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厉害了我的国!那些年,我国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大成果

日渐激烈化的知识技术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经济建设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随着以
日渐激烈化的知识技术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经济建设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随着以创新和技术升级为主要特征的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掌握大量自主知识产权,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已成为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自主知识产权

一般指自主研制、开发、生产的“知识产品”(如计算机软硬件、网络信息产品等),及获得许可购买他国或他人专利、专有技术、商标、软件等所享有的一种专有权利。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发展历程

2004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向国务院提出制定和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建议。

2005年:该建议得到国务院批准,决定由国家知识产权局牵头组织战略制定工作。

2008年:4月,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6月,《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正式颁布实施。

随着创新型国家的大力推动,我们不断的刷新自身乃至世界的高度,越来越多的“中国创造”相继涌现,向世界展现了不一样的国家自信和民族智慧。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那些年,我国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大成果。

“中国心”

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人们开始研究人工心脏。这款我国自主创新研发的全磁悬浮人工心脏,厚度只有26毫米,直径50毫米 ,重量不到180克,被医学界亲切地称为“中国心”。

两三个月前,一名心力衰竭患者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安装了一颗全磁悬浮人工心脏,他也是该项目临床试验的第一例患者。截止至2019年6月 ,这颗“中国心”已经成功完成临床试验手术4例,人道主义救援手术3例,总共7例。它不但填补了国内人工心脏领域的空白,更为上千万晚期心力衰竭患者重获新生带来希望。

“天鲲号”

2018年6月8日在江苏启东拍摄的由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最大、最先进的绞吸挖泥船、6600千瓦绞刀功率重型自航绞吸挖泥船“天鲲号”。

2019年3月12日,“天鲲号”完成通关手续,从江苏连云港开启首航之旅,标志着完全由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疏浚重器“天鲲号”正式投产首航。

“翔凤”

2018年6月27日上午10时许,我国第一次完全自主设计并制造的支线飞机——ARJ21(Advanced Regional Jet 21)“翔凤”载着多名试飞、实验机组成员飞临扬州泰州国际机场,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试验飞行任务,为改进国产大飞机设计、投入大规模商业飞行进行数据采集和实验。

“悟空”

2015年12月17日8时1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中国科学卫星系列首发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转移轨道。这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探测研究迈出重要一步。

“悟空”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DAMPE)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目前世界上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其中共有中国专利数百件。

“天眼”

2016年9月25日,在贵州黔南州平塘县克度镇大山深处,世界最大口径射电天文望远镜建成投入使用向祖国献礼。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工程是“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从1994年开始预研究并在贵州启动选址工作,2008年12月在贵州省平塘县克度镇大窝凼奠基,2011年3月25日开工建设,到2016年7月3号主体工程正式完工......20多年来,多少天文科学家和建设者为它付出了青春、智慧和汗水,构筑出这个人类探索遥远太空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