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水饺皇后》:烟火中绽放的中国式女性力量与时代画卷

这个五一假期,一部满溢人间烟火气的电影《水饺皇后》在朋友圈强势刷屏。它的故事里没有超级英雄,却凭借写实的笔触,用一锅热气

这个五一假期,一部满溢人间烟火气的电影《水饺皇后》在朋友圈强势刷屏。它的故事里没有超级英雄,却凭借写实的笔触,用一锅热气腾腾的水饺,熬煮出普通人精彩纷呈的滚烫人生,其感染力如同《我不是药神》与《中国机长》一般,深深触动人心。

马丽的蜕变:演绎臧健和的传奇人生

影片将视角聚焦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初的青岛,讲述了从青岛走出的单亲妈妈臧健和,在香港艰辛奋斗的传奇故事。马丽所饰演的臧姑娘,着实令人眼前一亮。为了能生动且精准地塑造这一角色,她付出诸多努力:提前三个月跟着面点师傅潜心学习揉面,长时间的练习使得手掌都磨出了厚厚的老茧;特意前往青岛渔村学习当地方言,甚至连走路姿势都悉心模仿劳动妇女微微驼背的形态。

电影开场的一幕极为震撼:在倾盆暴雨中,她拼尽全力死死护住炉灶,全然不顾滚烫的水花肆意溅落在手臂上,一心只为端给食客最后一笼饺子,这组镜头瞬间直击观众内心。当喜剧女王马丽卸下往日夸张的表情,用微微颤抖的双手包出第 108 个饺子时,观众从她的演绎中看到的,是一位母亲在命运无情碾压下所展现出的倔强与不屈。这种“笑着哭”的细腻演绎,更如一把锐利的钩子,深深戳中观众的心。

群像刻画:市井间的温暖相濡以沫

除了马丽的出色表现,惠英红、王祖蓝、朱亚文以及扮演女儿的小演员们,同样展现出了精湛的演技。惠英红饰演的包租婆红姐,嘴上总是嫌弃“大陆妹交不起房租”,可实际上却会偷偷地给孩子塞糖果;朱亚文扮演的码头工华哥,在收摊时总会“顺便”帮臧姑娘扛起蒸笼;就连平日里收保护费的混混,看到母女三人分食一碗饺子时,也不禁心生怜悯,留下几个硬币。导演刘伟强摒弃了《无间道》中的冷峻风格,转而以《甜蜜蜜》般的细腻笔触,将香港这座城市的温度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市井小民间那种相互扶持、彼此成全的美好情谊。

细节雕琢:还原真实与时代印记

为了高度还原故事的真实性,剧组在各个方面都下足了功夫。剧组特意借来臧健和女儿当年使用的擀面杖,在拍摄马丽包饺子的特写镜头时,每个褶子都精心捏出 24 道纹,完美复刻了“湾仔码头”的标志性工艺。

道具组更是独具匠心,用普洱茶给木头推车“做旧”,逼真地还原了车身上深浅不一的油渍。而母女三人之间独特的“饺子暗号”,尤为催泪。每当生活陷入艰难困境时,她们就会比赛谁包的饺子能够立起来。当企业成功上市之时,臧健和掏出那个站立的饺子,那一刻,全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落泪。

电影巧妙地通过蒙太奇手法,将诸多时代印记串联起来,比如隔壁摊主收听《我的中国心》,茶餐厅张贴“庆祝香港回归”的横幅等等,以一锅小小的水饺,煮出了大时代的波澜壮阔。美术指导更是以 1:1 的比例,精心还原了 20 世纪 90 年代超市冰柜里的饺子包装袋,这些包装袋从香港一路铺展到东京、纽约,生动地展现了普通人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历程。

《水饺皇后》在这个速冻食品随处可见的时代,让我们真切地触摸到食物背后所蕴含的脉脉温情,它是对所有努力用力生活的普通人的崇高致敬。

这个五一,不妨与父母一同走进影院,去感受父辈们奋斗的艰辛历程,或许也能在其中为自己当下的迷茫寻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