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浪潮席卷的今天,餐饮也搭上了这趟快车,与外卖平台共同演绎了一段“相爱相杀”的传奇。对于消费者而言,仿佛找到了味蕾救星,只需动动手指,美食便可如约而至;对于商家来说,外卖平台仿佛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尤其是经济不很景气的当下,外卖平台便成为了一种全新的创收方式。
然而,在这片繁荣的背后,一场暗流涌动的竞争正在上演。为争夺市场份额,有平台便祭出“独家模式”这把双刃剑,即所谓的“二选一”策略。这使得商家们如同站在了十字路口,面临着艰难的选择:选择加入独家合作,意味着他们将失去与其他平台合作的机会,可能面临客户流失的风险;而选择拒绝,则可能面临被平台边缘化,甚至被排挤出市场的危险。
这样的困境让商家们苦不堪言,他们期待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能够加大打击力度,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让“二选一”这道送命题从他们的日常里彻底绝迹。
然而,现实往往是残酷的。
美团外卖曾因“二选一”垄断经营被罚34.42亿,对此美团的态度是接受处罚、合规经营、公平竞争,态度很好,亦很配合相关的反垄断工作。受此一役,仿佛外卖业整顿洗牌,以此为戒,进入真正的公平发展期,然而我们发现在真正的一线竞争中依然存在“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甚至“二选一”的潜规则似乎依然在被沿用,只是...它出现的方式或许更加隐蔽。
商家的送命题
“Stop!我们不想再做这样的送命题!”
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对于餐饮店主米娜和她的队友来说可谓极其郁闷,欲哭无泪。
米娜在某三线城市经营着一家地方特色餐饮店,因受疫情等影响这几年小店生意属实一般,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她明显感觉到自家线上订单量大幅上涨,并一直有上升趋势,本想借着今年春节的东风更上一层楼,不成想却被现实狠狠甩了一记耳光。
“之前在美团每天单量都稳定在100单上下,但从昨天开始直接变成了16单,今天也是不到20单,之前我们排名基本都在前几,但现在在附近推荐列表前30里根本找不到我们”。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状况?米娜一肚子苦水:“原本只上线了美团一个平台,后来朋友建议多开几个,于是我们又开通了饿了么、抖音,这边试水还没啥起色,那边就先不给量了,再后来发现平台直接把我们从推荐曝光里抹掉了...真的太致命了”,米娜眉头紧锁,一副无奈又无力的表情。
“我们就想着多开几个平台,多拓展点客源,缓解下经营压力,但不成想这却成了我们的送命题,去问就说不存在限流,但其实好像只要我们选择了别的平台,在美团上的活动和优惠就会被调整,佣金也会提高,曝光推荐那些就更不用说了...这不就是变相的让我们‘二选一’么?我好几个做餐饮的朋友都有类似的情况存在,我们就是感觉之前的努力都一夜归零,被限流被屏蔽的感觉就像一帮无家可归的孩子,也不知道这是平台本身的意思,还是我们这代理商自己的规定,根本不知道找谁去说”,米娜的队友无奈坦言。
商家泪洒平台,哭诉无门,消费者又何尝不是。用户小舟最近一个月几乎每天都会在美团外卖订购同一家店的餐品,突然有一天他发现该店在美团上不知所踪,无处可觅。从常理上来想,无非是商家关闭了店罢了,因为某些现实的原因。毕竟这几年来,每天都有大量的店铺都经营不那么顺畅,一关了之,这也合理,but他尝试电话联系商家后才得知,原来该商家被平台“优化”掉了:“很大原因应该就是我们没有花钱投放流量,另一个可能就是我们又同时上架了其他平台,”对此商家深表无奈。
业内人士表示,用【潜规则】逼迫商家做选择题,用技术手段屏蔽商家...短期看损害的是商家的既得利益,但其实也违背了费者明白消费和自主选择的权益,长期下去损害的还是平台自身的公信力。
平台默许or代理商作妖?
