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别乱用桂附理中芄,这3种人不适合补,越补阳气越虚!
在中医理论中,阳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力。现代医学角度看,阳气的作用类似于人体的免疫防御系统。阳气充沛,抵抗力就强,生病的几率自然降低。提到温补阳气,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桂附理中芄。但要注意,这个方子并非人人适用。如果你属于以下3种情况之一,盲目进补反而会适得其反,加重阳虚问题。

第一种是气滞血瘀的人,这类人阳气并非不足,而是气血运行不畅。若此时用桂附地黄芄强行补气,反而会加重气滞血瘀的症状。这类人常有刺痛,疼痛的地方固定不移,舌下青筋青紫凸起、伴有面色暗沉,口渴但是不想喝水等等症状。参考先用桂枝茯苓芄疏通气血,待瘀血情况改善后再考虑补阳气。

第二种是湿热内蕴的人,这类人体内湿与热交织。常有口苦口臭、头面出油、小便黄、痤疮、便秘等症状,舌苔黄厚黏腻。此时如果误用桂附地黄芄补阳气,这个药温燥,会加重湿热。应先参考使用龙胆泻肝芄清热祛湿,待舌苔干净后再调理阳气。

第三种是痰浊壅盛的人,痰湿堆积者,多表现为体胖,乏力,稍微一活动就气喘吁吁、痰多黏稠、大便黏马桶,舌苔白厚。此时如果盲目用桂附地黄芄补阳,反而会助长痰浊。参考先用橘红芄化痰祛湿,待体内痰湿减少、舌苔变薄后再温补阳气。

那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治疗方案推广,出现不适,还请及时线下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