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年龄大了才知道,“儿孙自有儿孙福”后面一句话,才更经典

大家好,我是红红妈~“儿孙自有儿孙福”,这话大家都熟,老人们时常念叨,当作是看开儿孙那些事儿的 “口头禅”。可多数人却不

大家好,我是红红妈~

“儿孙自有儿孙福”,这话大家都熟,老人们时常念叨,当作是看开儿孙那些事儿的 “口头禅”。

可多数人却不知道,它还有后半句,“莫为儿孙做马牛”,当然,这后半句不是我说的,是《增广贤文》里写的。

平常光念前半句,图个心里敞亮,可后半句一摆出来,简简单单几个字,就戳中了家庭关系的 “要害”。

“莫为儿孙做马牛”,过了 50 岁,再不明白就晚了。

01 年过五十,明白什么是爱自己

五十岁年过半百就会发现,以前能风里来雨里去、连轴转不停的身体,开始发出 “抗议”:

熬夜后的疲惫不再能轻易消散,扛重物时腰肢会酸涩难忍,就连脸上也爬满岁月痕迹,在提醒自己岁月不饶人。

但这并非暮气沉沉的开端,而是重新审视 “爱自己” 的关键节点。

真正的爱自己,首要是关注身体需求。

清晨不再被闹钟催醒着急上班送孩子上学,是伴着窗外鸟鸣、熹微晨光,为自己准备一份营养均衡的早餐,粗粮、果蔬、蛋奶合理搭配,用舌尖上的滋养开启活力一天;

再穿上舒适的运动鞋,在公园小径,看这草木葱茏伸展四肢,呼吸清新空气,让每一步都踏响健康律动,而非久坐不动,在牌桌前消磨时光、熬坏身体。

精神滋养也不能缺。

可以把年轻时候没有坚持下去的爱好,再捡起来:

或是加入社区老年大学等等社群,和同龄人多交流,拓宽精神视野,告别整日围着儿孙琐事打转、生活单调的状态。

生活空间上,也要打造专属 “舒适圈”。

比如可以在阳台或者飘窗位置,布置一个迷你茶室,摆上紫砂壶、几样精致茶点,邀老友来品茗畅聊。

又比如,种花草,养多肉绿植,在一草一木成长里感受生命的美好。

而不是将全部精力无保留倾注在儿孙居住的 “方寸天地”,忽略自身生活品质。

年过五十领悟爱自己,是对过往半生辛勤付出的珍视,也是开启下一段美好岁月的钥匙。

02 适时退出,成全儿孙成长路

为人父母,过了 50 岁,要深谙适时 “退场” 之道,别再当那个护雏的老母鸡,事事包办,将儿孙紧紧抓在自己身边。

儿女踏入社会,面临职场竞争,选择伴侣组建家庭,每一步都是他们的人生。

我邻居张叔两口子都已过了五十,儿子小张大学毕业后,进了一家颇具规模的互联网公司。

刚工作那会,小张满心热忱,想在项目里大展拳脚,可职场竞争激烈,方案屡屡被否,还得时常加班改方案,整个人压力山大、疲惫不堪。

张叔心疼儿子,想凭借自己几十年的工作 “老经验”,托熟人给儿子换个 “安稳轻松” 的工作,甚至想直接帮儿子改方案、出主意应对工作难题。

可儿子小张不太乐意,他觉得自己得历练,积累属于自己的经验,就算碰壁也是成长。

起初张叔不理解,觉得儿子太倔,可后来慢慢想通了,自己那套老办法未必契合如今的日常工作环境。

自那以后,张叔两口子选择默默支持,儿子加班晚归,热好饭菜等着;

儿子遇挫在家唉声叹气时,他们给到倾听和鼓励,还分享自己年轻时类似的坎坷经历。

至于工作具体做决定的事儿,全权交给儿子自己应对。

如今,小张凭借自身努力,在公司逐渐站稳脚跟,还升了职,张叔老两口欣慰之余,也深深感慨适时放手的重要性。

这和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 的道理如出一辙,父母适时退居二线,守望鼓劲,儿孙才能在自己的天地里茁壮成长。

03 五十之后,延续爱自己的优雅 “变奏曲”

五十岁开启爱自己旅程,很关键。

身体保养层面,定期体检如同给身体 “把脉问诊”,调整饮食作息,也可以尝试学习养生读锻炼,如八段锦、太极拳。

社交往来也不能忽视,定期和老友聚会出游,分享生活趣事、倾诉烦恼困惑,也是一种扶持慰藉,在欢声笑语、温暖陪伴中,强化自我价值感。

坚持这样的爱自己,既遵循 “儿孙自有儿孙福” 的释然,不为儿孙过度操劳,又能让自己的后半程生命里活出自我。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14
用户10xxx14 2
2025-02-09 12:57
后面挑锣打鼓喧天排队送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