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二战德国 27 毫米突击手枪—— 一款用于反坦克作战的突击手枪?

不得不说,德国工艺常常令人惊叹。不过,德国人的 “过度设计” 有时也会让人惊掉下巴。二战期间,德国工艺制造出了许多出色的

不得不说,德国工艺常常令人惊叹。不过,德国人的 “过度设计” 有时也会让人惊掉下巴。二战期间,德国工艺制造出了许多出色的武器系统,比如由信号枪改装而来的榴弹发射器 “战斗手枪”(Kampfpistole),以及后来的 “突击手枪”(Sturmpistole)。

一名德军士兵展示了 27 毫米(mm)突击手枪展开折叠枪托时的使用方式。其榴弹弹头来自标准的 24 型木柄手榴弹(Stielhandgranate 24)

随着德国逐渐走向二战,瓦尔特公司的工程师决定在国防军的标准信号枪 ——34 型信号手枪(Leuchtpistole 34)的基础上更进一步。34 型信号手枪是一款折开式单发发射器,可发射信号弹、烟雾弹和照明弹。

这款信号枪的下一步改进就是将其转变为 “战斗手枪”,这意味着要对其经过加工和发蓝处理的钢制枪管进行膛线加工,以便使用一种头部触发引信的爆炸榴弹(Sprengpatrone)。Sprengpatrone 的最佳射程约为 50 至 150 码(1 码约等于 0.9144 米)。超过 150 码就很难命中目标,而在 50 码以内,榴弹碎片对射手和敌人同样危险。

瓦尔特 27 毫米信号手枪能够发射 40 种不同的信号弹以及两种榴弹。这张照片展示的是一名党卫军士兵在俄罗斯前线使用该枪的场景

1941 年,德军挺进东欧,与苏联红军陷入殊死战斗。国防军很快意识到,他们步兵所配备的反坦克武器,在苏联的 T - 34 坦克及其他坦克面前显得力不从心。形势紧迫,各种便携式反坦克武器的设计方案纷纷涌现。其中一个方案就是在瓦尔特信号枪 / 榴弹发射器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于是 “突击手枪” 应运而生。

“突击手枪” 代表了德国步兵信号枪发展的又一步。这款手枪配备了可折叠枪托以增加稳定性,还设有可拆卸式瞄准具来提高射击精度。

这把 27 毫米信号手枪被改装用来发射 361 型卵形榴弹(Wurfkorper 361),它是 39 型卵形手榴弹(Eierhandgranate 39)的改进版本

理论上看,“突击手枪” 表现不错,其重量仅为 5.5 磅(约 2495g),枪托折叠时长度仅为 12 英寸(约 305mm)。然而,作为一款反坦克武器,它的性能却不尽人意。它所使用的 42 型空心装药反坦克榴弹(Panzerwurfkorper 42 HEAT)射程约 70 码,理论上可穿透 80 毫米的装甲板。不过苏联方面估计,它只能穿透 50 毫米的装甲。无论如何,使用 “突击手枪” 发射该榴弹时,必须在极近的距离内,而且只能瞄准敌方坦克的侧面或后部装甲。

小型反坦克榴弹

42 型反坦克榴弹(Panzerwurfkörper 42 AT)可通过 34 型或 42 型信号手枪、“战斗手枪” 或 “突击手枪” 发射。该榴弹由多个部件组成,包括弹头帽、钢制弹体和弹杆、膛线驱动环以及一个重 2.1 盎司(约 60g)的带有触发引信的战斗部。

“突击手枪” 作为一款反坦克武器,小小的 42 型空心装药榴弹射程约 50 码,能穿透大约 50 毫米的装甲板

发射这款榴弹时,使用者需打开折开式手枪,将发射药装入枪膛。然后把超大号的榴弹及其 “弹杆” 装入枪口,并将驱动环拧入带膛线的弹壳。准备就绪后,合上枪身,扳起击锤即可射击。

对于轻型装甲车辆,若 42 型反坦克榴弹垂直击中目标,还是有较大几率穿透的。然而,许多苏联坦克的装甲不仅特别厚,而且倾斜角度极佳。

一名德军士兵准备发射 361 型卵形榴弹,这是 39 型卵形手榴弹的改进版

鉴于 42 型反坦克榴弹尺寸小、射程短,“突击手枪” 只能作为反坦克的最后手段。当 “突击手枪” 准备投入使用时,德国人已将重点转向更有效(且成本更低)的武器系统,如一次性的 “铁拳”(Panzerfaust)和 88 毫米火箭发射器 “坦克杀手”(Panzerscreck)。

发射 “卵形榴弹”

为了给德国步兵提供一种简易的榴弹发射器,信号手枪 - 战斗手枪 - 突击手枪系列配备了 361 型卵形榴弹,它是 39 型卵形手榴弹的一种。

这张战斗手枪的照片展示了折叠式肩托和偏置式瞄准具的细节

在小型 39 型卵形手榴弹上拧上一个木质或胶木弹杆,然后从枪口装入手枪,通过一个装有发射药的黄铜弹壳发射。这种榴弹发射起来就像小型迫击炮弹,通常希望它在目标上空爆炸,以碎片覆盖目标。

这张照片展示了展开肩托的德国战斗手枪

361 型卵形榴弹的引信时长为 4.5 秒,使用起来有点棘手。其最大有效射程约 85 码,但为了避免碎片伤害,使用者不敢在 50 码以内使用该榴弹。最终,361 型卵形榴弹只在极为有限的战术情况下有用,在战场上也很少见。

