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日军入侵印度之英帕尔战役(18):被合围的英印联军

书接上回,本期将继续讲述双方在阿拉干地区的第二次交战……英印军在梅宇半岛稳步推进,目标直指战略要地阿恰布岛。日军自然不会

书接上回,本期将继续讲述双方在阿拉干地区的第二次交战……

英印军在梅宇半岛稳步推进,目标直指战略要地阿恰布岛。日军自然不会一直被动挨打。此前,为了改变在缅甸的防御态势,1944年1月7日,东京的日军大本营已经批准“口号作战”计划,牟田口廉也中将的日军第15军将攻入印度东北的曼尼普尔邦,占领首府英帕尔。

(上图)日军第28军司令官樱井省三中将。第一次阿拉干战斗期间,樱井还是第33师团长,说起来他算得上是英印军在阿拉干战场的老相识了。

日军缅甸方面军在大本营批准“口号作战”计划以前,就已经接获驻守阿拉干的第55师团报告,得知英印军再度入侵梅宇半岛的消息。起先,缅甸方面军司令官河边正三,只是命令第55师团长花谷正(1943年11月接任)着力防范。随着入侵英帕尔的作战逐渐定案,日军大本营决定在缅西南增设第28军编制。1944年1月6日,第28军编成,由曾经参加过缅甸战事的原第33师团长,时任陆军装甲本部长的樱井省三中将出任军司令官。9天后,第28军正式纳入缅甸方面军编制。第28军的任务除了防范盟军从陆海两路对阿拉干邦的进攻之外,还负有执行与英帕尔作战密切相关的“八号作战”的使命。这一作战计划不仅要求将再度入侵阿拉干的英印军第15军歼灭,而且还要求樱井尽可能吸引英军第14集团军的预备兵力南下,分散英印军驻守英帕尔地区的兵力,为第15军入侵印度的作战创造条件。

1944年2月,英印军已经拿下大半个梅宇半岛的时候,日军的“八号作战”也终于开始了。这次作战的主力是第55师团步兵指挥官樱井德太郎少将指挥的樱井兵团。这支部队由第55师团的约5个步兵大队、第55山炮联队第2大队一部和第3大队主力(共配备4门山炮和4门中型迫击炮),第55工兵联队主力等部队组成。

2月3日,樱井兵团从布迪当东北角印军114旅同土井联队第1大队相持的战线间隙突破,次日黎明便占领了通巴扎的英印军后勤基地。之后,樱井少将意图从后方攻击印军第7师,将其包围歼灭。然后,樱井兵团还想越过梅宇岭,在孟都地区歼灭印军第5师。而楼井少将本人,更想要攻入印军第7师师部,活捉师长梅瑟维少将。

1943年8月,樱井德太郎刚晋升为少将,来到阿恰布就任第55师团步兵指挥官一职。112步兵联队长棚桥真作大佐派上原中尉来迎接。上原见到这位将军时,惊讶地发现,他居然戴着一条显眼的珍珠项链。“别那么吃惊。”樱井训斥道,“这是我的护身符”。令上原更吃惊的还在后头。在112步兵联队为他举行的欢迎晚宴上,樱井兴致很高,光着膀子跳舞说唱,还把香烟插在鼻孔和嘴角里,——点着。等到一曲舞毕,樱井已经把烟都递给离他最近的军官们了。很快,这件事情在整个缅甸方面军都传开了。

当初得知英印军已经南下梅宇半岛,樱井少将也是满不在乎,认为克里斯蒂森的部队只要等到下雨,就会停止前进。他还口出狂言:“(英军的进攻)根本就是小孩子把戏。我们要去梅宇半岛消灭敌人。给我一个大队,我马上就能打到吉大港去。”因此第55师团开始行动之后,这位步兵指挥官比谁都积极。

在占领通巴扎以后,樱井兵分三路。右路的久保部队由配属该兵团的213步兵联队第1大队长久保正雄少佐指挥,辖该大队第4中队(欠1个小队)、机枪中队(欠1个小队)、迫击炮和大队炮各1门,还有一个工兵小队,负责越过梅宇山岭,推进到布里亚斯克桥周围地区,阻击英印军沿公路南下增援,保护樱井兵团右侧的安全。中路以棚桥大佐的112步兵联队(欠1个步兵中队和1个机枪小队),沿梅宇岭东麓一路南下,寻找英印军主力求战。左路以松尾正武大尉指挥的143联队第2大队(欠第5中队、半个机枪中队和半个大队炮小队)向奥兰宾西侧推进,负责攻打正在同土井大佐143步兵联队主力相持的印军89旅后背。而樱井兵团司令部会跟随在松尾大队后方推进。

