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战争将结束?中乌代表在德国谈妥,王毅开门见山,31国抱怨也没用

慕尼黑安全会议自2月14日开幕以来,持续成为全球外交焦点。在俄乌冲突进入第三个年头之际,这场会议首次将“多极世界中的和平

慕尼黑安全会议自2月14日开幕以来,持续成为全球外交焦点。在俄乌冲突进入第三个年头之际,这场会议首次将“多极世界中的和平愿景”设为主题,而如何破解乌克兰危机无疑成为各国代表讨论的核心议题。会议期间,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与乌克兰外长库列巴的闭门会谈,意外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重点。

据与会外交官透露,王毅在2月15日晚间的会晤中重申了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中立立场。他强调,中国始终主张通过政治协商解决冲突,反对任何激化矛盾的行为。值得注意的是,中方特别指出,尽管与俄罗斯保持正常经贸往来,但从未向冲突任何一方提供军事援助。数据显示,2023年中乌双边贸易额逆势增长至158亿美元,中国连续第二年成为乌克兰最大贸易伙伴,这为战火中的乌克兰经济提供了关键支撑。

库列巴则对中方平衡立场表示认可,称乌克兰重视中国在联合国等多边机制中的作用。双方达成共识,同意继续通过外交渠道保持沟通。分析人士指出,这是自去年4月中乌元首通话以来,两国高层首次就冲突解决方案进行实质性交流。

王毅在会议公开演讲中提出新思路,强调停火协议需纳入更广泛的国际参与。“仅由个别国家主导的和平方案难以持久,”他直言,除俄乌双方外,中国、美国、欧盟及主要发展中国家都应参与协商进程。这一主张得到部分南半球国家代表呼应,但遭到美欧外交官低调回避。

值得关注的是,中方特别划出政策红线,明确反对将中俄正常能源合作政治化。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俄罗斯对华原油出口量达1.07亿吨,占中国进口总量的19%,这种深度能源依存关系被视为中方立场的现实考量。王毅强调:“中国始终根据国际法和市场原则开展贸易,任何国家无权干涉主权国家的正当经济合作。”

会议期间,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关于“24小时内解决俄乌冲突”的言论持续发酵。尽管白宫紧急澄清现有援助政策不变,但欧盟外交官员私下透露,美国众议院已冻结价值610亿美元的援乌法案超过80天。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闭门会议上警告,欧洲国家需为“美国战略重心转移”做好预案。

这种不确定性正在加剧欧洲焦虑。德国总理朔尔茨在发言中强调“欧洲安全自主”的紧迫性,法国总统马克龙则呼吁建立“欧洲集体防御机制”。不过,欧盟内部对是否寻求中国调解存在分歧——东欧国家担心过度依赖中方斡旋,而西欧国家更倾向务实接触。

尽管慕尼黑会议未达成突破性成果,但多方接触释放出微妙信号。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会后表态称,注意到中方建设性立场;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则承认“中国角色不可或缺”。分析认为,随着战场态势趋稳,2024年或成俄乌走向谈判的关键窗口期,而中国的斡旋能力将成为影响局势的重要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