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新能源车集体沉默!小米遭遇第一次大危机,宁德时代迅速撇清关系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中结尾2025年3月29日,安徽铜陵德上高速,一辆小米SU7标准版轿车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中结尾

2025年3月29日,安徽铜陵德上高速,一辆小米SU7标准版轿车,直接撞上隔离带水泥桩后迅速起火。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在这电车集体沉默的阶段,宁德时代却空开发表声明表示:“涉事车辆未搭载我司电池”,可这短短的声明,不仅在小米事件上“火上浇油”,更是将舆论焦点精准的转移到了比亚迪身上......

谁来担责?

根据事故车辆的行车数据显示,事发时车辆正处于智能驾驶辅助模式,系统在撞击前1.2秒才触发紧急制动。

更令人震惊的是,车辆搭载的电池在碰撞后发生“热失控连锁反应”,火焰从底盘向上蔓延的速度远超行业标准。

而这与雷军此前在发布会上展示的“倒置电池安全设计”形成强烈反差,毕竟当时在演示中,泄压阀能将热量导向地面,确保乘员舱安全。

所以在事故发生后,大家最关心的是谁该负责,究竟是汽车公司的问题,还是电池供应商的责任,又或者是驾驶员操作失误,这些责任该怎么分清楚,成了公众讨论的热点。

尤其是这辆车是小米制造的,所以在出了事情后,大家纷纷将矛头指向了雷军,毕竟在发布会上,雷军大力宣传小米SU7的智能驾驶,好像要颠覆整个汽车行业。

而且出事的车当时开着NOA,就是智能辅助驾驶,这让人怀疑智能驾驶是不是吹得太过了,它的安全底线到底在哪儿?

不过初步调查发现,NOA多次提醒司机接管,司机也确实在一秒后接手了,但还是发生了事故,这是不是说明智能驾驶在复杂路况下反应不够快,判断有偏差?特斯拉把“智能驾驶”改成“智能辅助驾驶”可能就说明了,完全靠智能驾驶的时代还早着呢。

4月1日晚上,面对大家的不满和批评,雷军第一次公开讲话,对不幸遇难的人表示了沉痛的哀悼,他保证小米会全力配合调查,承担应有的责任,不会推卸,不过,这姗姗来迟的声明,并没有让大家消气,仍然存在许多疑问和不信任。

宁德时代的精准切割

虽然说这起事故具体原因还没有划分,可在4月2日,宁德时代就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应,他们表示小米SU7用的不是他们家的电池。

但之前雷军就公开说过,小米SU7用的是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电池,宁德时代急于撇清关系,让大家更疑惑了,也让小米承受了更大的舆论压力,尤其是比亚迪对此事保持沉默,也让人觉得有些蹊跷。

而且根据小米汽车供应链信息显示,2024年5月前生产的标准版车型确实仅采用弗迪电池,宁德时代电池自2024年6月起才通过“双盲盒”模式随机配装。

但是汽车行业内部也有消息显示,某些车企为了省钱,可能临时更换电池供应商,这种做法会导致电池安全检测时间缩短,增加了车辆的安全风险。

小米汽车发布会上重点宣传的“倒置电芯防自燃技术”也同时引发了大众的质疑,有消息称,发生事故的车辆是标准版,而小米汽车内部人士透露,标准版SU7实际上没有配备这项技术。

这让人怀疑,小米是否为了省钱,在不同版本的车型上使用了不同的电池安全标准,而且在事故发生后,新能源汽车行业也呈现出诡异的集体沉默,蔚来、理想、小鹏等头部企业公关部门不约而同选择“冷处理”,社交媒体账号暂停更新技术类内容。

结语

小米SU7事故不仅让人十分痛心,可它也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毕竟技术再厉害,安全才是最重要的,人没了,再先进的技术也没用。

我们对不幸遇难的女生深感悲痛,希望她们的家人能尽快走出阴影......

主要信息来源:

原文登载于顶端新闻2025年04月03日关于追问小米SU7爆燃事故:电动汽车激烈碰撞必起火?的报道

原文登载于红星新闻2025年04月02日关于宁德时代回应爆燃的小米SU7事故:不是我们的电池的报道

原文登载于新京报2023年12月28日关于雷军:小米SU7搭载宁德时代麒麟电池,“定价不可能9.9万”的报道

原文登载于每日经济新闻2025年04月01日关于从检测到障碍物,到碰撞发生,总计2~4秒!小米汽车起火致死事故,这几秒钟发生了什么?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