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理论中,人体穴位是脏腑精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就像脏腑健康的“晴雨表”。当身体内部出现炎症时,相应的穴位往往会出现压痛等异常反应,而拍打这些“痛点”,或许能成为辅助“消炎”的有效方式,避免长期使用抗生素之后易降低身体的免疫力。
一、地机穴痛——脾脏可能有炎症
地机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当膝盖下方约三寸处。
脾主运化水湿,若脾脏出现炎症,可能会导致运化功能失常,进而影响到地机穴的气血运行。
脾脏有炎症的表现:不想吃东西或进食减少,左下腹隐隐作痛,疼痛尤以进食后明显。

二、水泉穴痛——肾脏可能有炎症
水泉穴位于足内侧,当太溪穴直下1寸处。
肾藏精,主水液代谢。当肾脏出现炎症时,水液代谢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水泉穴气血不畅,出现疼痛。
肾脏有炎症的表现:腰部酸困不舒、小便无力、分叉、有泡沫、男子阳痿、女子宫颈糜烂等。

三、孔最穴痛——肺脏可能有炎症
孔最穴位于人体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7寸处。
肺主气,司呼吸。若肺脏有炎症,可能会导致呼吸不畅,气血运行受阻,进而影响到孔最穴。
肺脏有炎症的表现:自觉胸闷、憋气、呼吸不利、咳吐脓痰等。

四、中都穴痛——肝脏可能有炎症
中都穴位于人体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肝主疏泄,若肝脏有炎症,可能会导致疏泄功能失常,气血瘀滞。
肝脏有炎症的表现:眼球和皮肤发黄、小便发黄、生殖器周围潮湿、发痒等。

五、阴郄穴痛——心脏可能有炎症
阴郄穴位于人体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0.5寸处。
心主血脉,当心脏出现炎症时,可能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气血瘀滞。
心脏有炎症的表现:心前区闷重、沉痛、严重时可见心脏肥大等。

如果你有什么与疾病防治或中医学习相关的问题想要了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本文仅作知识分享,不构成对任何药物或治疗的推荐和推广,不能代替专业医生的医疗建议。如有诊疗需要,请咨询和联系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