樱井少将指挥的兵团司令部配属的作战单位,主要是第55师团步兵指挥部的亲卫中队,下辖2个小队,由指挥部部附兼利中尉指挥,通称兼利队。2月5日早晨开始,樱井和棚桥、松尾两部的无线电通信就故障频发,根本就联系不上,只有自行率部一路向纳杰多克村方向推进。

10点,步兵指挥部出发后不久,在因姜东面高地突然同英印军一部遭遇。兼利队立即投入战斗,一时三面受敌,陷入苦战。坚持到黄昏时分,英印军终于被击退,兼利队和指挥部其他单位都出现了一定的人员伤亡。此后,樱井的司令部在推进途中不时会和英印军小部队发生遭遇战,虽然不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但人员伤亡陆续出现。兼利部队等直辖小部队战斗人员很快就不敷使用,连防疫给水斑和无线电操作员都配发了手榴弹投入战斗。樱井少将一度愁眉不展,好在2月6日9点,兵团工兵队长率领大约200人赶来会合,司令部终于暂时摆脱了困境。

(上图)第55师团步兵指挥官樱井德太郎少将。他虽和樱井省三中将同姓,但没有亲缘关系。被称为“德太”的他以豪爽勇武著称,一心想在第二次阿拉干战役中打个漂亮仗。尽管他的部队取得了不少战术性胜利,但还是未能阻止英印军第15军完成战役任务,日军参战部队的伤亡也比预想中大得多。

在樱井兵团从通巴扎出发后,布迪当方面的143步兵联队第3大队(黑冈金四郎少佐指挥)和144步兵联队第2大队(加藤幸吉少佐指挥,当时划归师团预备队)即北上呼应,试图对纳杰多克地区的敌军形成南北夹击之势。问题是自从黑冈和加藤率部出发后,双方一直没能取得联系,樱井完全不知道这两个大队的具体动向。

2月6日,就在樱井兵团司令部和工兵队长带来的200人会合之前,黎明将近的时候,天际仍然笼罩着一层浓雾,112联队主力仍像在黑夜中行军一般。渡过梅宇河后,松木平直行少佐指挥第1大队西进,负责截断辛兹维亚西面的英印军退路。

星光少佐指挥的第2大队位居联队主力正前方,联队本部,山炮中队和运输队随后跟进。联队主力走进了一片被几座矮丘分隔的平地。棚桥大佐测算了一下他们已经行进的距离,认为他们已经非常靠近英印军主阵地了。

樱井兵团的突破作战

这时,前方的星少佐报告,他们与英印军遭遇。棚桥找来联队通信中队无线电班班长村濑少尉,告诉他:“第2大队的前锋缴获了一部英军电台,去把它给我拿回来。”村濑奉命前进了大约90多米,来到一座山脚下。他看到几名英军士兵躺倒在地,都已死去。然后村濑在一座石制掩体内找到了电台。里面不是一部便携式电台,而是大型电台,村濑根本就无法挪动,只得让他带来的几个部下,直接把这部电台毁掉。当村濑开始返回联队本部的时候,不经意地向山谷扫视了一眼。雾稍稍散开,一座座营帐映入村濑的眼帘。村濑大吃一惊,这分明是一座大型营地,里面还有许多坦克!村濑无意间望见的正是英印军在辛兹维亚谷地的行政区阵地。而后白雾再度弥漫,将一切都遮住了。

棚桥听到村濑的报告,不敢怠慢,赶紧让一名通信员立即出发,去寻找星少佐的第2大队。雾中很难找到第2大队的行踪,然而在这个节骨眼上,星大队是棚桥目前能够调用的唯一主力步兵作战单位。第1大队被派到辛兹维亚西面,杉山直一大尉的第3大队还落在后面的一段距离之外。想到自己的联队本部一旦遭到攻击,联队军旗就有可能被缴获,棚桥的额头不禁冷汗直流。英军就在附近,第2大队如果无法到位,棚桥眼下可用的兵力就只有200人左右的联队直属部队,其中军旗护卫队60人,通信中队电话班80人,无线电班50人,还有一些联队警卫人员。通信中队长绿川大尉,从第55师团初人缅甸战场开始,就已随这个师团征战,2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以勇敢闻名。他首先想到的是电台的安全问题,马上下令在河岸附近,将电台掩埋在土堆里。

军旗护卫队赶紧上山,穿过丛林,然后就发现有人向他们开枪,停下了脚步。他们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在无意中来到了印军第7师师部驻地的边缘。弗兰克·梅瑟维少将把自己的师部设在第15军“行政区阵地”以北约3公里的朗姜。

