的海军力量就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现在俄罗斯5000吨以上排水量的军舰都是苏联时代的老家伙,与此同时,俄罗斯南边的中国其造船业却正蒸蒸日上。
那么俄罗斯为什么不像以前中国买苏俄军舰一样,买中国军舰来用呢?
俄罗斯的军费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俄罗斯人很清楚,他们并非是拉不下脸,而是实在没钱。
俄罗斯一年的军费就600多亿美元,这些钱中至少会有一半用于维持它的核武器库,剩下的才是分给海陆空三军的军费。
而海军无疑是一个非常吃资源的兵种,单就舰艇的造价来说,一艘052D驱逐舰的造价在30~40亿人民币左右。按照美元人民币1:7的汇率,差不多是4.2~5.7亿美元一艘。
以5亿美元单价计算,俄罗斯这600亿每年的军费就算只用成本价的价格来买052D驱逐舰,也就120艘。再除开核武器、海陆空三军平摊,以及军舰上人员培训、武器弹药以及维护,俄罗斯海军的军费其实挤一挤也就每年买1~2艘的052D驱逐舰,并保持后续维护和使用。
这还只是理想情况,毕竟各国卖军舰可不会用自己生产的成本价卖出去,且俄罗斯不一定能保证挤出这笔钱来。此外俄罗斯这600亿美元的军费已经很难再提升了,2021年,俄罗斯军费占自己GDP的比重已经达到了3.73%。这比美国的军费占GDP比重还要高,同时期美国的军费占比只有3.5%左右,而中国则不到2%。
可以说美国虽然穷兵黩武,但人家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支撑。俄罗斯因为自己广阔的国土面积只能穷兵黩武,但同时它又没有多少资本。于是就出现了俄罗斯军费开支占GDP很高,但实际拿出来的钱却很少的情况。
况且就算俄罗斯真愿意挤出钱来买中国的军舰,那少量的中国军舰也起不了什么太大的作用。
中国和俄罗斯面临的国情和海情不同,俄罗斯同时要维持太平洋和波罗的海方向两边的舰队,本身海军压力就有点大。
中国的海岸线远没有俄罗斯长,且海权重心在台海和南海方向。由此中国海军的压力很小,中国之前从俄罗斯那里买4艘现代级驱逐舰,虽然有“充门面”的嫌疑,但这4艘驱逐舰的确是在中国海权重心方向,起到了一定稳定局势的作用。
但4艘中国的驱逐舰放到俄罗斯身上,它不管是放在哪个方向都不太合适。放到波罗的海,太平洋那边空虚,放到太平洋,波罗的海那边又会空虚。而且美国要是在一个方向稍微给它施加点压力,俄罗斯就会受不了。
可见俄罗斯要是下定决心购买中国军舰,真要想发挥作用那就不是几艘的事情了。就算是买中国军舰撑门面,那也得10艘起步。而这么多军舰所花的钱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俄罗斯在10年时间里恐怕都拿不出来。
俄罗斯的军工问题
除了钱的问题外,俄罗斯对自己军工能力的自信也是一大原因。
苏联曾经是地球一极,这个国家在解体的时候已经在建造核动力航母。所以作为苏联的最大继承国,俄罗斯也理应有对自身军工能力的信心。
在军工领域,开始购买外国军舰或者是开始自己装备先进军舰是一种非常明显的信号。
如果我们对中国的国防工业发展多一点关心,就会发现中国像052D驱逐舰、歼-10战斗机等装备,都是在21世纪初到第一个10年左右集中服役的。
这对国际社会来说就是一个信号,代表着中国的国防体系从需要从国外购买先进军工产品,到自给自足的转变。如果我们横向对比一下也在追求军工自给自足的印度,不难发现印度从坦克到战机,再到自己生产的航母,服役历程异常艰辛。
这说明印度虽然有国防工业独立自主的心,但没那个能力。放在俄罗斯身上也有这个问题,它毕竟继承了苏联的国际地位和国防体系,此前的国防工业也是完全独立自主。
这时候让它购买中国的军舰,那俄罗斯相当于在直接告诉国外,自己的国防工业正在从独立自主向造不如买转变。这不单单是一种态度的问题,还是一种对俄罗斯实质性的打击。
因为俄罗斯现在能保持现有国际地位,靠的就是自己的军事力量。而军事力量这东西,本身就具有很强的主观性,除非实际打过仗,不然我们对别国军事力量的强弱只能靠数据推断。
俄罗斯开始买中国军舰了,是否是俄罗斯变相向世界承认自己军工能力衰弱,不再能支撑自己的国防体系了呢?恐怕那到时候,北约给它压力将更加肆无忌惮,中亚地区也会没那么听俄罗斯的话了。
总结
其实归根到底,俄罗斯的问题就是过于巨大的国土面积、过长的海岸线,和自身军工能力以及经济能力不匹配。巨大的领土面积和海岸线长度,使得俄罗斯必须保持巨大的军队规模,不然土地守不住。
这个问题只有两种解决办法,第一种是直接把这些土地让出去。
正如当年英国放弃印度一样,直接放弃这片土地也就不用再在这片土地上维持军事力量,军事开支自然骤降。但这样的恶果也很明显,那就是相当于直接放弃了这片土地在未来可能给自己带来的收益。
第二种方法是靠着自己强大的经济和军工能力硬抗,当年的苏联就是这样做的。
在上世纪70~80年代,苏联仗着自己经济能力稳步提升,直接在军工领域上放飞自我,最终打造出了一支让世界胆寒的钢铁洪流。但现在的俄罗斯,显然没有当初苏联的实力。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