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医生就不要想着发财”,这句话但凡是个医生肯定都不只一次听过,有些医生对这种说法不以为然,我却觉得这个观点是完全正确的。
而且,不管认可不认可这种观点,绝大多数医生都在不遗余力地践行着这个观点。
医生的职业使命是救死扶伤、维护健康,以患者为中心已经深深烙印在医生的日常工作中,专注于照顾患者、减轻痛苦、挽救生命,专注于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医生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没有余力想着发财,也没有能力想着发财,更不会违背伦理、违背道德、违背初心去追求发财。
不仅职业使命决定医生不会想着发财,医生的职业属性也决定了医生不应该想着发财。
我一直觉得,医生职业稳定的属性和发财是相悖的,你不能选择了稳定还指望着发财,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得陇望蜀有些人心不足蛇吞象了。
但是,医生不想着发财绝不等于不需要合理的报酬。
医生培养周期长、投入大,需要多年的学习和实践才能合格。他们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承担着高风险和高强度的工作,应该获得合理的经济回报,以保障自身和家人的生活质量,体现其专业价值。
这种合理报酬并非是“发财”。
然而,在当今社会,人的身份地位往往和经济实力挂钩,医学与商业的冲突让医疗体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关于价值的挑战。
医生不要想着发财,但社会不能不承认医生的价值。
这种承认,绝不能演变为道德绑架。
我承认你的价值,但你道德高尚,所以可以很廉价。
这种思想和行为是绝对错误的。
承认医生的价值,必须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
发财不等同于医生的尊严,清贫却在某种程度上让医生丧失尊严。
备受瞩目的三明医改在即,无疑是一次重塑医生价值的契机,能否在改革中解决医生合理报酬与职业价值之间的关系,成了医生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医生们期待年薪制,期待年薪制在实际中真真正正落实,而不是把年薪制设置的年薪变相成医生年薪的天花板。
很多医生担心,永远拿不到年薪制设置的年薪,永远远低于年薪制设置的年薪,这样的年薪制还算是年薪制吗?
这样的担心不无道理。
制度设计的再完美,不能不折不扣地落实,也是镜花水月,看着美好罢了。
我想,各个医疗机构只有把握住年薪制体现的是医生的“专业价值”,而不是“运营价值”,才能更好地理解年薪制、理解三明医改、理解医疗卫生事业。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