第7师巡逻队报告,发现有明显的日军活动迹象。显然小股日军在悄然越过第7师114旅阵地后,故伎重演,正在实施南下迂回机动。梅瑟维开始担心自己的师部位置可能过于暴露了。另一方面,第14集团军的主要将领之前已经达成一致意见,一旦日军开始施展他们拿手的侧翼迂回战术,要做的事情就是拉开架势和他们战斗。第7师师部没有步兵,但文职人员和通信兵同样可以坚持战斗。当时梅瑟维手中除了师部文职人员和通信兵外,还有一个师属工兵营分队。梅瑟维一声令下,师部非战斗人员全都抄起家伙,对准胆敢摸到他们眼皮底下的日本兵开火。

非常有意思的是,棚桥的日军112联队本部情况也差不多,同样没有战斗人员可用。梅瑟维的师部人员占据有利地形,居高临下,用轻型自动武器打得日军无法前进。战不多时,发觉师部所在地有敌情的2辆英军坦克赶到现场。棚桥一看英军坦克出现,暗暗叫苦。联队军旗护卫队只装备轻武器,根本无力抵挡坦克冲击。上原中尉加快速度跑到棚桥身边报告。棚桥在靠近河岸的树丛中隐蔽,与联队本部直属人员一同护卫军旗。见到上原,棚桥劈头就带着怒气喝问:“通信中队都在干什么哪!让他们赶快登上那座山(日军称为316高地)!”

上原飞奔到通信中队传令。绿川大尉却对棚桥的命令不以为然,拒绝执行。“我们现在不能出动。”上原大吼道:“你们必须出击,情况危急!”这个时候,激战正酣的山边,传来了刺耳的枪声。“这辈子都别想!”绿川一点都不肯让步,“一旦我们的电台毁了,你们就没法战斗了。棚桥是不是根本就不知道电台的重要性啊?”“好啊!”上原的脸都快气绿了,“那你是不是想看着军旗护卫队被屠杀殆尽啊?”“你只管把话带给棚桥。”

上原离开不久,联队参谋荒田大尉又赶来找通信中队。荒田和绿川平级,一开口就没留余地:“绿川,你这混蛋到底在想什么呢?这是联队长的命令。你现在就得进攻!”绿川虽然还嘟嘟囔囔,但终于服从命令,将他的部队分为两组出击。

绿川的通信中队向山顶发起了冲锋。早先在雾中发现英印军阵地的村濑冲上了山坡,不过很快就摔倒在地。他的传令兵将他扶了起来。村濑觉得自己的左脚大脚趾好像已经断了。村濑让传令兵撑住他的左半身,抬起头来,正好看到一辆英军坦克就停在大约20米之外。英军坦克兵正在从坦克里往外爬。传令兵低声问道:“我该开枪吗?”“别犯傻了,赶快离开这儿!”村濑和传令兵匍匐着退向远处,没有惊动这些英军坦克兵。他听到绿川带着他的部队在山顶发出胜利的呐喊声。通信中队在千钧一发之际及时出现,占领了这个山头,挽救了棚桥联队直属队的命运。

棚桥得知绿川占领316高地后,率领联队本部人员,扛着军旗,登上了山顶。一路上,他们发现半数军旗护卫队的士兵都倒毙在山坡上。登顶,棚桥看到他的部下向一片帐篷开火,然后冲了上去。后来,日军发现这里是印军第7师师长梅瑟维少将的师部所在地。棚桥联队直属队以大约200名非战斗人员,仅以轻武器就击败了一个英印军师部,占领了他们的驻地。棚桥的一位部下缴获了一顶英军将军的军帽,肯定是梅瑟维少将在撤离的时候落下的。这个日本兵试着将帽子戴到了自己的头上,觉得挺不错的,就一直戴着这顶帽子招摇。而在这个时候,棚桥也无意破坏部下的兴致。

这种战果是师团步兵指挥官樱井德太郎少将一直都期望能够实现的。在战役计划阶段,樱井每次到仰光的方面军司令部走访,都会询间方面军参谋部,印军第7师师部所在地的最新消息。他一心想俘获印军第7师师长,而且差一点就真的成功了。棚桥竖起联队军旗的那座山,后来就被日军称为“御旗山”。

(上图)第55师团长花谷正中将。他在第二次阿拉干战役期间,负责在后方掌控战役全局,非常清楚日军缺乏重装备的弱点。

但是,日军的这次战斗胜利,象征意义要大于实际意义。根据英国历史学家们的叙述,梅瑟维在撤离朗姜的师部之前,已经把所有密码本和重要文件都烧毁,日军除了知道第7师长及其下属三个旅的旅长姓名之外,并没有收获多少有价值的情报。相反,日军的不少重要文件在战斗期间,落入英印军手中。英军甚至在一位日军军官的尸体上,搜到了楼井少将本人的“八号”作战命令副本。这样一来,日军的参战部队番号,指挥官姓名,预定行动路线,还有樱井本人的意图,就完全被英军掌握。

