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媒体报道,此前在印尼举行了东盟10国以及中日韩三国的“10+3”外长会议,中国和日本在此期间就核污染水排海这一问题进行激烈交锋。事实上,日本政府在前几年就已经做出表态,宣称其核污染水储存能力接近上限,正因此将会对这些核污染水进行过滤和稀释,然后向大海排放,此举在外界看来必然会对全球海洋生态环境带来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和冲击。中国等国家作为日本的周边国家更是对此表示强烈反对。

根据媒体报道,日本政府在2021年确定了核污染水排海的具体计划,据悉福岛核电站事故之所以会演变成后续的情况,主要便是因为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的应对不力。事故发生后日本相关部门还试图通过注水来对核反应堆的堆芯进行冷却,这样的行为导致大量核污染水的出现,现如今日本也无法对这些核污染水进行处理,为了节省成本更是想要将其向大海进行排放。
此前日本政府还多次做出表态,宣称这些核污染水经过过滤和稀释之后已经没有危害,但专家强调目前的技术水平还无法将这些核污染水的放射性物质完全清除,这也意味着日本政府向大海排放的核污染水中会存在大量放射性物质,一旦核污染水排海行动正式启动,必然会对海洋生态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和破坏。
日本政府也曾进行测算,想要解决核污染水问题最有效的办法便是将其固化然后深埋入地底,但这项处理手段的成本要更高,排海行动尽管十分不安全,但成本却相对较低。
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日本政府还积极采取行动,试图争取美国以及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认可和支持。
针对这一情况,在此次外长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同日本代表展开激烈交锋,王毅主任强调:日本核污染水排海事关海洋环境安全和人类生命健康。核事故产生的核污染水与核电站正常运行产生的废水性质完全不同,不能相提并论。这既是一个科学问题,也是一个态度问题。日方应正视各方正当关切和专家不同意见,科学论证各种不同处理办法,以真诚态度同周边邻国充分沟通,务必慎重处置,不要一意孤行。
部分消息参考来源:澎湃新闻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