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17年法军大哗变,前线部队精疲力尽,他们不想在口哨声中送死了

‬当战争进行到第四个年头的时候,参战的英国、德国、法国等国都已经筋疲力尽了,前线士兵的状态越来越差,很多人因为超高的伤亡

‬当战争进行到第四个年头的时候,参战的英国、德国、法国等国都已经筋疲力尽了,前线士兵的状态越来越差,很多人因为超高的伤亡率而变得麻木不仁,思想崩溃。而在发军内部,因为一场高层宣传的简单进攻战变成一场惨败之后,早已忍耐许久的愤怒彻底爆发了,大量法军参与到了哗变的队伍中,他们不是不再想要打仗了,你让他们防守阵地没问题,但如果要他们进攻不可能,他们已经筋疲力尽,不想再在进攻的口哨声中送死了。

‬失败的尼维尔攻势

在1917年4月16日,声势浩大的尼维尔攻势开始了进攻行动。这一攻势的策划者,法军总司令罗贝尔·尼维尔认为:德军已经在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会战中精疲力尽,无力抵抗突破性进攻,法军的攻势可以在48小时之内完成,伤亡人数可以控制在一万人左右。尼维尔的大言不惭确实鼓动了前线的士兵,他们带着高昂的意志走上了战场。

在埃纳威河防线上,120万法军如潮水般涌向德军的阵地,7000门火炮发射的炮弹如同雨点般砸在德军的阵地上。然而充分的炮火准备对躲在数十米深战壕内的德军造成的伤亡微乎其微。法军在艰难突破第一道防线后就被德军以退为进的战术遏制了进攻的步伐,法军的进攻变得越来越艰难。

到4月20日,法军进攻的意图显然而已已经不可能实现了、到了4月25日,大部分地区已经停止了交火。截止到5月10日,前线法军的伤亡达到了20%,部分师的伤亡率更是高达60%,几乎报销了。从5月3日开始,法军内部开始拒绝听从命令,类似的拒绝命令和哗变在军队中蔓延。到5月9日,尼维尔攻势在一片混乱中被迫结束。

‬法军大哗变

尼维尔攻势造成的后果是灾难性的,原本预计一万人的伤亡,而实际伤亡却是20万人,导致法国的医疗体系几乎崩溃。攻势破灭之后普通士兵都感觉自己被骗了,上层根本不在乎他们的死活,甚至于高层希望他们去死,这些终日在浅海中和死尸与老鼠、泥浆为伴的士兵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怒火,他们要采取措施改变这一切,他们要拒绝进攻。

早在4月17日,即尼维尔攻势开始的第二天,第108团的17名士兵就在恐怖的伤亡中开了小差。再之后开小差的士兵越来越多,到4月21日,第六集团军的一支殖民地部队高喊反战口号,拒绝为张关们送死。军队虽然枪毙了一些人,但是收效甚微,愤怒的火焰在继续燃烧,愈演愈烈。在5月3日,第二殖民师的一个团率先发生了哗变,之后这种情况蔓延到整个师。

虽然之后法军高层通过派出有威望的长官进行谈判,成功让大部分部队成功恢复了秩序。但是这次哗变只是一个预演,还有更多的军队在等待着。由于法军的诉求没有被满足,之后又有更多的部队参与到哗变中,最多时一度有16个师发生了哗变,他们在进入阵地前醉酒,并拒绝军官的任何命令。这些部队通常是在之前的战斗中伤亡惨重,刚刚休整完返回前线的部队。

刚开始法军高层认为哗变很容易解决,无非是多枪毙一些人罢了,但是他们低估了士兵们的情绪,很多法军士兵拒绝在上前线,甚至绑架了他们的长官。法军第170团在后方高唱国际歌,而370团则劫持了一列开往巴黎的火车,想要对政府进行斩首行动,但在半途中被一支奇兵军队所截杀。在5月15日,尼维尔攻势结束后贝当接任尼维尔的职位,贝当答应了士兵们的大部分诉求,承诺不再发动进攻,这才在花费了数个月之后恢复了法军的士气。

‬在哗变结束之后,法军高层进行战后清算、战争委员会对大约3500人做出了判决,其中有1381人被判处长期监禁,541人被判处死刑,其中有49人已经生效,26人在之后因为集体叛乱行动而被处决,剩下的人则被改判为各种刑罚。这次大哗变对法军造成了深远的影响,甚至一直持续到二战。