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5 岁的张敏在武汉经营着一家童装网店。作为店主兼客服、打包员,她常年过着“晨昏颠倒”的生活——每天凌晨1点还在电脑前处理订单,早上10点才勉强起床,午餐随便堆付两口,就又一头扎进堆积如山的童装堆里。而张敏为了节省时间,炒菜时总是随便开一下抽油烟机,油烟充斥了整个房间,甚至常常在油烟弥漫的厨房,匆匆扒几口饭就继续工作。她总说:“网店竞争这么激烈,哪有时间讲究那么多?”却没想到,这些习以为常的习惯,正悄悄给她的肺部埋下隐患。

2021 年 9 月12日雨夜,张敏为了赶在快递停运前发出最后一批订单,冒雨往返仓库三次,浑身湿透却顾不上换衣服。当晚,她就感觉喉咙发痒,像有根细毛在来回扫动,忍不住的频繁咳嗽起来。张敏心里有些烦躁,想着自己怎么这么倒霉,下雨还得忙这忙那,喝了点热水,可工作任务迫在眉睫,她便没把这咳嗽当回事,只能暗暗祈祷赶紧忙完,咳嗽能自己好起来。当晚凌晨 3 点才忙完,当她入睡天已经快亮了。
9月14日,张敏在仓库整理衣物时,她突然感觉喉咙像被撒了一把细沙,火辣辣地刺痛,每隔几分钟就忍不住干咳几声。张敏皱着眉头,满心无奈,含了颗润喉糖便继续工作。可到了凌晨,咳嗽却一点好转都没有,反而愈发频繁,每次吸气都能带出几声短促的 “空咳”,嗓子哑得像破了音的琴弦。她对着镜子张开嘴,发现咽喉黏膜红肿得发亮,舌根处还附着一层稀薄的白痰。丈夫心疼地劝她休息,她却摆摆手:“换季咳嗽而已,挺挺就过去了。”
接下来的一周,症状急转直下。9月23日,张敏在家做饭时,觉得自己浑身没劲儿,额头也烫烫的,他赶紧拿出体温计测了一下,发现自己已经38°C了,额头上的汗水也像断了线的珠子不停地滚落,可她却冷得去卧室找出厚衣服裹上,身体还时不时地微微颤抖,吃完饭她赶紧去楼下买了退烧药吃上,可自从这次之后,每天下午四点她准时感觉浑身发烫。胸口也仿佛被一块无形的大石压住,每一次呼吸都变得艰难沉重,爬两层楼梯就气喘吁吁。张敏心里满是担忧和害怕,可又想着再坚持坚持,说不定过几天就好了。

直到9月28日,张敏在撑着低烧的情况下,连轴转了15个小时,前一晚也很迟才入睡,一天忙的屁股都没挨着椅子,更别说吃饭休息了。晚上正准备打包时,突然眼前发黑,整个世界仿佛都在旋转,她下意识地伸手去抓旁边的纸箱,却怎么也抓不住,差点栽进纸箱堆里。张敏惊恐万分,她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身体已经到了极限。丈夫见状再也忍不住,硬拉着她去了市中心医院。
在医院,医生详细询问病史后,为她安排了血常规、肺部 CT 等检查。拿到报告时,张敏的手不停地颤抖 ——检查结果有CT值约为100 HUCT,显示左肺下叶有一个5.2mm×3.8mm 的磨玻璃结节,边缘模糊,同时伴有肺部轻度炎症。从检查结果上看,她被诊断为肺炎、肺部结节。医生解释说道:“磨玻璃结节虽然大部分是良性的,但需要定期复查,尤其要注意生活习惯的调整”。
离开医院后,她开始严格执行医嘱,张敏按照医生的建议调整了自己的生活方式:除了每天服用治疗药物外,他把手下的活都交给家人去打理了,自己也得到了充分的休息,晚上尽量11点前睡觉,炒菜时把抽油烟机开到最大档,吃饭也变得规律了许多,除此之外,佩戴口罩上班已经成了她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她还特意买了一个空气净化机。一个星期的时间不到,咳嗽发热等情况都跟着得到了控制,很快就恢复了以前那副活力满满的样子。到此,她以为事情已经圆满结束了,殊不知更危险的还隐藏在背后。