原以为被屏蔽被限流只是中小商家的宿命,然而似乎事实并非如此。此前的半天妖1000多家门店外卖原有活动和补贴被美团下架事件和太二酸菜鱼被美团屏蔽事件也引发了不小关注,对此有媒体报道称,美团对一些头部商家管理比较严格,如果和其他平台走的近会被区别对待,亦有业内观点认为这是代理商或基层执行者基于业绩压力,向品牌商施压的策略。
以上并未得到官方回应,但在美团整改期内,其外卖业务代理商依然存在疑似“二选一”等相关违规操作。
据“信用中国”发布的信息显示,广东英德偕戚网络有限责任公司因为涉嫌“二选一”的违法行为,被英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五万元的行政处罚。英德偕戚的行为主要表现为,为了阻止商家在“B”平台上线,以减少该平台对其业务的不良影响,采取了提高商家佣金和关闭商家店铺的方式,对在“B”平台上线的商家实施了不合理的限制。
资料显示,英德偕戚对上线“B”平台的“英德市英城某奶茶店”、“英德市某粥铺”、“英德市英城某大排档”等多家餐厅,提高其佣金。同时,对在“B”平台上线的“英德市英城某餐饮店”和“英德市英城某美食店”的店铺进行了关闭。这些行为,显然已经构成了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并试图排除、限制竞争的“二选一”垄断行为。
为此,英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对英德偕戚下达了改正违法行为的通知,并处以五万元的罚款。而处罚信息中并未公布“B”平台的名称。
作为代理商,在平台整改期间铤而走险的行为着实令人费解。“本以为平台受罚之后,外卖市场环境将焕新颜,然而事实是商家前一天还订单接到手软,突然间单量直接扑街。唯一不同的是,眼下代理商这种【二选一】操作手法更加隐蔽,他不会直接说,但结果都是一样的,我们真的不想再做这样的选择题了”,有商家气愤又无奈的表示,“这些只是我们看到的,还有很多无暇声张,不屑争执的商家,真的就是吃硬实的哑巴亏,在憋屈的路上忍泪狂奔罢了”。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熬过了千团大战的美团,从一众创业公司中脱颖而出,存活至今,有其值得肯定和学习的地方。然而在当今残酷竞争下,现实压力不断逼近,前有老对手饿了么,后有抖音、高德地图等纷纷进军餐饮外送领域...王兴曾预言过流量红利、人口红利的消失,提出过下半场的概念,预言到现在都一一成为现实,但当年的下半场并非终极局面,因为下半场之后还有新开场。
如果说传统电商在某多多攻势下疲于应战、略显颓态,那么外卖平台又与电商领域“二选一”存在很大不同,餐饮品牌还没有真正的全国级品牌,大多都是区域性为主,因此即使是在做“二选一”的事情,但真正引爆全国的案例可能性并不大。所以看美团的区域动作,或许大多是地推和代理商等相关团队所为。
然而,在面对新兴平台尤其是短视频等平台的挑战时,地推这种优势似乎略显无力。短视频平台的精准推送和广泛覆盖能力是美团地推团队无法比拟的,一个直播就能实现上亿级的流量,这对于餐饮品牌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本地生活服务领域既复杂又漫长,美团需要面对的挑战远不止于此。眼下他们需要尽快找到新的增长点和创新策略来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否则,在这场较量中,可能会逐渐失去优势,被更灵活、更具创新力的对手超越。
聚合,是这个时代最为核心的能力。它不仅仅汇聚了大量的消费需求,更连接了无数潜在的服务机会。在这个平台上,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拥有选择的权利,而外卖小哥们亦是,今天他们穿着美团的制服,明天就有可能换上饿了么的服装。
所以,所谓的二选一,其实非问题的实质。真正的问题在于,当这种选择成为了阻碍创新和进步的绊脚石时,我们就需要反思和改变。对于美团而言,平台默许也好,代理商私自作妖也罢,用【二选一】制约商家,力保自己地位的做法,于情于理于法都是行不通的,反而会让自己越陷越深,因为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毕竟美团不会想要再次面临被罚掉30多个亿的尴尬境地。眼下他们需要做的是,重新找回自己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赢得市场和消费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