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陲云涌鲲鹏啸,昼夜砺翅破九霄。
投送如电慑台海,笑看蛙声闹喧嚣。
话说这“大国鲲鹏”运-20,自2013年首飞以来,便以“胖妞”憨态可掬之名,行“战略重器”雷霆之势。至2025年,其身影早已纵横四海,救灾、演兵、慑敌,样样拿手。近日西部战区某机场,数架运-20昼夜间训练再成焦点:模拟发动机故障着陆、大坡度盘旋、夜间编队空降,动作凌厉如刀,直教人拍案叫绝。台媒见状,忙不迭哀叹“最后防线形同虚设”,倒颇有几分“掩耳盗铃”之滑稽5。此番昼夜操练,看似寻常练兵,实为应对台海突发态势之伏笔,且容笔者细细道来。
昼夜砺翅:从“胖妞”到“铁翼”的蜕变
运-20之能,首在“昼夜无阻”。西部战区某部近日训练中,飞行员于暮色中驾机升空,既练“白昼强攻”,亦习“暗夜奇袭”。模拟发动机故障着陆一课,恰似武侠小说中“断臂求生”之绝技——单发失效下,需以刁钻角度俯冲降落,缩短滑跑距离,此技名曰“阿富汗式降落”,非胆大心细者不可为。更有夜间七机编队齐飞,如北斗七星列阵苍穹,投送兵力如神兵天降,台军所谓“汽油桶防线”,遇此阵仗,怕是连“纸糊老虎”亦不如。
这般训练,非为炫技,实为实战。军事专家杜文龙曾言:“非战争军事行动得高分,战争行动方能不怯场。”运-20机组须在陌生空域、极端气象下精准投送,其导航系统堪比“电子罗盘”,纵是汤加弹丸小岛,亦能“大海捞针”般锁定目标;面对巴基斯坦风沙、缅甸山地,更似“庖丁解牛”,游刃有余。而今台海风云诡谲,若需跨海峡投送,运-20昼伏夜出、穿云破雾之能,恰是破局利刃。
战略投送:从“救灾名片”到“慑台重器”的转身
运-20素有“生命卫士”美誉。2020年首飞国门援巴抗疫,2022年跨洋万里救汤加于火山灰烬,2025年四架齐出驰援缅甸震灾,可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然其温柔面具下,藏着的却是“战略铁拳”。2024年“和平团结”联演中,运-20整建制投送营级部队至非洲,虽暂以轻型装备为主,却已展露“全球抵达”野心。更莫提2021年运油-20首巡台海,为歼-16、轰-6N“续命”燃油,令美军惊呼“攻守之势异也”。
台海棋局中,运-20更是“关键落子”。台媒臆想“解放军夺机场后运-20倾泻兵力”,虽属杞人忧天,却非全无依据。若制空权在手,运-20携合成旅精锐跨海突击,辅以直-20J直升机“蛙跳”夺点,台军滩头防线恐成“马奇诺笑话”。且看2024年中部战区演习,运-20与陆军空降联训,已显“立体攻台”雏形——昔日子曰“兵贵神速”,今有“鲲鹏”一日千里,台当局纵有美军“毒蛙”撑腰,又焉能挡我“闪电一击”?
技术破局:从“望洋兴叹”到“领跑赛道”的逆袭
运-20之强,根在“中国智造”。其航电系统堪称“数字大脑”,光纤数据链较伊尔-76之老式总线,如智能手机之碾压算盘;增强视景系统更似“火眼金睛”,大雾中降武汉、高原上穿风雪,皆若闲庭信步。至于运油-20,载油百吨,一架可喂饱六架歼-20,令昔日“加油机荒”成过眼云烟。美军KC-46A尚在“磕磕绊绊”,我“胖妞”已笑傲台海,真可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更妙者,运-20平台化发展已成大势。空中加油型、电子战机、预警指挥机……“一机多吃”之术,尽显中国军工智慧。埃及航展上,运-20与歼-10编队飞越金字塔,导航精度堪比“绣花针穿麦芒”,外媒叹曰:“此非表演,实为战略走秀!”反观台军,老朽F-16V升级犹自吹擂,面对运-20“降维打击”,恰似“螳臂当车”,徒增笑耳。
台海终局:运-20投送能力下的“大势已定”
古语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运-20昼夜训练、全球投送,看似“秀肌肉”,实为“铸盾牌”。东部战区发言人施毅大校言:“台海警巡乃必要之举。”此言直白——运-20越飞越远,台当局“以武拒统”便越显荒诞。
试想,若台海生变,运-20携重装跨海,辅以歼-20“踹门”、火箭军“点穴”,24小时内投送万人于敌后,台军纵有“雄风”导弹,亦难逃“瓮中捉鳖”之局。而美军“驰援”?运油-20早为歼-20续足燃油,令其巡逻关岛以西,美航母若敢近前,怕是要落得“东风快递,签收无悔”之下场。
运-20昼夜振翅,恰似《庄子》所言:“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今日“鲲鹏”已非寓言神物,而是护国利器。台当局若仍执迷“倚美谋独”,不妨细品《三国演义》名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大势,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运-20铁翼之下,台海棋局终章已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