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当加拿大海军“渥太华”号护卫舰舰长阿德里亚诺·洛泽尔站在舰桥上,望着前后两艘中国军舰——052D型驱逐舰“长沙舰”与054A型护卫舰“运城舰”的夹击时,他满脸愁容地念叨着:“完了,完了,这场戏演砸了。”
一个月后,这个倒霉的舰长在回国的路上收到了解职通知,理由是加拿大海军对其指挥能力“失去信心”。
左一为舰长本人
这场闹剧,堪称加拿大版“千里送人头,礼轻情意重”,只不过“情意”是自取其辱,“礼”则是把自家舰长的职业生涯打包成祭品,献给了南海的波涛。
01
为了获得老大的关注,加拿大的海军显然深谙“流量密码”。
剧本都写好了:开军舰、带记者、闯黄岩、等立功(打脸)、打卡回、回国吹。
这次行动,“渥太华”号特意搭载了CTV新闻记者,准备拍一部《加国战舰南海历险记》,向国内观众展示“维护国际法”的英勇身姿。
这次他们的目标是硬闯黄岩岛的领海基线,能闯进去最好,给东大加一些强度。
舰上的记者们也早早架好了长枪短炮,准备大书特书加国海军的雄姿。
只是,他们没想到的是,他们进入南海区域之后,一举一动就都在我方海军的监控之下。
在逐渐靠近黄岩岛的过程中,我方052D型驱逐舰“长沙舰”与054A型护卫舰“运城舰”迅速包抄上来,一前一后,既拦住了去路,也挡住了退路,他连转向奔逃的机会都没有。
面对052D的垂发单元和054A的雷达锁定,洛泽尔舰长无计可施,不得不开启AIS定位系统,向我方军舰实时共享航行数据,并在无线电中诚恳汇报:“我们是来……呃,散步的?”
渥太华号
最终,两艘中方军舰以“押送出境”的姿势,将“渥太华”号礼送出黄岩岛海域。
随行的记者哪见过这场面,赶紧拍照录像,把这精彩的场面第一时间传到了网上,声称加国海军在南海自由航行时遭到中方海军的拦截。
加拿大媒体哀嚎:这是皇家海军最耻辱的一天!
加拿大军舰本来带上记者要记录“高光时刻”,结果拍成了“碰瓷自黑纪录片”,丢人丢到了万里之外。
02
加拿大海军解职洛泽尔的理由——“对其指挥能力失去信心”
这堪称官僚话术的经典范例,美国海军早已玩得炉火纯青。
2023年以来,至少14名美军舰长因同样理由被撤,全因他们在西太平洋“没演好对华强硬戏码”而丢了军职。
但细品这出戏的潜台词:加拿大政府既要配合美国“印太战略”来南海刷存在感,又怕真惹怒中国;既要国内民众看到“硬气”,又不敢让军舰硬碰硬。
洛泽尔的“认怂”操作,不过是替高层背了“既要又要”的锅。
加拿大海军总兵力仅1.5万人,主战舰艇15艘,而我南海舰队一家便有数十艘现代化舰艇。
用上世纪90年代的“哈利法克斯”级护卫舰挑衅中国052D?
相当于开老爷车去F1赛场碰瓷,结果被超车时还溅了一身泥。
洛泽尔舰长其实也没必要难过,美国的同仁里相关遭遇的舰长可就多了。
美国“霍华德”号驱逐舰舰长因被中国军舰逼退遭解职;
“卡尔文森”号航母舰载机中队指挥官在南海任务后下岗;
甚至连拿过四枚奖章的“萨默塞特”号舰长也因“信心不足”被炒。
可以这么理解?如果你不想好了,不想进步了,那就去南海走一遭,绝对让你光速失业。
不过他们也很绝望啊,他们直面中国海军的实力碾压:055型万吨大驱的威慑、双航母编队的压迫感、以及解放军“朋友来了有美酒,豺狼来了有猎枪”的坚定意志。
一位匿名美军军官曾吐槽:“上级让我们去南海‘展示决心’,却不说被052D雷达锁定时该怎么‘展示’,除了掉头,难道要演《泰坦尼克号》?”
03
加拿大海军不远万里来南海,真为了“自由航行”?不如说是给美国交“保护费”。
2024年加拿大启动“地平线行动”,每年派三艘军舰到印太,嘴上说是“维护规则”,实则替美国站台。
但加拿大忽略了一个现实:美国自己都陷入“航母不够用、舰长不够撤”的窘境,哪有余力罩着小弟?
当“渥太华”号被中国军舰包围时,最近的美国驱逐舰装作没看到,等到加拿大军舰被押出黄岩岛海域,才慢悠悠地过来“慰问”一下。
加拿大海军或许以为,撤个舰长就没事了。但问题在于:用冷战思维挑衅21世纪的中国,注定是“蚂蚁伸腿绊大象”——大象没倒,蚂蚁先闪了腰。
更讽刺的是,加拿大国内舆论对此事的态度两极分化:强硬派骂舰长“软蛋”,理性派嘲讽政府“作死”。
有加拿大网友神评论:“我们海军去南海的意义是什么?为了证明加拿大除了冰球和枫糖浆,还有脸可以丢?”
洛泽尔舰长的故事,本质是一场西方霸权逻辑的破产仪式。
当中国用实力戳破“自由航行”的虚伪外衣,加拿大之流只剩两个选择:要么认清现实,要么继续派舰长“送人头”。
毕竟,在东风导弹与航母战斗群面前,任何“碰瓷艺术”都不过是跳梁小丑的滑稽戏。
加拿大若还不懂“远交近攻”的古训,下次撤职的恐怕不止舰长,而是整个对华政策的编剧团队了。
最后啊,现在懂王任上,心心念念要把加拿大并为美国的第51个州,加拿大自己都要没什么国了,还在努力为美国万里送人头。
这种国家,它要是不被老美吞了,那老天爷都觉得不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