战斗手枪与毛瑟步枪

苏联红军的报告中提到一种信号发射器,它是将毛瑟 98k 步枪的枪托锯短,再配上 “突击手枪” 的枪管,采用折开式设计。

42 型空心装药榴弹是一种小型反坦克武器,但其对盟军坦克的杀伤力存疑

改装时,需移除标准的 7.92 毫米枪管和枪机,将 “突击手枪” 的枪管安装在锯短一半的步枪枪托前端。据说,这种改装后的武器可使用所有的信号弹和榴弹。

显然,这是一种野战改装方案,旨在模仿带折叠枪托的 “突击手枪”。可惜的是,没能找到这种独特榴弹发射器的照片。

美国情报机构报告

美军发现,信号手枪及其 “战斗手枪” / “突击手枪” 变体挺有意思。在意大利和法国战场上,美军缴获了一些样品,美国技术情报部门对它们进行了仔细研究。

一名美国士兵展示在 1944 年春季安齐奥战役中缴获的战斗手枪,一同缴获的还有一批德国机枪

《战术与技术动态》——1943 年 3 月 25 日

“战斗手枪” 本身就是普通的轻金属信号手枪,只是略微扩大了口径并加工了膛线,口径为 27 毫米。目前已确认的唯一弹药是一种触发式引信的高爆榴弹。其精确射程很短,最大射程不超过 100 至 150 码。它的杀伤碎片效果不佳,其作用仅仅是将进攻型榴弹扔得比手投更远一点。

这是美国战时军械部门关于可用于信号手枪、“战斗手枪” 和 “突击手枪” 的榴弹的文件资料

瓦尔特 27 毫米 “信号手枪” 是一种滑膛武器,可发射 40 种不同的信号弹和两种榴弹。其中一种榴弹与信号弹类似,从枪膛装入。这种小型高爆榴弹重 140 克,采用头部引信。

而 361 型卵形榴弹则需通过一种特殊的滑膛衬套插入枪管。该榴弹是将 39 型卵形手榴弹连接到一个塑料管制成。其射程为 75 米,引信延时 4.5 秒。这种 “卵形榴弹” 使用了 4 盎司(约 113g)的 “多纳里特” 炸药,爆炸威力不算大。

美国欧洲战区技术情报报告 ——1944 年 11 月

从德国卵形手榴弹或类似的手榴弹上取下标准的引信,再从发射器前端取下塑料帽,然后将两者紧紧拧在一起。将整个组件放入 27 毫米维利式信号手枪(Very pistol)中,并用发射器上的弹簧锁环固定。发射时,外部的盖子留在手枪内,带有手榴弹的其余适配器被发射药向前推出。撞击目标时,撞针克服缓动弹簧的阻力,击发盖子,火花穿过空心木筒到达雷管,从而引爆手榴弹。

27 毫米双管信号手枪 —— 欧洲战区技术情报报告 ——1944 年 12 月

这款武器的独特之处在于,扳机、扳机护圈、杠杆式保险、击锤组件和转换杆等基本部件以及所有销子均由钢制成,而其余部件(除了木质前托和握把)则由铝合金制成。其射击机构为连续拉动式,带有隐藏式击锤。在手枪框架的顶部后方有一个转换杆,用于控制射击机构。通过这个转换杆,可选择单发射击其中一根枪管,也可双发同时射击。将转换杆向右扳动,只能射击右枪管;将转换杆置于中间位置,两根枪管则同时发射。打开枪身时,只需向前推动位于扳机护圈前方的释放杆即可。在枪尾的膛室板上设有指示销,用于显示各枪管是否已装填弹药。在枪身左侧有一个保险杆,上面标有 “Feuer”(德语,意为 “开火”)和 “Sicher”(德语,意为 “安全”),分别表示开火和保险两种状态。

这是一张清晰、详细展示二战期间德国军队使用的瓦尔特 27 毫米信号手枪的照片

关于战斗手枪的军械情报报告 ——1945 年 7 月

战斗手枪的折叠枪托和可拆卸式瞄准具由德国奥伯施泰因的洛赫 & 哈滕贝格公司(Loch & Hartenberger)制造,该公司还为 MP38 / 40 和 MP44 冲锋枪生产弹匣。洛赫 & 哈滕贝格公司表示,他们大约在两年前接到了制造这些枪托和瞄准具的合同,但从未向德国军队交付过任何成品。第一批货物于 1945 年 3 月 15 日交付给铁路部门,目前仍存放在奥伯施泰因的货运场。该公司并未参与制造从信号手枪发射榴弹所需的衬套。目前,四个折叠枪托和可拆卸式瞄准具的样品正被运往通信区。

德国在二战期间向芬兰和匈牙利出口了 “战斗手枪” 和榴弹

折叠枪托:枪托由一个带衬垫的肩托组成,通过两颗螺丝固定在金属托底板上。一根 9.5 英寸(约 241.3mm)长的管子焊接在金属托底板上,一个形状适配信号手枪的枪托座铰接在管子前端。手枪通过顶部、中部和后部的三颗螺丝固定在枪托座中。

瞄准具:由一个带有两个 V 形缺口的后瞄准器和一个柱状前瞄准器组成。前后瞄准器通过弹簧铰链连接到一个瞄准具支架上,该支架焊接在一个圆柱形金属冲压件的顶部,这个冲压件套在信号手枪的枪管上,并通过底部的两颗螺丝固定。瞄准具支架的设计使得在不使用时,前瞄准器可以向下折叠到一个凹槽中,而后瞄准器则可以折叠在前瞄准器上方,并由一个弹簧柱塞固定。在瞄准具的右侧有一个弹簧连接件,据信这是用来安装气泡式瞄准镜的。

总结

与二战期间德国的许多技术创新一样,“突击手枪” 代表了一种极具创新性,但最终效果不佳的解决战场难题的方案。尽管它最终没能发挥出预期效果,但它确实是独特工程设计的一个有趣研究对象。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果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