2022年1月7日,已经坚持三个月的张敏信心满满的去医院复查,可检查结果却狠狠的给了她当头一击。她的肺部结节不但没有消散,甚至最大的结节已经增大到了7.5mm。更意外的是,肺结节的密度情况出现了分布不均,虽然还是良性的可能性较大,但也透露出可能恶化的信号。张敏露出了满脸的疑惑,明明自己已经做了付出了这么大的努力,怎么结节反而还越来越大,病情还开始出现恶化了呢?
尽管医生说结节是良性的,不必太过担心,但心中还是忐忑不安。因为在她身边就有因为早期不重视结节,不到三年就进展成恶性肿瘤的例子。回到家后,她开始研究肺部健康的知识,决定自己查找消散肺结节的方法,他翻阅了大量关于肺结节的相关书籍,还在网上经常听一些专家的讲座,并且他加入了一个肺结节患者交流群,从其他康复者那里也学到了不少经验,并整理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消散结节方法。
2022年8月15日,半年后,张敏怀着忐忑的心情再次来到医院复查。医生看完检测报告后,用一种祝贺的语气惊喜地告诉她 “结节已经缩小到2mm,其他散在的微小结节更是消失不见,已经几乎快消失了”。张敏也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高兴的像个孩子。

张敏的事迹在医院和周边已经转开了,大家都想向她请教经验,医生也是盛情邀请她来参加病友交流会。前来参加会议的病友络绎不绝,会议上病友纷纷向她求证:“你是不是用了什么国外进口的特效药?”
张敏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我就是一个普通人,哪来的特效药。其实,我就只做了三件事!只要做好这三件事,肺结节就不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任何负面作用,而且简单易行人人可学,坚持一段时间每个人都能看到效果!”
一、规律作息,给肺部 “修复时间”张敏常年熬夜,身体就像一台超负荷运转的机器,免疫系统早已不堪重负。当作息紊乱时,体内的皮质醇等应激激素水平升高,不仅会抑制免疫细胞活性,还会导致肺部炎症反应加剧。自从张敏确诊为肺结节后,她有意识的调整自己的作息,每天保证有充足的睡眠,让自己的肺部有足够多的时间去进行自我修复。
研究表明,规律的作息还能调节人体的生物钟,使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保持稳定,减少病原体入侵的机会,肺部的纤毛摆动会更规律,能更有效地排出吸入的有害物质,而肺泡的巨噬细胞也能更好地发挥吞噬作用,清除炎症因子和异常细胞,从而降低结节恶化的风险。
二、远离危害物质医学研究显示,长期接触厨房油烟的人群,肺结节的发生率比普通人高 30% 以上。而远离油烟后,肺部的炎症反应会逐渐减轻,受损的肺泡细胞也能得到修复。作为网店店主,张敏以前总觉得炒菜只是“几分钟的事”,根本没把厨房油烟当回事。直到医生告诉她,油烟中含有苯并芘、丙烯醛等200多种有害物质,长期吸入会导致肺部细胞 DNA损伤,增加结节恶变的概率。

这些物质就像看不见的 “杀手”,在炒菜时产生的高温油烟中四处飘散,不仅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引发咳嗽、胸闷,还会长期沉积在肺泡里,诱发慢性炎症。张敏明显感觉到,以前一进厨房就咳嗽的毛病消失了,呼吸也变得更加顺畅。这是因为她切断了肺部持续受到刺激的源头,让肺部处于一个相对清洁的环境中,就像给肺部 “洗了个澡”,自然能减少结节生长的诱因。
三、食疗调理在研究散结方法时,张敏发现中医典籍中记载了许多对肺部有益的食材,她每天都会用雪梨煮冰糖水,润肺生津;晚餐常吃百合莲子粥,清心安神;还特意在阳台种了一盆鱼腥草,晒干后泡茶喝。她在饮食中刻意减少了辛辣、油腻食物,增加了清淡润肺的食材。这说明科学的食疗不仅能为肺部提供营养,还能通过调节全身气血,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让肺结节在身体的自我调节中逐渐缩小。
资料来源:
[1]宋琼南,杨质秀.杨质秀治疗肺结节经验探要[J].浙江中医杂志,2025,60(03):206-207.
[2]曹思邈,马作峰.马作峰治疗肺结节经验[J].湖北中医杂志,2025,47(03):26-28.
[3]孙静.发现肺结节,该如何应对?[J].科学生活,2025,(03):98-99.
(《21年,武汉女子查出肺结节,半年后逐渐消失,原来她有三个秘诀》一文情节稍有润色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均为网图,人名均为化名,配合叙事;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