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中央定调!发放育儿补贴,一孩也要发,按月发比一次性发完更好

今年的政府报告明确提出,“制定促进生育政策,发放育儿补贴”。其实国内有些地方早就开始先行先试了,如四川攀枝花在2021年

今年的政府报告明确提出,“制定促进生育政策,发放育儿补贴”。

其实国内有些地方早就开始先行先试了,如四川攀枝花在2021年开始实施生育补贴,从当年7月开始每月给二孩、三孩家庭发放500元的育儿补贴直到孩子3岁。

效果如何呢?根据当地媒体报道,从2021到2023年,攀枝花出生人口降幅逐渐收窄,其中在2023年,全市出生人口8296人,较2022年增长8.7%;而同期全国新生人口为902万,同比下降5.6%。

由此可见,连续发放育儿补贴有一定的效果,至少在攀枝花身上体现了出来。这可能是国家决定全面推广这项制度的原因。

既然决定通过发放育儿补贴,欲彻底逆转我国生育率不断下降的局面,那么在实施的时候就要注意细节,选择最能发挥补贴效果的方式,说白了就是钱要花在刀刃上。在我看来,政府在制定生育补贴政策时要在三个方面多加考虑。

第一,补贴发放范围要涵盖一孩家庭。

无论是先行先试的攀枝花,还是其它已经开始发放育儿补贴的城市,大部分地区的补贴范围只涵盖二孩和三孩家庭,很少有政策将一孩纳入补贴范围的。

将一孩排除在育儿补贴的范围可能是考虑到财政支出的问题,毕竟一孩家庭众多,都纳入补贴范围对地方财政是不小的压力。然而,不给一胎发补贴不仅有违公平,而且大幅减弱了生育补贴政策对提高生育率的效果。

摆在我国面前的主要问题是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了,不是不愿意多生,只有先提高一胎生育率才能从根本上摆脱低生育率现状。

至于钱的问题,确实需要考虑。我建议生育补贴不能只靠地方财政支持,中央财政需要拨款给到地方。

因为人口问题是全国性的问题,多生娃不只是给当地带来好处。何况很多地区的年轻人长大后会跑到一、二线城市发展,为外地贡献GDP和税收,育儿补贴全部由出生地的财政支付也是不太公平的。

第二,以按月发放补贴形式为主、一次性补贴为辅。

目前育儿补贴发放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按月发放,连续发几年;还有一种是孩子出生后一次性发放到位。哪种发放形式好,或者说应该作为主要形式呢?

我认为是第一种,逐月发放一定的金额。

对家庭而言肯定是希望一次性把钱拿足,既避免夜长梦多,还能一下子拿到一笔不小的款项,这就好比职工更喜欢单位一次性预支几年的工资。

可从政策效果的角度来说分摊至每个月发放更佳。

政府为什么要发育儿补贴?除了降低民众的育儿成本外更重要的一点是逐步扭转全社会的生育理念,让社会上的大部分人重新觉得生娃好。思想上的转变往往是非常困难的,需要多管齐下,比如营造有利于生育的舆论氛围。

你想,一次性发补贴只会让领取补贴的家庭关心一次、之后和亲朋好友的聊天中可能再也不会提到“育儿补贴”这个话题了。每个月发放,连发几年可以不断制造相关话题,就像每个月发工资的那几天大家都会想着这事,讨论这事一样。

如此一来育儿补贴便能更加深入人心,有助于形成国家给钱养娃的舆论氛围,从而更好地刺激生育。

第三,补贴数额“因城而异”,一线城市一定要给足钱。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收入和消费水平相差巨大,同样是500元,对上海和四川家庭的作用显然是完全不同的。因此,育儿补贴一定不能搞一刀切、全国一个标准,要根据当地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因城而异”。

比较复杂的方法是与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或人均消费支出挂钩,一地一个标准且每年调整;简单一些,可以根据城市级别分档,如超大型城市每月发1500元、大型城市发1100元、中小型城市发700元。

对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可以设立特殊政策,每月给予1500元至2000元的育儿补贴。一定要给足钱,否则就是浪费,一线城市的民众几乎不可能因为一个月多几百元补贴而改变生育理念。

