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档综艺,炸出当代年轻人消费观“嘴替”
“这包我背了五年,边角都磨白了,但199块买的,换新的?我疯了吗!”
综艺《我家那闺女》里,吴昕举着掉漆的帆布包“控诉”好友,一句“我消费就吴昕这样”冲上热搜。镜头扫过她堆满过期面膜的冰箱、磨毛起球的家居服、连外卖都要“凑满减”的微信对话框,网友集体破防:“这姐们儿演我上班!原来明星也过‘消费降级’的日子?”

一、吴昕式消费:从“抠门”到“人间清醒”的逆袭
“抠”得理直气壮:过期面膜敷脖子,二手平台当倒爷
吴昕的消费哲学堪称“抠门界教科书”:护肤品临期前狂敷全身,直播卖闲置时精准标注“前男友送的”“穿一次就闲置”,甚至自曝“为省打车费骑共享单车去机场,结果误机花800改签”。这种“抠”非但不招骂,反而被网友封为“反消费主义先锋”,弹幕齐刷:“吴姐,我的互联网钱包守护神!”

“降级”成顶流:打工人追捧的“穷精致”
当其他明星晒爱马仕被嘲“炫富”,吴昕的“抠搜日常”却成了流量密码。她分享的“9.9包邮收纳神器”月销10万+,直播间“临期护肤品专场”上架即空,连她穿旧的运动鞋都被扒出同款,网友调侃:“跟着吴昕买,穷得精致,抠得坦荡。”

二、消费降级时代:明星与打工人“共谋”的狂欢
人设反差:从“精致穷”到“抠门富”
过去,明星“哭穷”总翻车(如苏芒“650元伙食费不够”),而吴昕的“抠”却因真实感爆棚——她住豪宅却穿拼多多睡衣,背爱马仕却用超市赠品购物袋,这种“富抠”人设精准戳中打工人“既要面子又要里子”的心理,评论区常见:“原来明星也和我抢临期酸奶,突然不焦虑了。”

带货新逻辑:比低价更狠的是“共情力”
吴昕的带货话术堪称“反套路”:卖临期面膜时说“这日期敷脚都不亏”,卖二手鞋强调“鞋底磨损是我走过的路,现在便宜卖你人生经验”。这种“抠搜式安利”让打工人心甘情愿掏钱,某平台数据显示,其“抠门好物”专场GMV破亿,退货率却不足3%。

当“抠门”成顶流,这届年轻人活明白了
“吴昕式消费”爆火的背后,是年轻人对“精致羞耻症”的集体反抗。
从前,我们被“爱自己就买贵点”的消费主义洗脑,如今却为“省下奶茶钱”而窃喜。吴昕的“抠门人设”之所以封神,是因为她让普通人看到:真正的体面,不是用奢侈品堆砌人设,而是把每一分钱都花得理直气壮。

毕竟,当顶流都开始用“临期面膜”当底气,那些鼓吹“消费自由”的资本,才是该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