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某小区,一场长达三年的邻里纠纷如同顽疾,持续困扰着多个家庭。4 月 23 日,此前一直未发声的 8 楼住户连先生,终于打破沉默,揭开了这场矛盾背后不为人知的细节。
2021 年秋夜,7 楼住户突然敲响连先生家门,要求其一家在晚间 9 点半后保持绝对安静。连先生倍感诧异,自家不过是正常生活起居,并未有任何异常响动。尽管当场耐心解释,次日 7 楼住户却在业主群公开指责,还以报警相威胁。为避免矛盾激化,连先生特意购置静音脚垫,将家中桌椅全部进行降噪处理。
但平静并未持续。2022 年初,令人心悸的 “咚咚” 声开始在连先生家中回荡,如同鬼魅般每晚准时出现。彼时,连先生妻子刚经历流产之痛,精神本就脆弱,这无休止的噪音更让一家人濒临崩溃边缘。即便选择报警,问题依旧无解,7 楼住户甚至故意将电视音量调至最大,深夜的节目声穿透楼板,严重影响周边住户的正常作息。
期间矛盾也曾有过缓和。当 7 楼阳台出现渗水问题,连先生主动承担责任,自掏万元请专业团队修缮。可当 7 楼厨房再次渗水时,因连先生一家已在别处租房生活,8 楼厨房长期闲置,他提议通过专业检测明确责任。不料 7 楼住户对此极为不满,此后震楼噪音愈演愈烈,声响如同老旧工厂的轰鸣,从傍晚持续至凌晨,周边邻居苦不堪言。今年 3 月,权威检测结果最终证实,漏水与连先生家毫无关联。
三年来,社区、街道及派出所多次组织调解,连先生始终积极配合,可 7 楼住户却始终避而不见。长期的精神折磨,让连先生一家身心俱疲。今年 4 月,他们无奈搬离自家住所,选择在外租房生活。连先生坦言:“这三年像是一场噩梦,我们实在耗不起了,只盼能回归平静生活。”
寻求法律途径无果后,连先生得知因缺乏直接证据,胜诉希望渺茫。“邻里矛盾可以慢慢解决,但别再让其他无辜街坊受苦!”他迫切呼吁 7 楼住户能够直面问题,参与调解,停止噪音干扰,让这场持续三年的邻里风波早日平息。这场漫长的纷争,不仅暴露了邻里相处的困境,也为社区矛盾化解机制敲响了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