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眼中的幸福是吃饱穿暖,有爱人有孩子。
但她却和丈夫分居两地,无儿无女。
到底什么才是她眼中的幸福呢?
宁辛出生在一个平凡的家庭中,从小父母就十分疼爱她。
这份宠爱非但没让她变得骄纵,还让她更加的勤奋好学起来。
小小的她心中有着一个大大的梦,也就是从事播音主持行业。
在宁辛的努力之下,顺利的考上了中国传媒大学的播音系。
有些人考上大学就会松懈,但宁辛始终坚持学习。
所以毕业没多久,她就进入了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
两年后,又被调入中央电视台的体育部做记者。
起初听到这个消息,她的心情其实是很复杂的。
“上学时我体育成绩那么差,怎么主持体育节目?我说不去,因为当时没有概念——体育部是什么?”
这是宁辛内心的真实写照。
因为当时还没有女性去解说体育,所以她感到十分忐忑。
她担心自己解说会像说相声一样惹人心烦,所以没有勇气去尝试。
这个心结在她心里存在了一年多的时间,才慢慢调整过来。
其实觉得体育成绩不好只是个幌子,她内心最担心的还是怕做不好观众不愿接受自己。
但是从小就十分励志的她又怎么会被这种小困难给打倒呢。
她很快调整好自己,开始像海绵一样疯狂的汲取知识。
毕竟自己也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能不能做好就意味着女性到底有没有能力解说体育。
最初她只是想把事情做好,才努力的去学去问。
后来接触的时间久了,她发现自己是真的发自内心爱上了体育。
“那些东西真是太了不起了,赢或是输,欢乐或是悲哀,成功或者遗憾,都能使人受到震撼。体育的魅力太大了。”
通过这么多次的解说,宁辛逐渐把工作转变成了自己的乐趣。
但是体育解说和普通的新闻播报可不一样,它要求解说员必须懂。
而且在解说一些国外的东西时,如果英文不好就还得借助翻译。
这样一来自己得到的信息就不是最“一手”的,也会很不方便。
所以宁辛就走上了自我提升的道路。
每次遇到赛事时,她都要自己去找那些运动员的资料。
每个人的名字、球衣号、擅长的位置和进攻风格她都得一清二楚。
所以宁辛经常熬夜到好几天去补充相关的知识。
这也就算了,她还得抽时间去客串解说一些别的赛事。
一遇到懂行的人,她就会追着人家问个不停。
有时候工作忙,宁辛要在全国各地跑,工作特别辛苦。
这种长时间的高负荷是一般人难以接受的,但她却凭着满腔热爱一干就是这么多年。
慢慢的她名气大了起来,也经常需要去国外转播一些赛事。
可是她英文水平又很差,不带翻译的话在异国他乡简直是寸步难行。
为了能更好的跟现场沟通交流,她决定学好英语,自己一个人就充当起翻译的角色。
想的容易,真正做起来才知道有多难。
毕竟已经这么长时间没有接触过,一下子拾起来是需要很大毅力的。
光是每天背单词和练习口语就已经让大多数人望而却步了。
起初她去外语学院进修英语,每天要上一个小时的课,回家之后还要再学习两个小时。
本来工作就已经很忙了,这更是极大的占用了她的时间。
所以渐渐地她就不去学校听课了,改为在家自学。
可能是上天也注意到了她的努力,哥伦比亚大学竟向她抛出了橄榄枝。
虽然只有一年的学习时间,但对于宁辛来说已经足够。
她孤身一人前往美国,拼命地吸取知识,跟人对话。
因为周边人都讲英文,她很快就掌握了。
而且她还跟同学们学到了许多关于新闻的东西,这些都让她受益匪浅。
回国后的她吸取经验,做出了更好的节目效果。
在她事业一帆风顺之际,她也遇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
只不过他们之间的爱情,却像是牛郎和织女。
在宁辛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位叫张宽的男人。
他们两个人都有着蓬勃向上的精神,很快就交流到了一起。
在一番了解后,张宽慢慢开始欣赏宁辛的精神。
他知道宁辛是一个人来的美国,怕她孤独就经常和她一起聊天。
久而久之,宁辛也被他身上的气质所打动。
二人就这样,开启了一段恋爱。
但是宁辛的学习时间只有一年,他们很快就不能时时刻刻在一起。
这时候他们就要面临一种抉择。
到底是宁辛放弃央视的工作来美国,还是他放弃美国的一切回中国?
这对当时的他们来说太难抉择,于是就决定分居两地。
短暂的分离是为了更好的相遇。
或许他们最开始欣赏对方的就是这一点——永远热爱自己的事业,不轻易放弃。
那时候的交通远没有现在便利,相隔两地的他们很难跟对方见到面。
他们只能拼命地工作,攒下一点假期才能见面。
有时候是宁辛,有时候是张宽。
见不到面的日子他们只能靠着打电话之类的通讯方式联系。
即使是这样,也没能让彼此之间的感情减淡半分。
反而像一壶美酒一样,沉淀的时间越长越香甜。
在这个过程中,或许他们也想过要一个孩子。
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最后没能要成,日子长了宁辛的身体也就不适合再孕育了。
不过也有传闻说他们其实有一个双胞胎女儿。
但是具体怎样,大家也不知道。
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21年,他们两人终于快要熬出头了。
宁辛也到了该退休的年纪,这时候的她终于能和丈夫团圆。
幸福的定义,其实很模糊。
或许对他们来说,一份好的爱情就是让对方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