日军在山上听到了一声尖锐的哨响,本能地觉得那是英军的反击信号。但是他们猜错了,由于天降大雨,英军第25龙骑兵团的坦克已经无法在山坡上机动,加上其他原因,英军决定撤退。英军的目标是守住辛兹维亚盆地,外围小折一阵,无关大局。而日军现在已经可以居高临下,将英军在盆地里的阵地一览无余。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日军意识到必须速战速决,因为他们轻装突进,无法久战。除了少数山炮之外,日军没有其他重火力能够与英军的火炮抗衡。他们也没有坦克可以与英军坦克对战,而第55师团长花谷正一开始就知道英军在前方部署了坦克。而日军虽然在战役一开始的那几天,调集了大量飞机掩护地面部队,但是在日军最需要飞机的时候,英国皇家空军利用数量优势和巧妙的战术,让日军地面部队在空中几乎都看不到自家飞机。

2月8日,正是交战双方都非常需要空中力量的时候。斯利姆在备战期间,就已经确保盟军会备足用于空投补给的降落伞。虽然他无法在孟加拉筹集到足够的丝织品来制作降落伞,但是有黄麻编织的降落伞可以代替。尽管黄麻制降落伞无法用于空投伞兵部队和易碎物资,但已经足够完成急需的其他物资的空投任务。而斯利姆在《转败为胜》一书中颇为自豪地指出,一具黄麻降落伞耗费的成本,只及丝织品降落伞的二十分之一。

英印军空投作业人员正在运输机机舱内,向阿拉干前线空投物资。

问题在于要顺利进行空投作业,英军必须掌握战场上空的制空权。前文说过,日军飞机在第二次阿拉干战役初始阶段,行动相当积极。日军开始进攻的首日,陆军航空兵出动了超过100架飞机,之后的几天,出动的飞机数量也都超过60架,其中还出现了日本陆航最新配备的,机动性能超出Ki-43“隼”式战斗机一截的最新型Ki-44“二”式战斗机。但在空战当中,日军飞行员的表现简直惨不忍睹,被英国皇家空军在前方的3个“喷火”式战斗机中队彻底压倒。在最初的13天空战中,日军一共损失65架战斗机,而英军付出的代价,仅为3架“喷火”式战斗机。

英国皇家空军以这种不成比例的击落比率,掌握了战场上空的制空权,但这并不代表空投就不会遇到麻烦。日军的轻型高射炮和轻武器火力虽然奈何不了高空飞行的英军飞机,但火力密度和精度足以迫使英军飞机放弃低空飞行进行精确空投的意图。为了规避日军防空火力的低空袭击,英军只能在夜间进行空投。粮食、弹药、医疗用品、牙刷,各种物资都通过空投,送到阿拉干的英印军将士们手中,需要替换的装备和各种物资基本上都能及时到位。

印军地7师师长梅瑟维少将本人急需的一件东西——他的新军帽,迟迟没有到位。这只能怪上帝让他长了一个罕见的大脑袋。非常有意思的是,后来一群身穿缴获的英军制服,突袭“行政区阵地”的日军被歼灭后,人们发现其中有一个大脑袋日本兵就戴着梅瑟维的那顶军帽。这个刚得到“将军”绰号不久的日本兵,就这样无意中完璧归赵。英军士兵将那顶帽子送还了真正的主人梅瑟维少将。

日军方面,樱井少将在竭力同从布迪当出击的黑冈和加藤两大队取得联系。2月8日,樱井兵团直属队在向奥兰宾东北的202高地和186高地一线推进时,同正在向纳杰多克村方向推进的松尾大队取得了联系。

从布迪当出动的日军当中,左翼的黑冈大队进展更为顺利,2月6日即推进到纳杰多克村东南约2000米的129高地。据日军战史资料记载,黑冈大队在这座高地的战斗中共击毙英印军80人,破坏汽车128辆。右翼的加藤大队在西诺宾附近就与英印军遭遇,形成了混战,一时无法脱身,同黑冈大队拉开了距离。

日军各部已经逐渐对辛兹维亚形成了包围。2月10日,樱井少将在纳杰多克村东北约4000米的186高地附近,同棚桥联队恢复了通信联系,得知棚桥已经在率部围攻辛兹维亚。当天14点,樱井率兵团司令部向棚桥联队本部所在地推进,很快便与棚桥会师。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