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江西申论高分“卷”更甚,河南低分突围!

这几天,2025年各省公务员考试联考成绩陆续公布,其中,河南省和江西省的因申论成绩普遍偏低,冲上热搜,甚至进入了新闻媒体

这几天,2025年各省公务员考试联考成绩陆续公布,其中,河南省和江西省的因申论成绩普遍偏低,冲上热搜,甚至进入了新闻媒体的镜头中。

一家新闻媒体的记者,特意致电河南省人事考试中心反应此事,一工作人员表示,“我们从来没听说有什么压分的情况,这是一个正常的情况。”

至于为什么申论分数普遍低,我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进行了观点阐述,需要的同学,可以自行查阅。

一、两省考生申论得分情况

2025年,我招收了20多位申论学员。

其中,报考河南省的有一位,申论分数是49.5,成绩中等,进入了面试环节。

报考江西省的有两位,申论分数分别是60和62,综合各方反馈和进入面试名单的成绩来看,成绩偏上,一位同学因差0.3分,而无缘进入面试环节。

我与这两位同学,就本次申论具体答题情况,进行了交流,这里把相关的聊天记录共享给各位同学,希望对大家复习和作答申论有所帮助。

二、江西两位同学失分的原因分析

通过与两位同学沟通交流,得出以下原因。

一是时间分配不均衡。两位同学的答题时间把握不到位,均存在申论大作文来不及仔细思考、分析,匆忙动笔写作的问题。

一方面,没有很好地搭建大作文的提纲,没有思考好每个分论点中,应该用什么样的论据,采用什么样的论证方式,需要从哪个角度或层面对分论点进行补充或拔高等关键问题,因此,这样形成的大作文必然无缘二等文。

另一方面,字数不足,一位同学将将满800字,甚至还会少一些。另一位同学字数也是不足,因为有一个分论点,没有时间进行论证。

二是答题速度慢。两位同学前面的小题,思考时间过长,导致后面大作文时间不足。

为什么会思考时间过长呢?

一方面,两位同学对于申论,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想要将出命题人给予的提示,也就是采分点,全部找出来,因此,对给定资料思考和分析得比较细致,导致用时过长。

另一方面,两位同学平时申论的真题练习,次数不够多,没有将一些答申论的方法和技巧熟稔于心,在考场上,时间一紧,思路一乱,只能发挥出70%左右的真实水平。

我这批招的20多位申论学员,绝大多数都是在职的学员。

因为我以前主要的工作,是为机关单位的文友,提供文稿写作方面的指导和帮助。

这20多位申论学员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已经有了事业编制或合同制的文友;还有一些就是文友的子女或亲戚朋友,大多也是参加了工作,但不是公务员编制。

因此,我虽然通过在CCtalk上直播的方式,讲授了23节课,共59个小时。

但是,一直跟着我上完这23节直播课的同学,其实并不多;能够全部按时完成作业的同学,就更少了。

这个可以理解,因为他们报考公务员,只是为了能有更好的发展。而没有必要过于耽误现在的工作。

这两位江西的同学,就是很少提交作业。

一位江西的同学更是实事求是地对我说,考前的确是把有限的精力,全部放在了复习行测上。

我之前有一个观点,就是申论只要把命题原理和答题方向讲对,方法讲透,学生就可以有效提高申论成绩。于是,疏于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的监督和管理。

但是,从这次各位学生的反馈来看,基本上都存在答题时间不充足的问题。

学生自己也体悟到,就是平时的真题练习的数量不足,才导致在考场上,现用头脑中掌握的申论答题的理论和方法,现场思考如何答题的情况,这无疑会耽误很多时间。

三是盲目自信。因为我平时为学生提供的申论参考答案,在内容具体完备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内容的条理性和逻辑性,呈现出来的答案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因此,这两位同学,都希望在考场上写出兼具完备性和逻辑性的答案。

其实,我在申论授课时就强调过,实事求是讲,我所提供的参考答案,如果在真实的申论考场上,也没有办法形成,因为时间太紧。

我之所以把参考答案做的尽量“完美”,主要是想让学生知道,趋于高分的答案,应该是什么样子。

这两位同学,可能在头脑中,时刻浮现着我曾经提供过的参考答案的案例,努力向其靠近,力求完美,这无疑是高估了自己的实力。

因为两位同学对申论付出的精力不足,时间不多,对申论的理论和方法技巧掌握不够牢,还想写出趋于完美的答案,这本身就是悖论。

就像刚会爬的孩子,就想跑一样。

一位江西的同学很坦白地讲:省考申论我认为是不存在时间不够的情况。

的确是这样,之前对申论理论和方法一点不通的情况下,你也不知道该朝着什么方向思考,该具体写什么内容,随意发挥,当然时间是够的。

现在初步懂得了申论的规则和技巧,但又不能娴熟地从头脑中调取和使用,就像做数学题,要先在书本上找公式才能计算一样,何谈效率呢?

就是这种盲目的自信,导致了没有答完卷。

三、几点建议

通过对这两位同学,江西省考申论偏上成绩的分析,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要把申论的理论和方法,有效融入到自己的固有思维中。申论是一门学科,而不是写作文。申论考察的是考生对给定资料的概括、分析、提炼和加工的能力,是有规律和技巧的。

这些规律和技巧,有时会与你固有的思维发生碰撞。

因为作为大学毕业的考生,思想和心智已经趋于成熟,既有一定的主观判断力,又形成了一定固有的认知。而申论是一个你以前从未接触过的学科,就像你中学刚接触物理一样。很多时候,会使你的认识发生改变。

但中学时期,老师说什么是什么,你不管是背诵也好,理解也罢,都是比较容易将知识和方法,融入到自己并不太成熟的思维中。

但已经大学毕业的你,思想、思维已经比较成熟了,不能像中小学生那样,可以将任何知识,都毫无辨别地填充到自己比较空白的大脑中。

因此,要思考和学会如何将申论老师讲授的内容,有机融入到自己固有的思维之中;而不是形成并列的两条思维线。

这样,在申论考试中,才能准确并快速地将申论理论和技巧,随时调出运用。而不是经过自己固有思维对错的再犹豫、再判断,才能得到相关结论。

二是要多练习真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想将申论的理论和方法技巧,有机融入到自己固有的思维中,就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加深自己的“思想钢印”。

同时,在练习真题的过程之中,还能及时发现和调整自己错误的思维。建议备考期间,一个月至少做2套申论真题,而且要按照申论真实考试规定的时间要求作答。

三是把握好答题时间。在申论考场上,一定要计算和把握好答题时间。一般来讲,命题人在命题时,设置考核题目,都会遵循先易后难的规律。

因为这符合考生的思维习惯,便于考生循序渐进,克服紧张心态,可以更好地考察出考生的能力。

但是,每个人的思维习惯和方式有着较大差异。

今年一位辽宁的同学,在作答申论时,第一题就没有理清给定资料中的逻辑关系,就有点懵,用了很长的时间答这道题。

之后心态就受到了影响,其他题也不敢用太多的时间去思考和分析,申论只得到了64分。

这时,就要跳过第一题,直接答第二题,等自己的思维和情绪稍微稳定时,再回头答第一题,可能就有思路了。

就像我们平时找东西,怎么找也找不到,但不找之后,不经意间,就能发现一样。

同时,要把每道题设置好答题时间,超出后,立即收笔结束。一定要先保证将大作文写清、写完。

这一点,在平时真题练习时,就要记录好时间。

希望以上的观点和内容,能给同学们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