2024年我国的出生率为千分之6.77,虽有所反弹,但是沾了生肖龙的光。根据去年的结婚对数判断,今年的出生率大概率创下近年来新低,这意味着生育问题已经是迫在眉睫了。要想逆转如今的形势只有出台超规格政策,小打小闹式的刺激是很难起到作用的。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 ,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评论列表

用户22xxx61
用户22xxx61 48
2025-03-12 12:18
大家都是人,凭什么你的拿我少拿。强烈要求全国统一标准
弓长张
弓长张 32
2025-03-13 17:04
至少要补贴到15岁。初中毕业。按现在9年义务教育。读完初中才可以赚钱。才可以减轻负担。不然就是抠痒痒没点用
十一郎
十一郎 22
2025-03-13 22:17
妈的,拚什么只补到三岁,难道三岁时候孩子花钱不是更多了吗,正常吃穿以外,又要上幼儿园,后面还要陪优!所以强烈建议补贴到15岁或者18岁。发达国家孩子生出来都是国家养,我们只是想要点补贴不过分吧!

某某 回复 03-14 03:11
按照发达国家你连房子都住不起,那房产税你交得起不!你也不看看美国才几个人,等到我们人口降到五六亿。你要的福利就来了[并不简单]

网友
网友 9
2025-03-14 09:11
在教育上,严厉打击所有补习班,抓到按破坏社会稳定那种。在医疗上,各地必须有儿童专科医院,且国家直接拨款,降低儿童医疗成本。在就业上,开通应届毕业生绿色通道,就业顾问平台、对接平台、保障平台统一,政府直管。
了咯哦了
了咯哦了 9
2025-03-15 23:30
以后的普通娃鸭梨越来越打 普通高中学校老师直接躺平了 普通娃就别指望了能学习到啥 有钱人家的娃辅导机构培养出来的高材生书呆子学霸只会越来越多 教育变质了变味了
用户10xxx01
用户10xxx01 5
2025-03-14 04:19
没独生子女证的我只有一个孩子,能补发么[呲牙笑]
用户10xxx33
用户10xxx33 5
2025-03-15 23:19
一月500能给孩子弄啥,不如想想把奶粉啊啥的像医保一样纳入补贴吧
白衣沽命
白衣沽命 4
2025-03-12 13:00
这个发放不能一视同仁的全部发放,应该考虑生育家庭的实际经济情况,针对有经济能力的家庭应少发或者不发,对经济能力差的家庭则应多发
半支烟
半支烟 3
2025-03-15 09:31
那我们这四线城市,一线消费的怎么搞?
用户78xxx08
用户78xxx08 3
2025-03-14 19:53
现实情况是,有钱的或者思想传统又穷的,两个极端的生的娃多。请问:老谋子这种5娃发多钱?他缺钱吗?要想办法发给老百姓!
兰微
兰微 3
2025-03-16 10:20
骗人的,广东就没有
一米阳光
一米阳光 2
2025-03-11 21:36
[赞][赞][赞]
踏雪无痕
踏雪无痕 2
2025-03-13 07:41
重赏之下必有勇妇
用户10xxx60
用户10xxx60 2
2025-03-13 14:11
[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用户17xxx94
用户17xxx94 2
2025-03-17 01:25
这个补贴方案非常好,建议生得越多补贴越多,但范围不应该超过5个,而且建议这个补贴方案全国统一实施!另外,为了这个方案更好的实施和资金的平衡,建议对周岁满25而不婚不育的女性征收奢侈税(在校生或身体疾病原因除外);因高彩礼不结婚、婚后三年无所出(排出身体疾病原因)、婚后未经过七年之痒而离婚的(非正常的家暴原因除外)征奢侈税;因婚内出轨造成的婚变后果,男女双方无论那一方造成的后果都必须赔偿给另一方所有的经济损失及追加刑事责任!
兰微
兰微 2
2025-03-16 10:21
骗人的吧?广东就没有
➖生你️️
➖生你️️ 2
2025-03-16 10:01
先收藏起来
杰说
杰说 2
2025-03-14 16:17
地方节流多少[滑稽笑]
用户19xxx11
用户19xxx11
2025-03-14 23:03
谁都不缺这几百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