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全民AI的时代,Deep Seek的横空出世,让我们普通人也拥有了迅速破除信息差的机会。
很多知识的获取,你完全可以通过AI得到,有些甚至还很有用。的确,AI让我们学习变得更高效了。
但你要知道,凡事都是双刃剑。
你的效率是提高了,但是过度依赖,你就会失去了持续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是很危险的,因为一旦只通过AI来获取知识,那直接的后果就是:这些知识不是你的,你压根就没掌握。
你只是知识的搬运工,实际上你并没有进步。
你不断通过AI获取知识、方法,意味着你只是在消费知识,而非获取知识。我们真正要做的,是获取“洞见”。
何为洞见?
“洞”:意为透彻、深入(如“洞察”)。
“见”:指见解、观点。
合义:透彻的见解,即通过深刻认知提炼出的核心观点。
阅读是深度思考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好比你跟一位“高人”在聊天,然后你俩在辩论。
有效的阅读,是你会对作者的观点提出质疑,然后你在生活中实践,看这个观点是否适合自己。
《如何阅读一本书》里有提到:“只有一种方式是真正地在阅读。没有任何外力的帮助,你就是要读这本书。你什么都没有,只凭着内心的力量,玩味着眼前的字句,慢慢地提升自己,从只有模糊的概念到更清楚地理解为止。这样的一种提升,是在阅读时的一种脑力活动,也是更高的阅读技巧。这种阅读就是让一本书向你既有的理解力做挑战。”
阅读书籍的意义之一是:提高我们的理解力。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AI是“高效”,帮助我们快速解决问题。
阅读是“锻炼”,帮我我们提高认知。
曾仕强老师说过:
“知道做不到等于不知道”。
振聋发聩,发人深省。知行合一就被这一句话简单概括了。
越是快的时代,我们越要慢下来,做好有积累的事。
一味追求效率,反而丢掉了成长。
所以,我们把AI当做工具就好,千万别因为知识获取的便捷性,而丢掉了阅读。
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如何做到有效阅读。
01
预读与速读结合——快速把握框架
这个方法,就是通过预读来快速掌握文本结构,再决定精读或跳读。
当你需要快速从一本书摘取知识点,并立刻用到生活中时,这个方法很适用。
什么叫预读?就是通过阅读标题、引言、小标题等,先了解整体逻辑。然后标记关键词句,为后续细读定位重点。
接下来解释速读:用“扫描法”快速浏览,抓取段落首尾句或主题句;对已熟悉的内容跳读,专注新信息或争议点。
这个阅读方法,可以帮助你快速提取书籍的核心观点。
当然了,也需要你十分专注。
如果你是想通过了解一本书来写论文和报告,那这个阅读方法是最适合,也是最高效的。
02
熔断不读书法——要对观点提问
所谓“熔断不读书法”,意思就是在读书时一旦看到有启发的内容,就触发熔断点,立刻停止读书。停止读书之后做什么呢?围绕这个触发点对自己提问。
比如你看了王阳明的“心即理”的观点,马上停下来问自己,什么叫心即理?是我的内心是怎样的,世界就是怎样的?还是说道理都在我内心之中,不需要向外求?
然后带着疑问,在书中寻找答案,找到答案之后,记下来。这样,书中对你有用的观点,你就会记得很清楚。
记得清楚只是第一步,还要不断在生活实践、改变,特别是遇到人际关系烦恼时,马上调取出来书中某个观点去处理试试,看看会不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这就是高手的学习方法:先用感性能力帮自己选择,再用理性能力帮助自己思考,然后不断在“事上练”。
这样读书不仅收获大,而且还能把知识变成你自己的。
03
主题阅读——把多本书串起来读
这个概念出自书籍《如何阅读一本书》。意思就是:在读书时,阅读者会读很多书,而不是一本书,并列举出这些书之间相关之处,提出一个所有的书都谈到的主题。
比如你想读沟通技巧类型的书籍,你可以通过AI筛选出三本类似的书,然后你根据这三本书的大纲,摘取类似主题,分别进行阅读。
比如你想研究“人为什么会拖延”,这时候需要读10本心理学、时间管理的书,而不是只盯着一本书死磕。
怎么做?
第一步:明确你的问题,比如“拖延症的本质是什么?怎么解决?”
第二步:找一堆相关的书,不一定要全部读完,快速筛选出和主题相关的部分。
第三步:把不同书的观点,写下来进行pk。比如:
A书说拖延是因为恐惧失败。
B书说是因为大脑多巴胺极致
C书说和童年教育有关。。。
第四步:像法官一样对比分析,找出共同点、矛盾点,最后整合成自己的结论。
这个阅读方法,最大的作用就是:你能主动控制书,而不是被书控制。
你是带着目的阅读,所以你完全可以跳着读、挑着读,只抓和主题相关的部分,其他暂时忽略。
甚至你可以把自己当作裁判,让作者们“吵架”:你们都说能治拖延,证据呢?
很明显,主题阅读很费力气,但也是能让你最有收获的阅读方式。
你用了多本书给自己搭梯子,目标是爬到高处看清某个领域的全貌,而不是困在一本书里转圈。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你快速成为某个话题的“半个专家”。
04
结语
读书的方法有很多,在这里我只列举三个我个人很适用的读书方法,抛砖引玉。其他还有很多阅读方法,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每个人读书的习惯都不一样,我们只有通过不断阅读,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总归而言,我们阅读是为了让自己保持深度思考,不被他人观点左右。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保持独立思考是十分重要的。
AI的盛行,是好事,确实让我们办事效率提升了一大截。但要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建立自己的精神避难所,还是需要通过阅读来获取。
最重要的是,阅读书籍可以让我们保持注意力,这是当下时代很稀缺的,我们每天被太多信息干扰了,我们需要通过书籍,来挽回自己的注意力。
愿你在阅读中:找回自己,坚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