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痛风,治以“三核祛痹汤”,通络泄浊,痹痛自消

无论是痛风患者,还是处于高尿酸血症潜在风险的人群,都有必要了解痛风形成机制。一来防患于未然,病愈于未发;二来痛风病情易反

无论是痛风患者,还是处于高尿酸血症潜在风险的人群,都有必要了解痛风形成机制。

一来防患于未然,病愈于未发;二来痛风病情易反复发作,且每次发作都可能对关节造成不可逆的损伤,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可能诱发尿酸升高的因素,以免小疾酿成大患,影响生活质量。

我始终认为预防重于治疗,与其治愈患者,我认为让患者不得病,才是“活菩萨”,宁愿世间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

李先生,52岁,以“左足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热痛3天,加重伴活动受限1天”为主诉就诊。

1天前因朋友聚会饮酒过量、进食大量海鲜,症状加重。

自述5年前开始,体检发现血尿酸升高,但未予重视。

近3年来,左足第一跖趾关节反复出现红肿热痛,每次发作持续3 - 7天不等,可自行缓解,未进行系统治疗。此次发作前有饮酒、高嘌呤饮食史。

初诊时患者痛苦面容,左足第一跖趾关节明显红肿,皮肤温度升高,触痛明显,关节活动受限,无法行走。伴有发热,体温38.5℃,口干口苦,心烦易怒,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综合辩证为湿热痹阻型痛风,治宜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拟方:三核祛痹汤加减。

橘核,荔枝核,山楂核,苍术,黄柏,薏苡仁,土茯苓,忍冬藤,络石藤,牛膝,秦艽,赤芍,牡丹皮,甘草。

在选用三核祛痹汤治疗痛风时,应意识到痛风以通络泄浊为核心,清热利湿、通络止痛的组方思路应贯穿始终。湿热之邪得清,则关节红肿热痛可消;经络气血通畅,则痹阻之证得解,尿酸等浊毒得以排泄。

方中橘核、荔枝核、山楂核理气散结,针对痛风局部痰瘀互结之证;苍术、黄柏清热燥湿,薏苡仁、土茯苓利湿泄浊,共同清除体内湿热之邪;

忍冬藤、络石藤、秦艽清热通络,牛膝引药下行,直达病所;赤芍、牡丹皮活血化瘀,改善关节局部微循环;甘草调和诸药。

患者全方共服用了2个疗程,左足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热痛症状消失,关节活动恢复正常,体温恢复正常,口干口苦、心烦易怒等症状减轻,小便转清,大便通畅。后随访2年,嘱其注意饮食控制及生活习惯调整,未见痛风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