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4 月 28 日,朝鲜中央通讯社发布声明,首次证实朝鲜武装力量部队参与了俄罗斯库尔斯克地区的作战行动,并宣布该军事行动已 "胜利结束"。这份由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签署的声明,标志着朝俄军事合作进入新阶段,也引发国际社会对俄乌冲突外溢效应的深度忧虑。
根据朝中社披露的细节,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亲自研判战场态势,认定当时战况符合《朝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的触发条件,遂于 4 月 27 日签署出兵命令。声明强调此次军事行动 "完全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特别援引条约中关于共同防御的条款,称朝鲜部队为 "收复俄罗斯联邦领土作出重大贡献"。俄武装力量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在向普京总统汇报时证实,朝鲜军人不仅参与地面作战,更在战术协同、后勤保障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 26 日的表态与朝方形成呼应,她公开承认朝鲜士兵在库尔斯克战役中的突出表现,称其作战行动 "极大加速了地区解放进程"。这种高层级的双向确认,打破了外界对朝俄军事合作程度的原有认知。分析人士指出,朝方选择在战役结束后高调发声,既是对俄战略支持的公开背书,也意在向国际社会展示其作为 "负责任军事强国" 的形象。
然而战场态势仍存在争议。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梵蒂冈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晤后重申,所谓 "库尔斯克州完全收复" 系俄方单方面宣称,乌军仍在多个战略要地保持有效控制。这种官方立场的直接对冲,暴露出冲突双方在信息战领域的激烈较量。值得关注的是,特朗普在会晤结束后通过社交媒体向普京发出质询,要求俄方澄清是否存在 "利用盟友关系损害美国利益" 的行为,并暗示可能采取新的制裁措施。
此次军事合作的法律依据成为国际法界争议焦点。朝鲜声明反复强调其行动符合《联合国宪章》第 51 条关于集体自卫权的规定,但多位国际法专家指出,该条款适用前提需存在 "武力攻击" 事实,而俄方在库尔斯克地区的军事行动性质尚存争议。欧盟对外行动署发言人在布鲁塞尔表示,将就朝俄军事合作是否违反联合国安理会相关决议启动法律评估。
从地缘战略视角观察,朝鲜此次跨境军事行动开创了冷战结束后的罕见先例。首尔国立大学安全战略研究所报告显示,朝军可能借此获得实战化装备检验机会,俄方或将以能源、粮食援助及军事技术转让作为回报。这种基于现实利益的战略交换,正在重塑东北亚安全格局。日本防卫省已紧急修订《中期防卫计划》,将朝俄军事协同列为新的防御课题。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 28 日例行记者会上重申,中方始终主张通过政治对话解决争端,对俄朝正常交往不予置评。这种审慎表态既体现了中国在复杂局势中的平衡立场,也反映出东亚安全架构面临的微妙调整。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专家指出,朝俄军事合作的深化可能促使美日韩三边同盟加速整合,进而影响亚太地区的战略稳定。
随着朝鲜正式迈出境外作战的历史性一步,俄乌冲突已显现出明显的国际化特征。这场原属地区性的军事对抗,正在演变为检验国际联盟体系有效性的试金石。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各方保持最大克制,防止冲突升级引发更广泛的人道主义危机。国际社会普遍担忧,若军事同盟的 "多米诺效应" 持续发酵,现有国际秩序或将面临更严峻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